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作教学策略

习作教学策略

习作教学策略
提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改。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困惑和思考,通过阅读作文教学有关文章、观看有关视频,渐渐在摸索中有了一些思路。

一、在生活实践中写作
生活是写作的泉源,已成为众人的共识。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分数这根指挥棒的淫威下,学生们个个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又如何去接触生活,体验生活!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无疑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消除了应试教育时代留下的一些顾虑。

于是我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野游,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审视社会的种种现象,体察各行各业实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二、通过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我让每个学生学年初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并及时进行督促和指导;我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鼓励学生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多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三、在合作交流中提高
在作文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

在这里,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生与师、生与生的交流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

”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作文教学中,我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

其途径与方法主要有:(1)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

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

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2)把好作文录音后放给学生听或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

(3)办手抄报,刊登好作文。

(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在小学的三个学段中,有关“写作”的称谓分别被“写话”和“习作”代替,这字眼上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小
学生作文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么,根据各个学段的不同要求,习作教学应遵循
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呢?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就会熟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为将来指导小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写话”到“习作”,由“一味关注作文内容优劣”到“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其中渗透了新课
程习作教学的诸多理念。

(1)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2)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3)注重打好基础,培养写作能力
(4)注重语言发展,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的语感不强、条理混乱、语病较多,以及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详略不当等现象的出现,大都反映的是思维的问题。

语文课程目标注重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是很好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领悟,并在教学中引起高度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