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南省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办法
湖南省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办法
(6)《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13年);
(7)“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
(8)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资料;
(9)湖南省林权数据库管理系统;
(10)民政部门提供的最新行政界线。
第三条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对象和范围
一、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的对象
本区划界定的对象为商品林(地)中的天然林。
(2)天然商品林分布图
以县(市、区或林场)为单位,比例尺一般为1:50000—1:100000;
分布图内的行政界线保留至乡级。
(3)各类专题图
以反映专项调查内容为主的各种专题图,如地类分布图、林种分布图、乔木林优势树种分布图、经营主体分布图等,其图种和比例尺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可依据关键字段直接从数据库中输出,但要符合有关专项调查技术规定。
(4)油茶与马尾松等树种混生时,应依据经营目的正确判断优势树种。
第八条龄级、龄组与竹度
一、龄级、龄组
龄级与龄组根据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龄级与龄组的划分标准如表3。
一般用材林主要树种(组)龄级与龄组划分表
表3单位:年
树种(组)
龄组
龄级
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杉木
≤10
11~20
21~25
未成灾
轻
受害立木株数10~29%
受害立木20%以下,仍能恢复生长
受害立木株数20%以下
中
受害立木株数30~59%
受害立木20~49%,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受害立木株数20~59%
重
受害立木株数60%以上
受害立木50%以上,以濒死木和死亡木为主
受害立木株数60%以上
二、森林健康
根据林木的生长发育、外观表象特征及受灾情况综合评定森林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4个等级。
26~35
≥36
5
马尾松
≤10
11~20
21~30
31~50
≥51
10
柏木
≤20
21~40
41~50
51~70
≥71
10
三杉、速阔
≤5
6~10
11~15
16~25
≥26
5
中阔
≤10
11~20
21~30
31~50
≥51
10
慢阔
≤20
21~40
41~50
51~70
≥71
10
二、竹度
竹林的龄级按竹度确定。一个大小年的周期一般为2年,称为一度。竹林的龄组分为三个:≤2年的一度竹为幼龄竹,3—6年的二、三度竹为壮龄竹,≥7年的四度以上竹为老龄竹。
调查核实采用调查访问、目测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林况、地况因子无变化时,小班界线和属性因子应保持与“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本一致。
小班调查表见附表1。
五、小班编号
室内区划时应一并完成初次小班编号,外业调查时,增加的小班用阿拉伯数字按调查顺序编写临时小班号,待村(工区)内所有小班调查结束、小班数据修正后,使用GIS软件自动编写正式小班号。
第十六条区划界定按小班填记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面积(分户)明细表(附表2)。
第十七条飞地(插花山)应与相关行政单位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得到双方认可。
第四章统计与成图
第十八条面积求算
(1)小班面积通过GIS软件求算;
(2)面积以亩为单位,小班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第十九条表格编制
一、编制要求
(1)所有调查材料,必须经专职检查人员检查验收;
森林健康等级评定标准表
表5
健康等级
评定标准
健康
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枝干发达,树叶大小和色泽正常,能正常结实和繁殖,未受任何灾害。
亚健康
林木生长发育较好,树叶偶见发黄、褪色或非正常脱落(发生率10%以下),结实和繁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未受灾或轻度受灾。
中健康
林木生长发育一般,树叶存在发黄、褪色或非正常脱落现象(发生率10%~30%),结实和繁殖受到抑制,或受到中度灾害。
第二章区划界定技术标准
第五条地类划分
地类划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详见表1。
地类分类系统表
表1
林地
有林地
乔木林地
纯林地
混交林地
竹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其它灌木林地
未成林地
未成林封育地
各地类的划分技术标准按《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林种划分
第二十一条区划界定报告的编写
区划界定报告以县(场)为单位编写,要求内容齐全,重点突出,分析有据。报告的要求详见附1。
附件1湖南省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办法
湖南省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的目的与任务
