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疲劳驾驶的相关法规依据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款之规定:即驾驶机动车不得有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行为,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可依法处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及记分标准》中规定“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将被罚款200元、扣两分。
”
据交通部门统计,6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疲劳驾驶有关,而因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疲劳驾驶的危害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疲劳驾驶呢?其直接原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
一、长时间驾驶车辆,尤其超过正常工作时间,使精神长时间高度集
中。
驾驶时大脑连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往往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丝都不敢走神,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头昏脑涨,反应不灵。
二、是身体的相对静止性。
驾驶员开车时,上身基本不动,手脚动作
单一,身体长时间的相对静止,缺乏调节,精神又高度紧张,很容易引起脑部疲劳,造成反应迟钝。
三、是季节天气和时间段影响。
人的身体状态会随着春夏秋冬季节或
者天气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也会受日夜时差甚至不同时段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夏天、春天,日常中午和夜间尤其是黎明前,是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劳的时间,如果驾驶员强行长时间驾驶,很容易陷入打瞌睡或者大脑短暂失觉状态。
四、是环境的单一性。
单一的环境,对驾驶员的视觉影响很大。
这种
情况就象在冰山上造成的“雪盲”一样,多数发生在高速公路上,不间断地长时间接触开阔的水泥路和笔直的标线,极易麻痹驾驶员的反应,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导致驾驶疲劳。
车辆服务中心
2012年3月10日
关于驾驶员长期疲劳驾驶解决的几点建议
一、从外面直接租赁车辆,既保证了良好的车辆状况又合理的
规避安全风险。
二、第三方厂家自带车辆,既节省了车辆使用费用开支又能合
理安排更多的工程进程。
三、驾驶员驾驶车辆当天驾车不得超过8小时或晚间加班时间
不得延迟超过23点以后,达到或超过的建议第二天强制休
息半天(带薪休息,不算正常休息时间),尽量减少周六、日加班。
四、用车单位要提前准备好安排用车计划、合理调派使用车辆,
确需特殊加班的使用车辆,应尽可能的提前告之驾驶员及
车辆调度管理人员,以便合理安排车辆使用。
五、在使用车辆方面,应尽量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车辆因其它
种种原因跑冤枉路、跑“观光”车。
车辆服务中心
2009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