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一、填空题1、采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剂按()可分为三类,即(),()和()。

2、多糖是一类由()以上的单糖通过()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3、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根据形成苷键的苷元羟基类型不同,又分为()、()、()和()等。

4、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

一般而言,苷元是()物质而糖是()物质,所以,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

5麦芽糖酶只能使()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

6.醌类化合物在中药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7.中药中苯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8.中药紫草中的紫草素属于()结构类型。

9.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醌ⅡA属于()化合物。

10.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新醌甲属于()化合物。

11.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和()。

12.新鲜大黄含有()和()较多,但它们在存放过程中,可被氧化成为()。

13.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和()两种,前者羟基分布在()上,后者羟基分布()上。

14.用色谱法分离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时常用的吸附剂为()。

15.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

16.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连接在C环的3位则是();C环的2,3位为单键的是();C环为五元环的是();C环开环的是();C 环上无羰基的是()或()。

17.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和()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位引入(),即形成()而显现出颜色。

18.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查耳酮为();而二氢黄酮为(),其原因是();异黄酮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

19.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位引入()或()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

20.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等有机溶剂,分子中羟基数目多则()增加,羟基甲基化则()增加,羟基糖苷化则()增加。

21.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因是();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原因是为()。

22.用碱液提取黄酮时,常用的碱液有()、()、()、()等。

23.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先将样品溶于乙醚,依次用碱性由()至()的碱液萃取,5%NaHCO3可萃取出(),5%Na2CO3可萃取出(),0.2%NaOH可萃取出(),4%NaOH可萃取出()。

24.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形成()而产生的。

25.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的吸附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26.低分子量和含功能基少的萜类,常温下多呈态,具有性,能随水蒸气蒸馏。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化合物性增大,沸点也相应。

27.青蒿素是过倍半萜,系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

28.卓酚酮类是一类芳香单萜,其酚羟基由于邻位羰基的存在,酸性于一般酚羟基、______于羧基。

29.萜类是一类有天然烃类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聚合而成,符合通式。

30.挥发油是存在于_______中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_________。

31.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单位数目进行分类。

二萜由个碳组成。

32.某些挥发油在低温条件下,析出固体成分,此固体习称为。

如薄荷醇也称_________。

33.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34.环烯醚萜类多以苷类形式存在,水解生成的苷元为结构,遇氨基酸或者与皮肤接触可以发生颜色变化。

