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性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生动性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生动性的基本内容,最后针对初中语文课堂生动性的实现对策发表了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09-01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若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出水平。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态度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教师如果富有童心或爱心,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语言幽默风趣或亲切大方,性格活泼开朗或善解人意,就会在心理上与学生拉近距离,给学生以亲切和温馨感,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亲切感和兴趣,自然而然让课堂充满和谐。
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信,从而使之奋发图强,不断进取。
生动的课堂会给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以自由驰骋的空间,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禁锢思想的卑微者,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和谐的,整个课堂就像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只有建立了这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充满信心,思维才会活
跃,才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焕发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
一、初中语文课堂生动性的基本内容
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是教师良好师风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所表达的最崇高敬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应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仁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学生,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首先要让学生亲近和相信自己,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他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尤其当学生的答案和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哪怕学生的答案显得再幼稚、肤浅甚至不可理喻时,教师应当给予认真和亲切的解释或者热情的鼓励,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注重情感交流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情感这把钥匙,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在爱的氛围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勃发。
初中的学生是单纯的,心是透明的,纯洁的,细腻的,也是多姿多彩的,教师要学会打开学生心窗,走进学生心扉,用真心和爱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激励学生的进步。
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
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语调,殷切的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恋和相信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3、启迪学生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总是干巴巴的,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学生的作文完全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失去了其应有的鲜活的生命和色彩。
教师上课要尽量旁征博引,并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做能够发掘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文化素养,提高思想水平,启迪思维,培养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耐心地引导、细心地呵护,存留其熠熠生辉的思想的火苗,这一点,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可能只是多一点耐心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很可能是巨大的。
它可以让一个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初中语文课堂生动性的实现对策与建议
1、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如今我们引进了西方建构主义理论,课堂上强调教师、学生、课文作者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平等对话。
教师要记得对学生提问,且要提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叶圣陶说的高高兴兴的学,有滋味的学。
说的就是这理想的教学境界。
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课堂应该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
首先教师本身
要有较高的文学和艺术素养,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便是幽默。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这种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
幽默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和教益。
语言的幽默可以充分调动其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
这种特殊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散发着无穷艺术魅力的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连珠妙语,强烈地吸引、感染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真正是一个施展才华和体验人生的大舞台。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用模型、幻灯、录音、标本、图片、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或者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在自然的课堂里寻求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在特殊的感受中陶冶心志,进而发现美感受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有对话的课文进行分角色演诵,或者对有精彩情节的课文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
或者进行小组探讨,教师可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除课本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经典电影,经典台词,经典散文朗诵,甚至名曲、名画。
当然是要为了促进学习和丰富课堂内容,哗众取宠和无聊的游戏切不可搬上课堂。
另外,教师应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制造更多的乐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
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双荣.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动课堂.科学时代,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