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博物馆行业为例目录一、文化产业的总体研究 (3)(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3)(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状况 (3)(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 (3)二、博物馆行业的相关研究 (3)(一)博物馆行业的规模现状 (3)(二)博物馆地理分布情况 (3)(三)博物馆的类别 (3)(四)博物馆的主营业务 (3)(五)博物馆行业的发展特点 (3)(六)博物馆行业的深入研究 (3)(七)博物馆行业现有的问题 (3)(八)博物馆行业发展预期 (3)三、文化产业政策相关研究 (3)(一)文化产业政策对博物馆发展的促进作用 (3)(二)现有政策对博物馆的帮助程度 (3)(三)政策期望 (3)四、参考文献 (3)附录:调查问卷结果整理 (3)汽车博物馆 (3)西城区老舍茶馆(含传统文化博物馆) (3)中国警察博物馆 (3)中国钱币博物馆 (3)工艺美术馆 (3)首都博物馆 (3)三品美术馆 (3)中国国家博物馆 (3)一、文化产业的总体研究(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文化体验,具有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我国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纳入文化创意产业,分为9个大类别。
(见表1)表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类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创意产业》(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状况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建立在人的创新意识和才能展示,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市政府在2005年就明确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支柱产业的目标,发展文化产业,着眼于这一目标,《2004-2008年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文奥运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把建成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六大中心。
规划期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年均增长15%,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9%,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市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7260.8亿元,近三年资产平均增长率为16.1%;全年实现收入4601.6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23.1%,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0.6%,比重逐年提高,三年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17.4%,高于三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1.8个百分点,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全年增速达22.2%。
2008年1-5月,市文化创意产业在软件、网络、计算机和设计服务的带动下,实现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1944.2亿元,同比增长25.1%,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为11.7%;实现利润总额80.5亿元,同比增长40.8%;从业人员65万人,同比增长8.4%,增幅比上一年提高I.5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18.1%。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7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年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2009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2%,高于全市GDP现价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市GDP 比重为12.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见表2)表2:2004-2009年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概况2.产业格局多元化2007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16.2亿元,近三年增幅分别为4.5%、30.4%和50.7%,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领域的企业盈利逐年增加。
在奥运会的拉动作用下,广告会展业的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原有的优势产业—广播、电视、电影。
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新闻出版和广告会展业四大优势行业。
2007年实现收入4601.6亿元,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实现收入162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0%,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9.7个百分点,占文化创意总收入的35.2%。
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文化艺术和旅游休闲娱乐是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两大行业,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远高于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长速度。
产业创新催生发展新亮点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新媒体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动漫节目制作机构,2005年游戏市场总规模为11.7亿元,每年产自的原创游戏占全国70%以上,出口的单机版国产游戏均来自。
依托丰富的出版资源,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其万方数据中互联网出版产业最为突出。
据统计,2006年互联网出版业产值达20.2亿元,涉足互联网出版的经营机构数量在4630家左右,占全国的21%,其中具备较为完整的互联网出版商业模式的出版企业大约有365家,占全国的30%。
数字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传媒产业一大亮点。
以移动增值服务为例,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市场份额排名前八位的企业中有6家总部设在。
(见表3)表3:2006-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3.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为了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2006年12月和2008年4月,市先后分两批认定了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基本确立。
在2007年出台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市明确提出了“规划和建设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计划到2010年。
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这已经成为市决策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思路上的基本共识。
从空间上来看,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规模,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模式。
从聚集区的主要功能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聚集创意人群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创意社区或村落,例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798艺术区;第二类为组织规模制作或是设计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厂区或园区,例如中国(怀桑)影视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等;第三类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易的消费场所或文化集市,例如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聚集区等。
从行业分布来看,首批认定的集聚区以软件、动漫、设计服务、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等优势行业为主体力量;第二批认定的集聚区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包括新兴的文化媒体、时尚休闲等现代业态,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老字号、街区等传统产业升级业态。
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日益成熟,对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引导和良好的示作用。
798艺术区共有378家文化创意产业类机构,涉及文化文艺服务、设计策划、旅游服务和影视传媒等等,园区就业人数过万人,年收入3亿元。
798艺术区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集散地,一系列国际级艺术活动、时尚活动、艺术展览在此举办,社会各界名流到访此地。
表4:主要文化创意产集聚区表5: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4.外商投资规模增长近年来,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表现良好,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662家增力nN2007年的871家,2007年资产总额达到124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实现收入137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占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29.9%;实现利润总额1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9%。
良好的投资回报不断吸引新的外资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市商务局统计,2007年市吸引1447家文化创意外商资金企业入驻,实际利用外资达N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9%。
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领域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中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2007年非公经济单位数量比重占96.9%,收入比重大97.9%;而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也呈现出非公经济份额不断提高的趋势。
5.文化创意产业盈利水平提高创意文化产业盈利水平提高,财务运行良好。
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7亿元。
从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领域上来看,各领域企业盈利水平有较大提高,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和设计服务等领域利润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1%、45.9%、116.9%。
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实现利润119.5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利润总额的55.3%。
目前,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也、商务服务也、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仅次于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
根据《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12%。
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明确,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城市形象的新符号。
表6:2004-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利润情况表二、博物馆行业的相关研究(一)博物馆行业的规模现状目前,我国平均每4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国家文物部门提出力争实现“到2020年,每2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
已经提前完成这一任务。
本市注册登记的博物馆总数超过160家,居全国城市榜首,其中包括国家级、市属、区属以及民办、行业博物馆等。
2011年上半年,博物馆家族中又添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房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中国消防博物馆3个“新丁”,博物馆数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的伦敦。
进入21世纪的地区博物馆事业具备相当规模,已经渗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教育、文化、科学、旅游、环保、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成为国家、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市免费开放博物馆达48家,初步形成了门类丰富、布局合理的免费开放格局,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五百余项,年接待观众超过3500万人次。
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是伟大社会主义中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博物馆事业要对“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著名古都”、“现代化城市”等有所反映。
为此,市政府颁布的《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1995年至1999年)中指明:“在博物馆建设方面,统一管理,合理布局,补充缺项,集中资金,提高水平,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