一、区划界定的目的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决策,恢复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推进绿色湖南建设;
(2)规范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工作,准确掌握我省天然商品林的数量、质量与分布;
③外业调查手图的输出。将新的小班图层按1:10000比例尺输出为外业调查手图(以影像图为底图)。
④将小班属性按小班调查表格式输出为外业调查表。
(3)外业调查核实
实地逐小班对外业调查手图和调查表进行核实、修正和界定。小班应调查、记载和修正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空间位置、权属、面积、经营主体名称、地类、林种、起源、优势树种(组)、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郁闭度(覆盖度)、自然度、群落结构、森林灾害等级、森林健康、经营主体类型、林权证号等,并注明调查日期、调查员姓名等。
(2)三杉组:水杉、池杉、落羽杉、水松。
(3)马尾松组:马尾松、黄山松、华山松、粤松、金钱松等。
(3)柏木组:柏木、侧柏、福建柏、园柏、铁杉、红豆杉、榧、三尖杉等。
(4)速生阔叶树组:枫香、拟赤杨、喜树、椿树、苦楝、柳类、梧桐、桤木、泡桐等。
(5)中生阔叶树组:檫、桦类、椴类、山槐类、木荷、酸枣、木兰、枳椇、板栗、杜仲、厚朴、黄柏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林天发[2001]180号);
(4)国家林业局司局函《国家林业局计财司财政部农业司关于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外天然林停伐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行函[2016]222号);
(5)《湖南省公益林管理办法》(湘林资[2013]28号);
本区划界定对象仅限商品林,林种划分见表2。
林种分类系统表
表2
类 别
林种
亚 林 种
商品林
用材林
一般用材林
薪炭林
薪炭林
经济林
果树林
食用原料林
林化工业原料林
药用林
其它经济林
各林种的划分技术标准按《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树种组划分及优势树种的确定
一、树种组划分
(1)杉木组:杉木、柳杉等。
省级以上公益林(地)中的天然林不属于区划界定对象。
二、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的范围
本区划界定的天然商品林范围,包括连续面积在1.5亩及以上,天然形成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
第四条区划界定工作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县级区划界定外业工作由具有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3)加强我省天然林资源的பைடு நூலகம்护、经营和管理。
二、区划界定的任务
(1)根据森林的起源和森林(林地)类别区划天然商品林,查清我省天然商品林的面积、分布及质量;
(2)将天然商品林落实到山头地块;
(3)查清天然商品林的权属,明确事权划分和经营主体,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可。
第二条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二十条制图
一、制图要求
调查成果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各种成果图的图式均须符合《林业地图图式》(LY/T 1821)的规定。
二、图纸编制
图纸主要包括天然商品林分布图、小班现状图和各类专题图。
(1)天然商品林小班现状图
按国际分幅编制;
采用1:10000比例尺成图;
小班布局图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境界线、社会经济要素、道路、各类区划线和小班线及注记等。
三、小班区划的依据
(1)“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
(2)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资料;
(3)林权数据库;
(4)生态公益林数据库;
(5)近期高清卫片或航片(影像图)。
四、小班区划的方法
(1)行政区划
县级行政界线以“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所采用的界线为准,乡级、村级行政界线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最新界线确定和修正。
(2)Ⅱ级:有明显人为干扰的天然植被或处于演替中期或后期的次生群落;
(3)Ⅲ级:人为干扰很大,演替逆行处于极为残次的次生植被阶段或天然植被几乎破坏殆尽,难以恢复的逆行演替后期。
第十二条群落结构类型
(1)完整结构:具有乔木层、灌木层(下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4个植被层的森林。
(2)复杂结构:具有乔木层和其它1-2个植被层的森林。
不健康
林木生长发育达不到正常状态,树叶多见发黄、褪色或非正常脱落(发生率30%以上),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能结实和繁殖,或受到重度灾害。
第三章区划界定方法
第十四条区划系统
国有林区划系统为林场→分场(工区)→林班→小班
集体林区划系统为县(市、区)→乡(镇)→村→小班
第十五条小班区划
一、小班划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