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云阳县2021-2022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云阳县2021-2022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云阳县2021-2022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部分(30*2′=60′)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

下图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路口附近( )A.办公区集中B.高档住宅区集中C.公交站点集中D.工业区集中2.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RS和GPSC.RS和GISD.GPS和GIS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B.土壤C.市场D.水源4.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低温冻害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分析5~6题。

5.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6.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读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人为因素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表示(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8.图中②因素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于( )A.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B.半干旱的草原牧区C.干旱的绿洲边缘D.内陆河流沿岸或冲积扇地区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9~10题。

9.对该县1937~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积减小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两倍10.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其中树木有40% 销往中国,另外40%销往欧洲,用于制作地板、装饰、花园家具等奢侈木制品。

读图,回答11-12题。

11.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12.与会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热带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五个能源基地中(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主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14.各能源基地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2009年3月3日,麦罗维大坝发电仪式在麦罗维举行。

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

据此回答15--16题。

15. 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16. 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库区周围降水增加B.库区昼夜温差减小C.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D.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下图中a、b是美国田纳西河上某水文站先后两次测得的降水后河流流量曲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田纳西河流域内发生的地理事件最可能的是( )A.下游洪涝灾害增加B.上游修建水库C.水文站上游流域内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D.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18.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19. 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植被读图,回答20-22题。

20.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21.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生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22.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

据此回答23—24题。

2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出现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

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24.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紧邻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

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B.土地资源廉价C.电力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便捷下图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6.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7.“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部地区环境的主要影响在于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C.减轻大气污染 D.增加就业岗位右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8题。

28.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读图回答29-30题。

2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B.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0.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B.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C.发达区域迁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二、非选择题部分(40′)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

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

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

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右图(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 (2分)A.接近市场B.接近劳动力C.接近廉价的土地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4分)(3)分析A区域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8分)(4)你认为山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4分)32.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3分)(2)图乙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怎样变化?(2分)(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

(2分)33.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1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

综合下图回答问题。

(15分)(1)结合图示分析新疆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的条件。

(2)下列属于新疆在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的是(多选)( )A.区内消费市场有限B.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远C.交通运输落后D.生态环境脆弱(3)试述新疆能源资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

答案一、选择题部分(30*2分=60分)CDADD DABBA CDACB DBCAB DBACB DCCDB二、非选择题部分(40分)31. (18分)(1)D(2分)(2)(任答4项即可得满分,每项1分)(4分)①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日、韩;②工业基础好,而且工业联系较为紧密;③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④市场广阔;⑤土地廉价;⑥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3)(8分)缺水原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1′);蒸发强(特别是春季)(1′);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1′);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1′);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措施:(任答4项即可得满分,每项1分)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③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

(4)要点:①注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②升级的产业,要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③注重环境效益,避免以牺牲环境和生态的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发展;④注重社会效益,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比例要适当……(合理可酌情给分,共4分)32.(7分)(1)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着陡坡开荒(1′);过度垦殖的问题(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