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PPT
冬门、天门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威灵 仙、土茯苓忌面汤、茶。丹参茯苓、茯神 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3、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 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 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 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 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 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 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 0~60分钟为宜。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 度予以配置及 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 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 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 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6、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3、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 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 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 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④温服:凡 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 能益气、增补。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 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 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 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 煎”、“后下”、“包煎”、“另炖”或 “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 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 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 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 牡蛎、生龙骨等。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PPT
中药应用方法
一、内服汤剂 二、内服中成药 三、中药注射剂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 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 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 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 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 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 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 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 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 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 医嘱服用。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 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 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 注意:
冲服: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 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 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 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 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 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 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 化,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 咽下。
4、在同一剂药中,先煎块根,后煎花草;果实、 颗粒要捣碎再煎。有毒类如乌头、附子类宜先煎, 以减轻毒性;大黄、番泻叶等泻药宜后煎,以免 失去泻下作用。
5、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 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⑤每剂药一 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 汁,宜浓缩,便于喂服。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 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 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 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 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 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 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 次用药。
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 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 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 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 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 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 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 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 蔻等,借其挥发油取效,宜在一般药物即 将煎好时放入此类药,煎4~5分钟即可, 以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为了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 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 滑石、旋覆花时,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 放入锅内煎煮。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5、热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 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 药也应如此。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 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
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 泡后代茶饮。
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
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 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 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 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 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 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 后服用,如有同时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 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服温药时,应少 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 降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牡丹忌蒜。甘 草忌猪肉、菘菜、 海带。薄荷忌鳖肉。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