二、名词解释1.多糖:2.原生苷:3次生苷:4.苷:5.黄酮类化合物6.交叉共轭体系7.分配系数8.盐析法9.pH梯度萃取法10.萜类化合物11.挥发油12.脑:13有效部位三、选择题1.在提取原生苷时,首先要设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剂是:A.乙醇 B. 酸性乙醇 C. 水 D. 酸水 E. 碱水2.苷类性质叙述的错误项为:A.有一定亲水性B.多呈左旋光性C.多具还原性D.可被酶、酸水解E.除酯苷、酚苷外,一般苷键对碱液是稳定的3.可用于糖类PC检查的显色剂是:A.α-萘酚-浓硫酸试剂B.茴香醛-浓硫酸试剂C.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D.间苯二酚-硫酸试剂E.酚-硫酸试剂4.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A.C6-C6-C3 B.C6-C6-C6 C.C6-C3-C6 D.C6-C3 E.C3-C6-C3 5.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二氢黄酮B.花色素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6.黄酮类化合物显黄色时结构的特点是A.具有助色团B.具有色原酮C.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D.具有黄烷醇和助色团E.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7.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B.花色素C.二氢黄酮D.查耳酮E.异黄酮8.不属于平面型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B.黄酮C.花色素D.查耳酮E.二氢黄酮9.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5-OH黄酮B.4′-OH黄酮C.3-OH黄酮D.3′-OH黄酮E.4′-OH二氢黄酮10.一般不发生HCl-Mg粉反应的是A.二氢黄酮B.二氢黄酮醇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11.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检识常用的显色剂是A.HCl-Mg粉试剂B.FeCl3试剂C.Gibb′s 试剂D.2%NaBH4甲醇溶液E.1%AlCl3甲醇溶液12.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二氢黄酮B.查耳酮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23.当药材中含有较多粘液质、果胶时,如用碱液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宜选用A.5%Na2CO3 B.1%NaOH C.5%NaOH D.饱和石灰水E.氨水14.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在提取时可加入A.AlCl3B.Ca(OH)2 C.H3BO3D.NaBH4E.NH3·H2O15.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最弱的溶剂是A.水B.30%乙醇C.70%乙醇D.尿素水溶液E.稀氢氧化钠16.不同类型黄酮进行PC,以2%~6%乙酸水溶液展开时,几乎停留在原点的是A.黄酮B.二氢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花色素17.从槐米中提取芦丁时,常用碱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调pH应调至A.pH 6~7 B.pH 7~8 C.pH 8~9 D.pH 10~12 E.pH 12以上18.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A.10个B.15个C.5个D.20个E.25个19.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A.二萜类B.二倍半萜类C.单萜和倍半萜类D.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E.挥发性生物碱20.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A.游离的萜类化合物 B.与糖结合成苷的萜类化合物C.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D.皂苷类化合物E.单糖类化合物21.二萜类化合物具有( )A .两个异戊二烯单元B .三个异戊二烯单元C .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D .五个异戊二烯单元E .六个异戊二烯单元22. 属于( )A .开链单萜B .单环单萜C .双环单萜D .双环倍半萜E .异戊二烯2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合物是()A .具有双键、羰基的化合物B .具有醇羟基的化合物C .具有醚键的化合物D .具有酯键的化合物E .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24.挥发油如果具有颜色,往往是由于油中存在()A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B .薁类化合物或色素C .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D .苯丙素类化合物E .双环单萜类化合物25.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B .芳香族化合物C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D .某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E .三萜类化合物26.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一般使用的溶剂为()A .乙醇B .石油醚C .醋酸乙酯D .酸性水溶液E .碱性水溶液27.挥发油不具有的通性有( )A.特殊气味B. 挥发性C. 几乎不溶于水D. 稳定性E. 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8.苷元具有半缩醛结构的是( )A .强心苷B .三萜皂苷C .甾体皂苷D . 环稀醚萜苷E . 蒽醌苷29.具有抗疟作用的倍半萜内酯是( )A .莪术醇B .莪术二酮C .马桑毒素D .青蒿素E .紫杉醇 30.可溶于水的生物碱是()A .麻黄碱B .莨菪碱 D .胡椒碱C .小檗碱 E .延胡索乙素31.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多用()CH 3C H 3CH 3A.Kb B.pKb C.Ka D.pKa E. pH32.提取苷类成分时,为抑制或破坏酶常加入一定量的()A.硫酸B.酒石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E.碳酸钠33.能溶于5%碳酸氢钠水溶液的化合物是()A.木犀草素B.水飞蓟素C.黄芩素D.汉黄芩素E.橙皮甙元四、问答题1简述苷类化合物酸水解的难易规律。

3、简述苷类化合物的性状(色、形、味)。

4、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与结构中的那些因素有关,其酸性大小有何规律?5、游离蒽醌有何特殊物理性质?6、新鲜大黄与贮存2~3年的大黄在所含的化学成分上有何差异?7.简述挥发油各类成分的沸点随结构变化的规律。

8.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9.何谓酸碱溶剂法?在中药成分分离中有何应用?10.萜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11.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及结构分类依据。

12.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有哪些?并各举一例。

13.各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特点如何?为什么?14.黄酮类化合物的旋光性与其结构有何关系?15.为什么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的水溶性比黄酮大?.16.黄酮类化合物为什么显酸性?不同羟基取代的黄酮其酸性强弱有何规律?为什么?17.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原理分别是什么?18.为什么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调节pH值?19.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常用的碱液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0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影响其洗脱顺序的因素有哪些?21.简述生物碱的溶解性规律。

22.生物碱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何特点?碱性大小与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何关系?23.简述并举例说明诱导效应对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影响。

24.用 pH 梯度萃取法分离混合生物碱具体有哪两种方法?五、综合题1.用简单方法将下列各组化合物进行分离,写出分离流程图。

(1)A B C(1) 混合物乙醚溶解乙醚液碱水层 酸化化合物 C碱水层 乙醚层酸化 回收溶剂化合物 A B2.某药材中含有以下化合物,其提取分离过程如下,请将各化合物添于该工艺①、②、③、④的适当部位。

A BC DHO O OH H 3C O OH HO O OH H 3C O OCH 3HO O OH O COOHOO COOH OH HO O O CH 3OH HO HO O O CH 2OH OH HO 3药材粉末CHCl3回流提取CHCl3提取液适当浓缩浓缩液碱水层中和、酸化结晶、重结晶①中和、酸化液提取结晶、重结晶②3碱水层③中和、酸化结晶④①A ②B ③D ④C3、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工艺流程如下:槐米粗粉加水及硼砂,煮沸,加石灰乳调pH8~9,微沸30分钟,过滤提取液加HCl调pH≈5,静置,过滤芦丁粗品热水或乙醇重结晶芦丁请简述其采用碱提酸沉工艺的原理,加硼砂和石灰乳的目的?为什么用石灰乳调pH8~9?pH 值过高或过低对提取有什么影响?4、.设计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工艺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