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频点划分一、GSM900(上下行差45MHz)说明:GSM频率在890M~915M(上行),935M~960M(下行),频点为0~124,其中95为临界频点。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890M~909M,分配给联通公司的为909M~915M。
其中对应移动的频点为0~94,联通的频点为96~124。
E-GSM说明:GSM频率在880M~890M(上行),925M~935M(下行),频点为975~1024,其中1024为临界频点。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885M~890M,未分配给联通公司。
其中对应移动的频点为1000~1023。
二、GSM1800(上下行差95MHz)说明:GSM频率在1710M~1785M(上行),1805M~1880M(下行),频点为512~886。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1710M~1720M、1725M~1735M共20M、100个频点(其中1730-1735MHz/1825-1830MHz是07年信息产业部新批),而上海、广东、北京特殊分配了1720M~1725M(据集团公司技术部2006年2月通信资源管理信息)。
广西移动全网可使用的频点范围为512~562、586~636共100个频点,分配给联通公司的为1745M~1755M。
(其中一些地市1735M-1745M已经被联通占用)1、频道间隔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2、频道配置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频段:f1(n)=890.2MHz+(n-1)×0.2MHz(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1(n)+45MHz(基站发,移动台收);n∈[1,124]➢GSMl800MHz频段为:f1(n)=1710.2MHz+(n-512)×0.2MHz(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1(n)+95MHz(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其中:f1(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
3、在我国GSM900使用的频段为:890~915MHz 上行频率935~960MHz 下行频率频道号为76~124,共10M带宽。
中国移动公司:890~909MHz(上行),935~954MHz(下行),共19M带宽,95个频道,频道号为1~95。
(目前通过中国移动TACS网的压频,为GSM网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因而GSM实际可用频点号要远大于该范围)。
中国联通公司:909~915MHz(上行),954~960MHz(下行),共6M带宽,29个频道,频道号为96~124。
4、干扰保护比载波干扰比(C/I)是指接收到的希望信号电平与非希望信号电平的比值,此比值与MS的瞬时位置有关。
这是由于地形的不规则、散射体的类型及数量不同,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天线的类型、方向性及高度,站址的标高及位置,当地的干扰源数目等造成的。
同频干扰保护比:C/I≥9dB。
所谓C/I,是指当不同小区使用相同频率时,另一小区对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它们的比值即C/I,GSM规范中一般要求C/I>9dB;工程中一般加3dB 余量,即要求C/I>12dB。
邻频干扰保护比:C/I≥-9dB。
所谓C/A,是指在频率复用模式下,邻近频道会对服务小区使用的频道进行干扰,这两个信号间的比值即C/A。
GSM规范中一般要求C/A>-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要求C/A>-6dB。
载波偏离400kHz的干扰保护比:C/I≥-41dB。
三、其他相关频段TD-SCDM 1880-1900MHz 2010-2025MHzWCDMA 1940-1955MHz(上行)2130-2145MHz(下行)CDMA2000 825-835MHz 870-880MHz (现用)1920-1935MHz(上行)2110-2125MHz (下行)(备用)CDMA 825~835MHZ, 870~880MHZ(上/下行), 1.23MHz/CH.ETS 450~455MHZ 460~465MHZ(上/下行)小灵通1900-1920MHz(小灵通退网之后给TD使用)WLAN 2400~2485MHz四、WCDMA 相关内容:1、扰码规划3GPP 规范定义的扰码被分为512个扰码组,每个组包括1个主扰码和相应的15个辅扰码。
每个小区分配1个主扰码,并且只能分配1个主扰码。
为了提高小区内用户终端的接入速度,512个主扰码进一步被分为64个主扰码组,每个组内包括8个主扰码(色码)。
为避免省际边界和室内外覆盖扰码规划冲突导致干扰,应为省际边界基站和室内覆盖站点预留一定的扰码资源,分配如下:1) 分配6组共48个扰码用于边界扰码规划,分为A 、B 两组,每组24个扰码。
2) 分配4组共32个扰码用于室内覆盖系统,为边界分配的6组在市区可用于室内覆盖系统。
室内覆盖系统共可使用10组扰码。
3) 其余1-54组共432个扰码用于室外基站。
2、频率规划根据工信部规定,中国联通可用的频段是1940MHz ~1955MHz(上行)、2130MHz ~2145MHz(下行),上下行各15MHz 。
