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做起:一、优秀教师必需具备“三高”首先是“学问”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

这既包括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广泛而渊博的非专业知识(注:在这一点上我还相差很多呢)。

这不仅是我们能够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能够树立威信、赢得学生与同事敬重的必要条件。

这既在于我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更在于从教之后的学习与进修。

虽然知识无穷,我们所掌握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还是要尽自已所能地多掌握一些,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受益匪浅。

第二就是“教学能力”高,这是优秀教师的生命。

教学工作出色的教师,大都是“学问高”的教师,但“学问高”,并不能决定教学工作就一定出色,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种较常见的现象。

我就见过一些这样的教师,他们满腹才华,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反倒是有些知识很平平,甚至“贫乏”的老师,教学成绩却很优秀。

这应该是由于“知识”和“能力”两种素质所起作用的不同所造成的。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能力”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的知识。

而要想获得优秀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学习如何教学,研究并有选择地尝试各种教学思想与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方法,从而最终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教学。

“人品高”,这应该算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灵魂吧。

教师的人品高低不仅决定着同事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好恶,而且一个教师的人品又总会在的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所体现,甚至会是一种很“强烈”的表现——这不仅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式的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说都是十分巨大的。

好教师必备的品格很多,如爱心、公正、热情、团结等等。

总之是人品修养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一点,这里的“品质”也应该包括人的意志品质,如坚强、恒心、善于动脑等。

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的方法都将成为学生的“榜样”,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与教学”。

二、优秀的教师必须爱学习,勤于研究,善于创新教学与教育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不是知识加方法、理论的简单拼凑。

当今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很快就会落伍的。

这里的学习不仅应该包括知识性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还应该包括非知识性的学习,包括方法的学习、能力的锻炼、品质的修养、素质的养成等,即一定要与时俱进。

总之,要用学习来不断武装自己,强化自己,升华自己。

对于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学会请教别人,更需要结合相关知识、理念进行深入地实践与研究(凡事只有研究才能明白,也只有研究才能找到通向成功的科学道路),以达到自主创新的境界。

所谓创新就是把知识、方法、理念融会贯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升华,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境界。

上面所述,即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学习——研究——创新”。

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包含,并且是呈螺旋式上升的。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有特色、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三、优秀的教师要有独立意识,有判断力和洞察力如今的教学理念非常繁多,甚至有些是相互抵触的。

而如今的教育更不缺乏外行指导内行的教育主管。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只是为别人所“牵引”。

为了保证自己不走入“执拗”的歧途,就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对各种外在因素进行判断、正确地进行取舍,保障自己能够“健康”地成长,而“判断力”则来自于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感悟。

而所谓“洞察力”,是指我们要从一些表面现象领悟到其内在的实质,这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和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极为重要。

尤其是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比如听课吧,就应该从一节课教学方法与细节中领悟到其真谛——即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

四、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科学的方法。

所谓“理念”,也即是基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所谓方法只是为实践理念所服务的。

现在的好多教师却恰恰相反,只注重方法而忽略理念,结果每次“取回”的“经”总是念不好,甚至不能念。

所以,没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那是永远也不能获得真正成功的。

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来谈吧。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直信奉两条原则:一是“过程决定结果,细节造就成功”;另一条是“优秀的品质成就辉煌的人生”。

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让他们充分感知求知的过程,从中领悟到学习方法并升华为能力”。

我只是适当地引导一下而已。

不但自己教起来轻松,学生学着也觉得有趣,并且成绩也相当不错,其实,一个人的发展,主要来自两种力量:一种是外在的影响,一种是个人的内在动力。

而后者才是真正决定学生如何发展和发展到何种程度的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学生管理方面,一定要非常重视“育人”工作,这又包括优秀品质的培养和成功素质的形成。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他们的“人”优秀了,他们的事(学习)才能优秀。

这也正是我所教班级的一个口号:优秀的品质成就辉煌的人生!五、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要注意“自我包装”,即加强个人的修养。

一个人的外在与内在是统一的,是一种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的统一,并且是相互影响的。

