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基本条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第5稿)一、总则(一)为促进提高本省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范高职院校教师(含科研、实验岗位,下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实际,特制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的基本条件。
(二)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经批准授权的高等学校组织进行。
资格评审应坚持以业绩、能力、贡献为依据,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师师德、学风建设,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是高等学校教师承担教学、科学研究等相应工作岗位的任务所必须具有的资格,是聘任所对应级别高校教师职务的基础。
在本省所属各类高等学校应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凡符合规定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二、申报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风端正。
对于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人员,或思想政治表现差、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的人员,实行师德、学风“一票否决制”。
(二)申报者须在所应聘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工作,经考察,表明能履行现任职务的职责,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符合本校学科建设或专业发展需要。
近3年年度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合格以上。
(三)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
为本、专科生授课和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是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精品课程等在专业技术资格评聘中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一视同仁。
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浙教高教…2007‟33号)要求进行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并且符合学校相关规定。
各高等学校应每年(学年)对在编的具有教师职称系列的教师进行一次年度(学年)的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考核结论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聘的重要依据;近五年来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累计三年为A者,优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在最近三年(学年)中,其中二年(学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D者,或最近一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E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
(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身体健康,能坚持教学科研工作。
(五)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及任职经历要求。
1.讲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下同),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其中高校工作满1年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初定讲师;具有硕士学位,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其中高校工作满1年,或本科毕业,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4年,其中任助教满1年,可申报讲师资格。
2.副教授:(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取得科研成果,到高校后担任教学工作且符合学校规定;(2)获得博士学位,担任2年以上讲师职务;(3)本科以上学历(含大学普通班毕业生,下同)或获得硕士学位,担任5年以上讲师职务。
3.教授:本科以上学历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担任5年以上副教授职务。
4.本科学历者,须取得4门以上所从事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合格成绩(含高校骨干师资进修班课程)。
本科院校40周岁及以下(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的教师申报教授、副教授资格,除艺术、公共体育、护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特殊专业外,须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
5.经认定引进的国(境)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后在高校教学科研岗位工作1年以上,可根据其资历及实际水平,直接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6.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人员,取得学历前后的任职时间可以相加计算,达到任职时间要求的,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7.由国家机关调入高等学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调入高校工作3年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历、资历条件和工作业绩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在国家机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
3年后按正常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三、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具体条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应注重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训练、实习、操作技能等水平,注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注重教师产学研相结合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1.申报讲师资格,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任现职期间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重视学生实训等实践环节的培养。
具体条件由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或高职院校自行制定。
2.申报副教授资格,应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动态,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
(1)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任现职以来,一般应担任过1年以上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
(2)教学工作成绩明显。
A.系统地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其中1门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平均每周教学工作量分别为4-6、6-8课时。
B.教学过程中,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观点正确,方法得当,能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更新、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至少一个方面具有明显成效,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C.注重对学生实践训练、实习、操作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在开发学生智力和技能方面成绩显著。
专业课教师必须独立指导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2届以上,且指导过学生实习、社会调查,或指导过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
D.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具有与本专业相对应的社会实践经历。
E.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应注重教师的教学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课程建设。
(3)科研及科技开发工作成绩明显。
A.以主要参加者(前三名,下同)身份参加厅局级以上项目1项;或主持校级课题、横向课题、技改项目等3项;或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或以主要完成人获厅局级以上成果奖1项;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厅局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或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附相关单位证明);或获得过市级以上科研成果推广或农业技术推广表彰。
B.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不超过5篇),公共基础课教师可以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艺术学科(除艺术理论)教师可以为一定数量的作品,其中,在国外重要刊物或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兼任农技推广工作的教师可不要求)。
3.申报教授资格,应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成果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上有独到的方法。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
善于言传身教,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教育影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2)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A.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至少有1门为主干课程或技术基础课程。
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平均每周分别达到4-6、6-8课时。
B. 重视实践环节教学,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主持和指导实验室(实训车间)建设或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具有处理、解决重大复杂、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能力。
同时,积极承担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C.具有指导青年教师讲课、传授教学经验、进行科研指导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和经历,原则上应指导过青年教师1名以上。
D.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具有与本专业相对应的社会实践经历。
E.结合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教材等三大建设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在学科建设中成绩突出。
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组织领导能力,具有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综合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有效地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4)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达到A、B、C、D中的一条及E:A.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项;或厅局级及以上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
相应级别的教改项目、精品课程的主持者,重点学科(专业)和实验示范中心的带头人及教学名师同等对待。
B. 以主要完成人身份获省部级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前三名),或获厅局级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2项(前两名)。
C.发挥专业优势,在生产实践一线从事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科研成果推广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及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2项科研项目通过市级以上鉴定或者验收,并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或获得过省级以上科研成果推广或农业技术推广表彰;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
D.从事学生实践、实训工作成绩显著,作为主要参与者(前三名)获得或者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比赛奖励或省部级技能比赛三等奖以上奖励。
E.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不超过8篇),公共基础课教师可以有1-2篇教学论文,艺术学科(除艺术理论)教师可以为一定数量的作品。
其中,至少要有SCI等重要索引收录或国内一级刊物发表的论文1篇。
四、破格条件学历、任职年限未达到评审要求须破格申报,但一般不允许学历和任职年限双破格申报。
破格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近三年(学年)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必须有一年为A,对于科研成果、社会贡献特别突出者,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也须连续为B以上。
(一)破格申报讲师资格,须达到规定的学历,符合评审讲师资格基本条件,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明显成绩。
同时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任期内立项的厅局级科研、教研项目1项;或获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项(第一完成人);2.有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被SCI等重要索引收录或在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3.被评为厅局级以上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不含团体、协会授予的);或入选厅局级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及省级以上人才工程。
4.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连续二年为A。
(二)下列两类情况之一的教师可以破格申报副教授资格:A.具备规定学历学位且任讲师职务满4年,教学改革或科学研究成绩显著,或对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较大影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B.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上,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20年以上,教书育人、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工作成绩显著。
在符合评审副教授资格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二(确因年龄原因学历不合格者条件可适当放宽):(1)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至少有SCI等重要索引收录或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