相邻频率间隔采用5MHz 时,可用频率是3个。
载波频率是由UTRA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UARFCN )指定的。
在IMT2000频带内的UARFCN 的值是通过下述公式定义的:UTRA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上行链路U N = 5 * uplink f ; N 为9613 到 98881922.4MHz ≤ uplink f ≤ 1977.6 MHz ,其中uplink f 是上行频率,单位MHz下行链路D N = 5 *downlink f ;N 为10563 到 10838.2112.4MHz ≤ downlink f ≤ 2167.6 MHz ,其中downlink f 是下行频率,单位MHz根据可用频段和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计算公式,中国联通可用的频率号见下表: 序号1 2 3 上行链路 9713 9738 9763 下行链路 106631068810713频率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1)为了尽可能降低PHS 对WCDMA 的干扰,从高端向下顺序使用频率,即单载波基站采用9763号频率,二载波基站采用9763号、9738号频率;(2)原则上室内外采用同频设置,个别区域(如超高楼层)如同频设置确实通过优化无法解决干扰问题,可慎重选择异频设置。
一般建议10层以上高楼采用异频设置。
3、频点使用简述:做规划优化、电磁背景干扰测试的相关工程师,可能会用到相关的信道号和对应的频率等信息。
关于这些信道号与频率的信息提供一个快速记忆思路:联通WCDMA频率范围:上行1940MHz~1955MHz ,下行2130MHz~2145MHz。
带宽15MHz,上下行间隔为190MHz。
WCDMA的信道号(即所谓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间隔为200KHZ,即0.2MHZ。
则25个信道的带宽为25*0.2=5M,也就是说5M带宽包括25个信道。
同理,190MHz带宽所包含的信道为190/0.2=950个,即上下行间隔190M等同于950个信道加起来的带宽。
➢5MHz=25个信道➢190MHz=950个信道快速记忆和推算联通WCDMA的载波信道号和相应频率:1、总带宽15MHz,而WCDMA每个载波要求的带宽是5MHz,故可用载波为3个。
可称为载波1,载波2,载波3。
2、载波1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上行为9713,对应频率为1942.6 MHZ。
(1942.6*5=9713)➢下行为10663,对应频率为2132.6 MHZ。
(2132.6 *5=10663)可以根据上行计算下行:信道号10663=9713+950 ,频率2132.6MHz=1942.6MHz+190 MHz。
3、快速推算载波2的信道号与频率:上行信道号为9713+25=9738,频率为1942.6MHz+5MHz=1947.6 MHZ。
下行信道号为10663+25=10688,频率为2132.5MHz+5MHz=2137.6M。
也可以根据上行推算下行:下行信道号为9738+950=10663,频率为1947.6MHz+190MHz=2137.6MHz。
4、载波3同理类推。
五、CDMA相关内容:CDMA制式一开始的标准是IS95,往后演进有IS95A--IS95B---IS2000,到了IS2000实际上就到了CDMA2000 1X。
CDMA2000 1X较IS95有很大改进,比如在前向引入了快速功控、在反向增加了导频信道等。
800M是指CDMA使用的频段是800M的频段:反向825-835M,前向870-880M。
CDMA 800MHZ 应该指的是IS95。
CDMA2000 1X往后演进,划分出高速的数据网络EVDO,它有2个版本R0和RA,RA较R0有更高的前反向速率:前向3.1M,反向1.8M,这次电信重组后,中国电信将建设1X和EVDO RA的网络,演进到3G 中的CDMA2000标准,目前搭载在CDMA800MHz系统上,我国为中国电信cdma2000分配的频率是1920~1935MHz(上行)/2110~2125MHz(下行),共15MHz×2。
在CDMA系统中,已知系统使用的频点后,根据频点计算公式得到对应的具体频率,该频率就是系统使用的频带的中心频率,然后在该中心频率上下加减0.625MHz,就是该频点对应使用的频带。
800M频段的划分如下图所示:1.9G(电信的补充频段)1.9G CDMA商用系统常用频段为:上行频段范围1920~1935M;下行频段范围2110~2125M。
频点换算成频率的公式为:基站收(上行):1850.00+0.05N(MHz)基站发(下行):1930.00+0.05N(MHz)六、TD-SCDMA频点规划将我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工作频段规划为时分双工(TDD)方式:即1880~1920MHz、2010~2025MHz;补充工作频率为时分双工(TDD)方式:2300~2400MHz。
因为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中TDD方式仅有我国的TD-SCDMA,根据上述规定,产业界为方面表达,➢称1880~1920MHz为A频段,➢称2010~2025MHz为B频段,➢称2300~2400MHz为C频段。
目前中国移动10城市TD-SCDMA均运行于B频段。
随着TD-SCDMA的进一步发展和小灵通(目前实际占用1900~1915MHz)的退出,TD-SCDMA系统将逐渐采用A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