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规划(2014-2020)实训基地建设是体现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实现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实现学生课堂及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院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宗旨,以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为指引,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院的基础条件、办学优势、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采取政府支持、校企合作、自筹自建等方式建设实训基地,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基础(一)校内实训基地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学院累计获得中央和省财政支持5200万元,中央财政建设项目配套资金3300万元(未使用)。
建设完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自治区财政支持的自治区级示范校建设项目、特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项目。
现有实训基地建筑面积41195平方米,包括会计、旅游服务及管理、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专业校内实训室146个。
有全区公办小学、幼儿园、全区财税系统、南达乳业、中坤国际旅游、天元会计事务所、叶城县萨依巴格乡农民核桃专业合作社、喀什百佳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23个校外实训基地。
教学用计算机1180台,多功能教室40间,电子阅览室5间(200套),语音室4间(50座)。
形成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实训基地框架体系,为各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二)校企合作蓬勃发展。
在巩固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情况下,拓展了北京中瑞诚会计事务所喀什分所、深航国际酒店、喀什金牛科技畜牧有限公司、喀什佳美园林公司、县文工团等3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3000余人;学院还及企业共同开发教材12种,使产学合作真正得到落实。
(三)职业技能鉴定和各类培训规模不断扩大,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MHK考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教育学院函授站、喀什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喀什地区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每年完成喀什地区4万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学历提升及培训。
三、建设原则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一)共享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周边,充分体现开放性及社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训练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堂、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
(二)效益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应及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模和市场对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状况相匹配,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开辟新思路、实行新机制、采用新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投资效益,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
(三)持续性原则实训基地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
特别是重点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企业化服务管理,形成管理、运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实体,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四)动态发展原则结合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对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示范作用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的实训基地重点发展,支持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
重点建设专业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发展为区域性基地。
积极创建、申报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基地,适时淘汰不适合市场需求、共享和辐射作用不显著、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地,实现实训基地的动态发展。
四、建设目标及内容(一)总体目标建设和完善学院各专业既能共享又能体现不同专业侧重的校内外功能多样化、服务能力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1、在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获得“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等”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厂中校”、“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重点建设五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资源共享的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构建集生产、教学、培训、鉴定、开发、服务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体系,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局面,并力争成为自治区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2、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及企业在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增强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教学效果和技能训练水平,力争每个专业有20个以上长期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
3、将各级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竞赛的核心能力要求逐步融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竞赛,争取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有更多突破,进一步提高学院知名度;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实践类教科研项目,并争取有省级以上课题立项。
4、抓住机遇,积极提升基地的服务能力。
《喀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和“一区四中心”,学院必须未雨绸缪,抓住即将出现的大量员工岗前培训、员工职中提升、订单培养等机会,为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5、建立学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校外市场导向”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长效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6、满足高职教材规定的实训项目,通过该实训基地升级和新建,强化提高学生技能,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完善教学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二)首期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1、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投入137.635万元、2015年投入60.175万元、2016年投入43万元,建设完成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仿真实训室、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室、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室。
扩充会计事务所、工业制造业、矿业生产、房地产开发、金融等10大类校外实训基地。
2、旅游管理及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投入370万元,建设完成校3D导游模拟实训室、语音实训室、多功能形体训练室、西餐厅实训室。
扩充景点、旅行社、酒店等10个校外实训基地。
旅游服务及管理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一览表3、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至2017年投入186.19万元,建设完成标本室、植物生理实验室、园林植物养护实验室、果树花卉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病理实验室、昆虫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植物栽培实验室、园林种苗繁育实验室、数码互动室、农产品检疫实验室。
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一览表4、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至2017年投入资金184万元,建设完成标本室、数码互动室、兽医手术室、兽医寄生虫实验室、家畜解剖实验室、家畜病理实验室、兽医药理实验室、兽医微生物、家畜传染病实验室、畜牧饲料分析室、畜产品检疫实验室、家畜生理实验室。
在巩固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充疏附县天镇牧业有限公司、疏附县天德力肉业有限公司等10家校外实训基地。
5、音乐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投入200.075万元、2015年投入139.925万元,建设完成十二木卡姆演奏厅、维吾尔民族乐器合奏实训室。
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充新疆大剧院、新疆艺术剧院两个实训基地。
6、美术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投入245万、2015年投入110万、2016年投入280万、2017年投入300万,建设完成陶艺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写生实训室、影视动画设计室、广告设计室、室内装潢设计、书法室、影音播放室、图书资料室、创作室、美术画室、手工室、多功能演义厅、摄影室。
美术教育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一览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扩建、拟建实训室7、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投入51万、2015年投入492万、2016年投入92万、2017年投入500万,建设完成多功能演艺厅、舞蹈房、琴房、体操房、视唱室、电钢琴房、手工艺制作室、美术画室、室内运动场、室外运动场、汉语语言训练室、微格实训、多功能声乐室、书法教室、卫生保健实训室、幼儿园游戏及活动设计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儿童心理及行为观察室。
在巩固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充12个县市“双语”幼儿园为校外实训基地。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一览表8、物流服务及管理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我院专业建设规划,物流服务及管理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将投入资金352.23万元,将建成第三方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室、物流运输实训室、陆路(口岸)物流实训室、贸易及商务实训室5个实训室。
基地建成后,每年培养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600人。
为南疆的有关企业培训工种数达到8种,每年社会培训1800人以上。
扩建大唐物流、金通物流中心、新疆邮政速递物流、百事汇通物流等10家校外实训基地。
2017年以后将根据专业建设发展和办学规模的需要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和完善。
五、管理及运行机制(一)创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以实习工厂为主体,将生产性较强的设备场地配属给实习工厂,实行企业运作模式,进行成本效益管理,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提高实习工厂的产能和利润。
在生产及教学发生冲突时,通过时间错峰、学生辅助等方式加以解决。
(二)改革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突出教学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设备的维护、维修。
成立实训基地办公室,配置一名专职设备管理员,在兼职设备管理员和维修服务组的帮助下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设备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三)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给予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努力探索“长效、稳定、三赢”的校外实习工作新局面。
(四)建立我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校外质量监控”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成立我院兼职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协调组,制定我院职业技能竞赛工作规划,出台教师、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相关培养和奖励办法,积极发展和培育各类技能竞赛型学生社团组织和协会,为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储备优秀选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