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练习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Fe-56、Cu-64、Zn-65、Ag-108、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空气 D .水银 C .牛奶 D .B .生铁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甘蔗榨汁 B .冰川消融 C .风力发电 D .自来水消毒 3.下列物质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 .纯碱:NaOHB .食盐:NaClC .小苏打:NaHCO 3D .过氧化氢:H 2O 4. 某化学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C .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D .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5.归类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选项 归 类 内 容A 复合肥料NH 4HCO 3 、KNO 3 、 NH 4H 2PO 4 B 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 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 C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D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Al(OH)3、NaHCO 3、CaCO 36.下列有关除去粗盐中泥沙的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取粗盐 B.溶解 C. 过滤 D.蒸发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O Si Fe Al由多到少B .物质的溶解性:C .铁元素质量分数: FeO Fe 2O 3 Fe 3O 4K Ag Zn由强到弱CaCl 2 Ca(OH)2 CaCO 38.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用灼热氧化铜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灯火实验检验氧气浓度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P2O5 B.铁丝浸入稀盐酸,最终溶液呈黄色C.镁粉和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 D.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蛋清变黑10.(2分)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为氧化物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该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银片插入稀硫酸:2Ag+H2SO4==Ag2SO4+H2↑B.CO2通入CaCl2溶液:CO2+CaCl2+H2O==CaCO3↓+2HCl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2NaOH+SO2==Na2SO4+H2O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12.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室的火灾B.用稀硫酸可以用来除铁锈C.面团发酵会产生酸味,可以添加纯碱消除酸味D.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13.下列除杂的试剂和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KCl(K2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B.CaCl2(C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Fe(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由低到高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1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C→CO→CO2 ②Cu→CuO→CuSO4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如图所示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当Na2CO3 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2现取31.8克10% Na2CO3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4.6克10%的盐酸,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碳酸钠有剩余。
B.反应结束后盐酸有剩余。
C.最终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23.4克。
D.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2NaCl+ H2O + CO2↑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
若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B.在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NH4)2SO4溶液,析出白色固体,蛋白质发生了变性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水不能区分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17.t1℃,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所示的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D.乙烧杯由t1℃升温到t2℃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结束后取10g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13.25%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图中oa段反应为BaCl2+Na2CO3 BaCO3↓+ 2NaClC.图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D.图中b点产生的沉淀质量是0.985g1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H4Cl NaOH HCl Ca(OH)2 B.HCl K2CO3 CaCl2 BaCl2C.MgSO4 BaCl2 CuSO4 Na2SO4 D.FeCl3 HCl NaOH KNO32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沉淀池中通入CO2和氨气时,应先通CO2,后通氨气B.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为NaCl+NH3+CO2=NaHCO3↓+NH4Cl,可利用过滤方法提取沉淀池中所产生的全部NaHCO3C.母液中NH4Cl冷却析出为副产品,余下的NH3•H2O和NaCl返回沉淀池循环利用D.循环Ⅱ中的物质X是CO2,采取循环操作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⑴铝元素▲;⑵ 2个氯离子▲;⑶胆矾▲;⑷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 、干冰b 、酒精c 、硫酸d 、食醋e 、石灰石f 、维生素Cg 、熟石灰h 、活性炭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 (2)工业上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 (3)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物质 ▲ ; (4)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5)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 ▲ ; (6)用于制造水泥、玻璃的矿石是 ▲ .23.(2分)右图为CO 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1)关于图中“碳转化”,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 一定是化学变化B. 碳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C. 可以缓解温室效应D. 实现碳资源的有效循环(2)CO 2和H 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 2H 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 2+ 6H 2 C 2H 4+ 4 ▲ 。
24(4分)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Al 2O 3、Fe 2O 3)生产医药CaCl 2·2H 2O 的主要流程如下:(1)加入试剂A 的目的是除去溶液1中少量AlCl 3、FeCl 3。
试剂A 可以选择 ▲ (选填序号)。
a .Na 2CO 3b .Ba(OH)2c .Ca(OH)2(2)阶段一的目的是 ▲ 。
(3)操作1、2中,所用玻璃仪器有 ▲ 、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 ▲ 、过滤、洗涤等。
25.(2分)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⑴ClO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⑵制备ClO 2可以采用氯酸钠(NaClO 3)与浓盐酸反应获得,此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6.(10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催化剂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⑵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通入。
⑶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则只能选择▲作发生装置。
⑷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E装置收集氨气,其中植物油的作用▲。
27.(7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
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测】: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②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③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实验】: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到▲,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8.(5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可能含有▲.(2)写出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3)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29.(6分)A~L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 是大理石主要成分,B是人体胃酸的一种主要成分, E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俗名是▲;A~L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