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

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

钢构作业指导书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1.通用部分2.每张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3.委托编号、工艺卡编号、工程名称、工件名称、工件特征、技术要求、探伤器材、操作工艺、示意图、人员签署等。

4.编写时机:检测工程师接收派工到现场勘查后,检测实施前。

5.编写依据:检测合同、设计图纸或产品技术要求、相关规范或产品技术条件、检测方案、委托单、各种检测方法标准、相关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操作规程等。

6.委托编号:检测工程师接收派工后,办公系统中将会自动生成一个派工编号,该派工编号即为委托编号,例如PG201400001。

7.工艺卡编号:由委托编号+后缀,后缀表示方法为探伤方法(UT/RT/MT/PT)+序列号(01),例如PG201400001UT01。

8.工程名称: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工程名称,例如XXX钢结构工程。

9.工件名称: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工件名称,例如钢柱或钢梁。

10.检测部位: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检测部位,一般为工件名称+零件名称与零件名称连接焊缝,例如钢柱翼板与腹板连接焊缝。

11.母材材质: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母材材质,例如Q235A或Q345B等。

12.接头类型:以设计图纸、现场勘查为依据,主要有对接、T接、角接、搭接、十字接头、管座角接等。

13.母材厚度:以设计图纸、现场勘查为依据,是指母材的公称厚度,而非实测厚度,单位为mm,当检测部位为不等厚焊接时,按“薄板/厚板”填写,T型接头按“腹板/翼板”填写。

14.坡口型式:以设计图纸、现场勘查为依据,主要有I型、V型、单边V型、X型、K型、U型等。

2、焊接方法:以现场勘查为依据,主要有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氩弧焊等。

3、焊缝宽度(焊角):以现场勘查为依据,单位为mm。

4、检测标准:是指检测方法标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要求时应以此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检测方法或引用的检测标准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采用何种检测标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例如GB/T11345-2013、GB/T3323-2005、JB/T6061-2007、JB/T6062-2007等。

5、抽样方法: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要求时应以此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例如:按构件数量抽查50%,按焊缝条数抽查20%,按每条焊缝长度抽查10%等。

6、检验等级/合格级别:是指某种检测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检验等级和合格级别,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要求时应以此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检验等级/合格级别的确定必须以检测标准确定为基础。

例如C-I级、B-II级等。

7、检测时机: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要求时应以此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标准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所采用的规范及检测方法标准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例如外观检查合格后、焊后24小时、焊后48小时、热处理后等。

8、检验评定范围:是指发现缺陷后,所有被发现的缺陷都应参与质量评定的一定范围。

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要求时应以此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标准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所采用的规范及检测方法标准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例如焊缝本身、焊缝本身及两侧10mm等。

9、示意图:表达清楚检测部位与检测器材的相对位置,以及检测器材的运动方向、间距等。

10、评级方法:是指发现缺陷后,根缺陷的类型、性质、形状、尺寸、数量、密集程度、位置等信息对检测部位进行质量评定的准则。

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标准中规定的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所采用的规范及检测方法标准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11、人员签署:编制由实际编制人员签署,审核必须由主任工程师签署或其他授权审核签字人。

签署日期在编写审核完成后,现场检测实施前。

二、超声波检测部分1、仪器型号:可选用公司已有的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的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例如CTS-9006、HS600等型号。

2、 探头参数:填写探头标称参数,具体含义如下例如2.5 P 9×9 K 2.5 2.5表示探头频率为2.5MHz P 表示晶片材料为锆钛酸铅陶瓷9×9表示晶片尺寸形状为9mm ×9 mm 的正方形 K 表示探头类型为斜探头2.5表示斜探头的K 值(折射角的正切值)为2.5频率的选择:普通碳钢焊缝频率选择范围为2.5~5.0 MHz ,薄板探伤可选用5.0 MHz ,中厚板探伤可选用2.5MHz ;铸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频率选择范围为0.5~2.5 MHz ,具体的频率应通过试验确定,-波幅曲线间距应小于10dB晶片材料的选择:要求盲区较小的薄板探伤或要求分辨力较高的探伤应采用机械品质因子θm 较小的材料;高温环境探伤所选择材料的居里温度Tc 必须高于工件温度;一发一收的探头可分别选用压电应变常数d33和压电电压常数g33较大的材料,目前主要的几种压电材料性能参数如下:a sααα=+a 1c fα=3422s 34c Fd f d<c Fdf d c F d d>λαλλ⎧⎪=≈⎨⎪⎩晶片尺寸形状的选择:纵波探头一般为圆盘源,横波直探头一般为矩形源。

