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期末提纲(含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期末提纲(含

1.
1)
2)
3)土的工程性质(重点掌握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Ks最初可松性系数,Ks’最后可松性系数
原状土经机械压实后的沉降量:S=P/C,C是抗陷系数
超孔隙水压力
2.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的一般方法、最佳设计平面的定义
一般方法:实现挖填平衡
1)将场地分为边长为a的方格,测各角点原地面标高;
2)Z0=(Σz1+2Σz2+3Σz3+4Σz4)/4n,其中z2代表被两个方格共用的角点标高;
3)按泄水坡度求设计标高;
4)施工高度=设计标高—原地面标高。

最佳设计平面:在满足建筑规划、施工工艺、运输要求、场地排水等前提下,使场内挖方量和填方量平衡,并且总的土方工程量最小的场地内设计平面。

3.土方调配的目的,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并计算土方运输量(能叙述“表上作业法”的步骤并进行计算)
目的:在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者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的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或降低成本的目的。

表上作业法步骤: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方案,即对应于最小价格系数(即平均运距)的土方量取最大值;
2)用“假想价格系数法”判别最优方案:如满足所有检验数非负则方案为最优方案,否则需进行调整;
3)用“闭合回路法”进行方案调整。

P11-14
土方总运输量=Σ运量×运距
4.土方边坡坡度的表示方法,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土方边坡坡度=H/B=1/m,m称为坡度系数。

即m越小越陡。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使下滑增加的有
1)坡顶堆载;
2)行车荷载;
3)雨水或地面水渗入导致含水量增大,加大土的自重;
4)地下水渗流产生动水压力;
5)土体竖向裂缝中积水产生侧向静水压力。

使土抗剪强度降低的有:
1)气候原因使土质松软;
2)含水量增加产生润滑作用;
3)砂土、粉土中的振动液化。

5.常见基坑支护结构的形式(能对各支护结构形式名词解释)
1)横撑式支撑:多用于较窄的沟槽,分为水平挡土板式(浅)和垂直挡土板式(深);2)土钉墙:在土体内设置一定长度的钢筋或钢管并与坡面的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从而起到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
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

3)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是用搅拌机械将水泥和土进行搅拌,形成柱状的水泥加固土桩。

4)板式支护结构:由挡墙系统和支撑系统组成。

6.板桩工程事故的原因
失败原因主要有五方面:
1)板桩嵌入的深度不够,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入土部分位移而出现坑壁滑坡;2)支撑或拉锚的强度不够;
3)拉锚的长度不够(没有通过滑动圆弧面),锚碇失去作用而使土体滑动;
4)板桩本身的刚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失稳弯曲;
5)板桩位移过大,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P28页图
板桩设计的五大要素:
入土深度、截面弯矩、支点反力、拉锚长度、板桩位移。

7.用相当梁法计算嵌固支承单支点板桩(能叙述步骤并计算)
1)计算主、被动土压力(算参数γ、Ka、Kp);
2)计算反弯点的位置hc1(距坑底的深度):主动土压力强度=被动土压力强度处(注意是强度不是压力!)
3)计算相当梁(即上部)的支撑或锚杆反力(对反弯点取矩),再算支座反力Rc(ΣX=0);
4)求反弯点以下的深度h0(对反弯点取矩);
5)入土深度hd=hc1+1.2h0(因为你假设了一个固定端,实际上下面还有)。

6)在剪力为0处(即主动土压力,这次是力,等于被动处压力处)求得Mmax。

8.钢板桩的打桩方法
1)单独打入法:施工简单,速度快,但累积误差不易纠正;
2)围檩插桩法:可保证平面尺寸准确和垂直度,但速度慢,不经济;
3)分段复打桩(屏风法):有利于实现封闭合拢,不会影响邻近板桩施工。

9.降水的方法(对常用的降水方法能进行名词解释)
1)集水井降水(重力降水的一种):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坑中央或沿坑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水井内,并通过水泵抽出坑外。

2)轻型井点降水(强制降水的一种):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中,利用真空原理,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坑底以下。

10.井点降水的作用
1)防止地下水涌入坑内(防止涌水);
2)防水地下水渗流引起边坡塌方(稳定边坡);
3)消除坑底土层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止管涌(防止管涌);
4)减少板桩的横向荷载;
5)消除地下水渗流,防止流砂(防止流砂);
6)加速固结,增加xx力。

11.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定义:水流在水位差的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等于土的重力时,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粒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叫作“流砂现象”。

原因: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土体作用的结果。

防治措施:
1)水下挖土法;
2)冻结法;
3)枯水期施工法;
4)抢挖法;
5)加设支护结构;
6)井点降水法(根除)。

12.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进行高程布置和平面布置并能计算井点系统的涌水量(复杂的公式题目中会给出)
平面布置:
B≤6m且H≤5——单排布置;
B≥6m或土质不良——双排布置;
大面积基坑——环形布置。

高程布置:
H≥h1+Δh+iL,其中单排,双排,环形。

Δh=0.5-1.0m。

P38中看L取法。

涌水量:
群井、单井n≥1.1n P40-41
13.主要的挖土机械
1)推土机:多用于平整场地。

开挖深度不大,移挖作填,回填;
2)铲运机:不受地形限制,能独立工作,行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3)挖掘机
i.正铲挖掘机: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ii.反铲挖掘机: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iii.抓铲挖掘机: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iv.拉铲挖掘机: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向哪指的是挖的时候向哪)14.填土的压实方法及适用范围,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压实系数的概念压实方法:
1)碾压: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
2)夯实:小面积填土,可以是黏性土或非黏性土;
3)振动压实:适用于非黏性土。

影响压实度的因素:
1)压实功
2)含水率
3)每层铺土厚度
压实系数:λe=ρd/ρdmax
15.桩基础按不同施工方法的分类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预制桩: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冲入或振入土中。

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成本适中、广泛应用。

灌注桩:在施工现场通过钻孔、冲孔、挖孔、沉管等方法在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形成桩。

承载力较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城市建设首选。

16.预制桩沉桩顺序
根据桩群的密集程度,可选用以下沉桩顺序:
1)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2)由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
3)自中间向四周对称进行
4)分段进行
沉桩时宜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即由难到易)。

17.预制桩预制、运输、堆放工艺要求
18.预制桩的沉桩工艺
19.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泥浆的作用,泥浆护壁的原理,泥浆循环的不同方式
20.灌注桩的成桩工艺
21.深层搅拌xx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
22.钢筋连接方法
23.大模板、爬升模板和滑升模板的定义、施工工艺
24.模板设计的荷载计算及组合
25.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泵送混凝土工艺对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27.混凝土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时的处理措施
2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
28.混凝土养护和冬期施工
29.先张法,夹具的自锁和自锚能力,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
30.后张法孔道留设方法、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
31.砖墙砌筑工序,砌筑质量要求
32.常用的脚手架类型及基本构造
33.锚碇的稳定性计算
34.常用的起重机械
35.柱的吊装工艺、屋架的吊装
36.大型结构安装方法
37.流水施工参数(名词解释)
38.流水施工的分类,成倍节拍流水的组织,非节奏流水的组织及允许偏差范围确定
39.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计算时间参数,确定关键线路
40.基本建设项目的划分
41.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和一般内容
42.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评价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