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A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OA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OA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致远办公自化管理系统协同管理软件介绍前言A6-m V3.0是致远软件历时三年,在收集可客户近4000个需求,调研了100多家客户后,结合了最新的互联网趋势和移动发展新技术,强化了组织行为管理理论基础的业务行为管控,针对组织、团队和个人的应用后推出的全新的协同管理软件版本。

组织管理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权变管理的对应的古典管理、现代管理、当代管理的三个大阶段,并且随着国际化、劳动力多元化、集团化的多极增长,信息、互联网、移动等技术的推动下,组织管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往和谐社会过渡的中国社会,我们看到和谐、宁静、智慧成为了企业管理和组织发展的新的主题。

于此相应,A6-m协同管理软件继续坚持以广大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社会团体组织为工作对象,坚持以组织行为管理为基础,新增了针对团队业务协作的基础业务管理特征,这对个体和群组应用增加了WebIM应用,针对文档管理应用增加了多维度的空间推送和组织内权限体系下的全文检索等关键应用特征支持。

在整体风格设计上,A6-m基于宁静、和谐、智慧的主题,结合美玉的中国风全新设计了界面和交互感受,针对公共空间(新版中更名为单位空间)增加了图片新闻、公告,并针对讨论、调查的风格以互联网最新技术风格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改版。

作为组织的基础工作平台,A6-m全新打造了个人空间结构,突显个人办公桌的虚拟结构,成为个人管理事件、流程、业务的基础平台,新增了部门空间,成为团队协作的办公室,其中的部门要事、公告、讨论和留言,以及部门成员的互访结构,建立了团队工作的场景,新增了项目空间、业务空间的支持,能够建立起跨部门的动态团队和项目团队的互联网工作场景,使得各种业务的事件协作、流程支持、进度报告和结果跟踪,以及规范存档等有了协同下的工作环境,能够大幅度提升组织业务管理的支持水平,提升团队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组织效率得以提升。

在这三年中,移动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移动的随时随地、碎片时间利用、语音、位置服务高效的信息利用特征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与此对应致远软件推出了全新的配套产品M1,基于通用的协同架构体系和管理体系,致远软件的协同管理软件实现了与M1的高度集成,使M1成为协同管理软件的可选择模块。

总之,A6-m协同管理系统继承致远软件的A6系统的优良特征,在秉承了原A6系统的所有优点的同时,一方面将继续分析、吸收各类组织在管理方面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将基于组织管理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创造出新功能、应用,为组织管理带来新的提升,帮助到企业、事业、政府和社会团体的组织效率的提升,组织业绩的发展。

