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 几点建议
校园文化是学重要平台,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 建设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中,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 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德 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及重要性
1.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班级文化作 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 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 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 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 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 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具体来谈,对班级课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 环境的要求应注重对教室的五墙、二黑板、 二门做合理、有效、规范的利用.
五墙:包括教室四周的四面墙和教室外边靠走廊的一面 墙。五面墙体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布置国旗、名 言警句、激励标语、班牌、班徽、班级制度、荣誉墙 (荣誉墙)、班级干部分工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中学生守则》、《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学 习常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守则》、《未成年人保 护法》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墙壁 说话,这需要教师独巨匠心。在布局时一定不能杂乱无 章,要有美感。(也可由学校统一布局,各班级在每个 板块内部求创新)
• 3. 规范功能
• 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 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 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 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班级文化对成员的这种制 约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氛围规 范(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规范(规章、 纪律、守则等);观念规范(理念、道德、舆论 等)。
二门:作为每天进出教室的 通道,教室的两扇门一定要保 持干净、整洁。门前门后不能 乱贴、乱挂(在门后或后墙可 以张贴紧急疏散示意图)。门 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确保 美观与安全。
2. 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教育的有关方针、
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 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 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 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 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 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两个方 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 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三是抓 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2. 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利益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 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 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 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 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 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又会促使学生在日 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树立“班级主人翁”意 识。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这种向
二黑板:
教室前黑板是班级教学使用的主阵地,要时 常保持干净、整洁,最好不要在上面张贴其他 东西,以避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教室后黑 板是我们展现班级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 好好利用。其中黑板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内容更换方便,周期 短、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同时,对黑板报的 板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 陶;对黑板报的稿件进行征集,又可以激发学 生的写作兴趣、满足其创作欲望,更可以引导 学生的思想。黑板报、手抄报等都是学生施展 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同时通过 学生动手办报还可以在班级里培养一批编辑能 手、写作能手、创新能手。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老师的引导下,朝着班级
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 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知识传授、 不是道德说教、不是行政命令,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润 物细无声”的。班主任应注重发掘、培植班级文化,尤 其是包含该校精神文化积淀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独具特色 的班级精神。
(1)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
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 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 反映了一个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 低。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制订班级规章 制度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 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制度本身应相对稳定,并具 有一定的强制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 《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学习常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这些都是我们制订班级规章制度的依据。例如:《班级操行评分管 理细则》、《班级请假制度》、《特别生管理制度》《班级学习管 理制度》、《进步大、提高快学生奖励办法》、《特长生奖励办法》 等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情况的具体变化,规章制度也 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状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规章制度相对 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从而确保规章制度永远充满 活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班级文化的内容相当广泛,一方面包括物质层 面,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如张贴名人名言、国 旗及班级制度、出黑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另一方面包括制度层面,这是班级文化的保障, 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还 包括精神层面,这是班级文化的目标,如班级目 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 等。班级文化建设应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行分 层建设。
• 班级文化的规范功能还应体现在校园文化对 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的规范方面。班级文化建设应 该是在校园文化体系内进行自主、创新的建设。 应大力提倡班级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体系内进行 大胆的创新,而不仅是各班完全的“自由发挥”。
• 4. 激励功能
• 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 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 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 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 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 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 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 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