教师的外在表现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甚至是很大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到我们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老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美,以“美丽”的内在塑造“美好”的外在形象,给学生一种深深的吸引和积极的影响。

这种形象美应包括衣着(包括头部的修饰)、语言美、行为美以及综合而成的风度美。

说句玩笑话,连走路也一定要“美”起来才行啊!当然,这是需要细细体会才能领悟到的。

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心目中:一个优秀教师是什么样的?你会有怎样的回答呢?以上这些都是老师们在心里一晃而出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知道,老师这个角色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去扮演的。

后来自己体会了一下,反问了一下,也思考了一下。

接着上网去收罗了一下,总结如下: 1 、优秀的教师应为学生及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优秀教师应努力使全体学生理解知识。

平等地对待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在教学中考虑个别差异,依据学生兴趣、能力、知识来调整教育教学。

2 、优秀的教师能理解他们所教的科目并知道如何将该科目教给学生优秀的教师对所教的科目有着丰富的理解,懂得该科目的知识体系是怎样组织,怎样发展起来,怎样与其他科目相联系,以及如何用到现实世界中去。

他们明了学生对此科目的背景知识,明了哪些材料具有教育意义,能对学生的学习起辅导作用。

他们知道学生在哪儿会卡壳,也能构思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方法。

他们精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优秀的教师善于管理、组织学生学习优秀教师能创设、丰富、加强、改变教育环境,以此吸引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时间。

他们善于争取学生与成人支持教学,也善于吸取同事之长以补自己之短。

成功的教师掌握一般的教育技能,知道什么时候哪一个适用,也知道哪些作法有害无益。

他们知道怎样约束学生、集体以保证一个有纪律的学习环境,知道怎样组织教学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成功的教师明了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甚至在面对暂时失败时也能让学生保持兴趣4 、优秀教师能系统地思考教育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优秀的教师是受教育者的典范。

他们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亲身示范?? 忍耐力、诚实公正、尊重个人差异;为培养促进学生智力增长所必须的能力而亲身示范?? 推理的能力,提出多种观念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成就的教师依据他们对人的发展的知识来展开教学。

他们竭力使教学能适应新发现,新观念,新理论,并使其能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5 、优秀教师是学习社会的成员优秀的教师致力于促进学校工作效率。

他们和其他专业教育人员在教育政策、课程发展、人员方面共同合作,以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

根据教育目标,他们对学校的进步与学校资源配置进行评价6 、优秀教师应是做人的典范。

我们经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常说,“有其师,必有其徒”,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会是怎样一个人。

如果我们是一个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那么反映在学生的身上,就是心胸狭窄,没有同情心;如果因为我不是班主任,或者即使是班主任,但是对学生学习成绩以外的事情视而不见,那么,在学生的意识里,“责任感”就会逐渐消逝;如果我们做事虎头蛇尾,或者总是抱怨,一点小事也大发雷霆,那么,我们的学生很可能做事会胆小、没有毅力,怨天尤人等等。

因此,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功,首当是做人的成功。

7 、优秀教师应是家、校联系的使者。

我们十分清楚,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

然而就我们中国的家长而言,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远不如发达国家的父母。

特别是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对老师对学校,只认成绩,即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其它方面有所发展,也是采用逼迫、强压的方法,而不尊重孩子的心理。

更难的是,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就来自家长。

让素质教育思想真正深入到家庭、社会,促进教育的发展。

8 、优秀教师应有服务意识。

对于这一点,我敢说,在优秀教师的标准里是没有的。

但这在当前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社会里,是非常重要的。

在许多教师的思想里,教师和服务,根本就没有亲缘关系,这种观念显然是太陈旧了。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只是民办(私立)学校应该考虑的,这更是大错特错。

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家长,在子女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同时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有需求就有供给。

在同等条件下的供给,肯定有竞争,这种竞争,自然是看谁的服务好,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接受优质教育方面的需求。

因此,我认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必须有教育服务的意识。

否则我们的教育永远不要谈师生平等,永远不要谈改革,永远不要谈创新与进步!加油,同志们!你们都即将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