对工件厚度较大(T ≥20mm )(对盲区要求小),检验等级较高(灵敏度要求高)的探伤,探伤面接触好的,宜选择大晶片尺寸(如13*13)的探头;对薄板探伤(T <8mm )、小径管探伤、曲面探伤等宜采用小晶片尺寸(如6*6)的探头;对工件厚度探伤(8≤T <20mm )平板探伤,可选用中等晶片尺寸(如9*9)的探头。

理论依据:探头类型的选择:探头类型有单直探头(Z )、单斜探头(K 表示K 值)或(X 表示角度)、分割探头(双晶探头)FG 、水浸聚焦探头(SJ )等。

纵波单直探头可用钢板探伤(T >20mm )、T 型接头焊缝探伤(翼板>20mm )、锻件探伤、铸件探伤;横波单斜探头可用于碳钢焊缝检测、钢板横波检测、钢管横波检测、锻件横波检测;纵波单斜探头可用于奥氏体钢或铸钢件焊缝检测;双晶探头纵波探头可用于钢板探伤(T ≤20mm )、T 型接头焊缝探伤(翼板≤20mm );双晶探头横波探头可用于碳钢焊缝检测((T <5mm );水浸聚焦探头可用于钢板在线探伤或钢管水浸探伤。

斜探头K 值的选择:三个原则(使声束扫查到整个焊缝截面;使声束中心线尽量与主要危险性缺陷垂直;保证有足够探伤灵敏度。

) 一个公式 K ≥(a+b+l0)/T 单位:mm 式中 a ——对接上焊缝宽度的一半或角接上焊角; b ——对接下焊缝宽度的一半或角接下焊角;l0——探头的前沿长度;T——焊缝母材厚度;K——斜探头K值;单面焊时,b可忽略不计。

当焊缝热影响区大于探头的前沿长度时,l0应为焊缝热影响区数值。

3、K值偏差:按检测标准中的规定执行,如JG/T203-2007中4.4.2条规定折射角偏差不应超过±2°;JB4730.3中则对K值偏差无规定。

4、允许前沿:按检测标准中的规定执行,如JG/T203-2007中4.4.1条规定允许前沿按表1执行;GB11345-2013和JB4730.3均无规定。

试块:按检测标准中的规定执行,GB11345-2013规定测定探头前沿、K值、调节时基线比例采用CSK-IA,灵敏度调节用RB系列试块(RB1<8-25>、RB2<8-100>、RB3<8-150>);JG/T203-2007规定管节点探伤采用CSK-ICj校核灵敏度与时基线,板节点探伤采用CSK-IDj校核灵敏度与时基线。

耦合剂:建议焊缝探伤采用工业浆糊,在役机械产品,机加工零件可采用机油等润滑油。

探伤面处理范围:探伤面+处理范围,处理范围大于或等于探头移动区域。

探伤面处理工艺:无、砂轮修磨、机械加工、抛丸、喷砂、酸洗或涂装等,有条件应尽量采用砂轮修磨,涂装表面需要作对比试验。

时基线扫描比例:声程1:1、水平1:1或深度1:1。

薄板按水平调节、厚板按深度调节。

最大探测范围:采用斜入射直射法时大于或等于1倍板厚;采用斜入射一次反射法时大于或等于2倍板厚;采直探头检测T型接头时大于或等于翼板厚度加焊缝及热影响区宽度。

表面补偿:由于试块表面比工件表面更光滑,探头与试块表面的耦合效果比探头与工件表面的耦合效果要好。

因此对工件进行探测时与试块相比会有一定的声能损失,这就需要增加3~4dB用于补偿这部分声能损失。

也可按实测数据补偿。

灵敏度调节:按相关检测标准执行。

JG/T203-2007标准依据检验等级斜探头按下表执行,JG/T203-2007中DAC为φ3×20;GB 50661-2011标准斜探头按下表执行,贴角焊缝二级DAC为φ1×2;其余均为φ3×40。

定量线DAC-6dBDAC-14dBDAC-10dBDAC-10dBDAC-6dBDAC-4dB评定线DAC-14dBDAC-20dBDAC-16dBDAC-16dBDAC-12dBDAC-10dB JG/T203-2007标准直探头按下表执行。

GB 50661-2011标准直探头按下表执行。

灵敏度对接与角接组合一级判废线φ6定量线φ3评定线φ25、探头位置:根据扫查示意图中探头所在位置编号填写。

6、探伤面:根据现场结构、检测标准中规定的检验等级选择检测面,如双面双侧、单面单侧、单面双侧、腹板双面单侧、翼板外侧等7、探伤法:填写直射法或一次反射,双面双侧一般采用只用直射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