目录A6-M协同管理软件 (1)白皮书 (1)第一章. 协同概述 (7)1.1.协同管理软件 (7)1.2.A6-M协同概述 (8)第二章.协同应用基础 (10)2.1.协同管理软件的组织模型结构 (10)2.1.1.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支持 (10)2.1.2.组织行为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支持 (11)2.1.3.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软件系统 (12)2.2.协同管理软件的沟通支持 (14)2.3.协同管理软件与过程管理 (15)2.4.A6-M协同管理软件与组织文化建设 (16)第三章.A6-M产品特征 (17)3.1.A6_ M产品定位 (17)3.1.1V3.0的版本定位 (17)3.1.2A6-m八大应用 (18)3.1.3V3.0版本价值特点 (18)第四章.技术架构与安全设计 (25)4.1.系统网络应用模型 (25)4.2.技术架构 (25)4.2.1.技术架构介绍 (25)4.2.2.技术缓存与性能调优 (26)4.3.产品应用架构 (28)4.4.产品运行环境 (30)4.4.1.服务器端 (31)4.4.2.客户端 (32)4.5.产品安全设计 (32)4.6.产品在线注册验证 (33)4.7.产品可扩展性 (34)4.7.1.应用接口类型 (34)4.7.2.应用开发接口 (36)4.7.3.插件标准及未来 (36)第五章.产品功能体系 (38)5.1.产品架构图 (38)5.2.产品功能介绍 (39)5.2.1.首页空间 (39)5.2.2.协同工作 (41)5.2.4.表单应用 (42)5.2.5.电子邮件 (43)5.2.6.文档管理 (44)5.2.7.公共信息 (44)5.2.8.日程会议计划 (45)5.2.9.人事档案管理 (45)5.2.10.全文检索 (46)5.2.11.综合办公 (46)5.2.12.协同精灵 (47)5.2.13.常用工具 (47)5.2.14.个人设置 (47)5.2.15.在线呼叫系统 (48)5.2.16.客户端身份认证 (48)5.2.17.https安全传输应用 (48)5.3.产品扩展功能 (49)5.3.1.业务生成器 (49)5.3.2.公文插件 (49)5.3.3.高级office套件 (50)5.3.4.U8插件 (50)5.3.5.短信插件 (50)5.3.6.即时通讯插件(GKE) (50)5.4.应用配置平台 (52)5.4.1.业务组织模型设置 (52)5.4.2.业务应用设置 (52)5.4.3.系统扩展配置 (53)5.4.4.系统管理维护 (53)第六章.产品应用说明 (55)6.1.组织模型应用 (55)6.1.1.组织描述 (55)6.1.2.组织中人的构建 (56)6.1.3.组织角色的构建 (57)6.1.4.系统角色的构建 (59)6.1.5.动态团队和虚拟团队 (60)6.1.6.组织中人员的协作模式 (61)6.2.首页空间 (63)6.2.1.应用背景 (63)6.2.2.首页应用原理 (63)6.2.3.价值及特征 (65)6.3.协同工作 (71)6.3.1.应用背景 (71)6.3.2.协同事项原理 (71)6.3.3.协同应用特征 (73)6.8.1. 应用背景 (76)6.8.2. 表单应用原理 (76)6.8.3. 表单应用特点与价值 (81)6.8.4.表单业务应用举例 (82)6.5.业务生成器 (88)6.5.1 应用背景 (88)6.5.2 业务生成器应用原理 (88)6.5.3业务主题应用举例 (91)6.6.一体化文档 (95)6.6.1.应用背景 (95)6.6.2.一体化文档应用原理 (97)6.6.3.一体化文档应用特征 (98)6.7.公文管理 (99)6.7.1应用背景 (99)6.7.2.公文管理应用原理 (99)6.7.3.公文应用特征 (100)6.8.公文交换 (103)6.8.1. 应用背景 (103)6.8.2. 公文交换应用原理 (104)6.8.3. 公文交换应用特征 (105)6.9.流程与工作管理 (105)6.9.2.流程与工作管理应用原理 (106)6.9.3.流程与工作管理应用特征 (107)6.10.人事管理 (108)6.10.1.应用背景 (108)6.10.2.人事档案应用原理 (109)6.10.3.人事档案应用特征 (109)6.11.日程会议计划 (109)6.11.1.应用背景 (109)6.11.2.日程会议计划应用原理 (111)6.11.3.日程会议计划应用特征 (111)6.12.关联应用 (113)6.12.1.应用背景 (113)6.12.2.应用原理 (114)6.12.3.应用特征 (115)6.13.电子邮件 (118)6.13.1.应用背景 (118)6.13.2邮件应用原理 (119)6.13.3电子应用特征 (119)6.14.协同精灵 (120)6.14.1应用背景 (120)6.14.2协同精灵的应用原理 (121)6.15.W EB IM (123)6.15.1应用背景 (123)6.15.2应用特征 (123)6.16.全文检索 (125)6.16.1应用背景 (125)6.16.2全文检索应用原理 (125)6.16.3应用特征 (126)第七章.通用的解决方案 (127)7.1.企业解决方案 (127)7.2.行业解决方案 (128)7.2.1.项目管理 (129)7.2.2.计划管理 (130)7.3.政府机关应用 (131)7.3.1.收文流程说明 (131)7.3.2.发文流程说明 (133)7.3.3.公文交换 (133)7.3.4.公文督办 (134)7.3.5.领导决策支持 (135)7.4.信息交换中心解决方案 (136)7.4.1.网络结构图 (138)7.4.2.交换服务器部署 (139)7.4.4.安全的交换传输 (140)第八章.集团应用解决方案 (142)8.1.控制中心 (143)8.2.分布集中方案 (143)8.2.1.点到点的联通方案 (144)8.2.2.基本网络要求 (145)8.2.3.数据安全性 (146)8.2.4.带有中心服务器域管理方案 (146)8.2.5.基本网络要求 (146)8.2.6.数据安全性 (147)8.3.集团应用的功能一览 (147)附录一:A6-M近期版本新增功能汇总 (148)第一章. 协同概述本章节对协同管理软件做概述,介绍什么是协同、A6-m协同、A6-m协同应用基础等。

1.1.协同管理软件与今天的以ERP、CRM等企业管理软件更多的是从面向业务、面向业务逻辑、面向结构化信息的管理思路出发来构建的软件不同,协同管理软件面向企业管理中的人进行构建,以组织中的“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信息和资源的组织,强调组织中的“人”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沟通、协作、交流,通过表单走流程的方式解释制度的执行和监控;通过日常的各种协作完成组织知识的积累和存储,通过集中共享的方式方便组织信息的利用;以传导组织价值、理念和工作成果、命令等为主的信息发布、呈现支持组织文化和组织管理,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我们平常处理的大量信息都是面向人的,如给领导报一份报告,提交一份申请等,是面向角色、面向行为规则的非结构化信息,这部分信息具有分散、跳跃、信息离散的特征。

协同管理软件正是以这些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结合组织中“人”作为中心要素,通过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协同过程,完成信息积淀为组织知识的过程。

基于这些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致远协创形成了以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工作流技术、知识和文档管理技术、门户、无线应用,结合组织级管理技术形成了协同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

我们注意到,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协同管理软件已经成为管理软件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形成与业务管理软件相辅相成的管理软件体系,成为组织中适用人群最多,适用范围最广,应用价值越来越显现的软件系统,为组织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