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肌梗塞护理个案报告

心肌梗塞护理个案报告

一例心肌梗塞病人的个案护理报告
盘县第二人民医院杨阳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

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2011年7月,我科成功的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50岁。

患者因胸闷、胸痛约1小时于2011年7月11日19时45分出诊接入院。

入院症见:神志清,胸闷,胸痛,无咳嗽,气喘,无头晕头痛等症状。

纳眠欠佳,二便调。

查T 37°C,P102次/分,R20次/分,BP92/63mmHg。

急查心肌酶,血常规异常。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入科后给予急诊重症监护,吸氧。

下病重通知,绝对卧床休息,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协助诊疗,给予镇静镇痛、改善心肌循环,营养心肌,并在无菌操作下插尿管并留置。

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胸痛胸闷症状消失。

二、护理
1.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心肌梗塞患者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发于清晨或安静时,常以窒息或烧灼样,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

护士应安慰患者,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并予硝酸干油静脉滴注。

并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减少说话、进食、洗漱,翻身等。

并畅通情绪,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缓解疼痛,防止病情加重。

2.痒疗护理
遵医嘱予2-4L/min 持续鼻导管吸氧。

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轻心脏负荷,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不受损,从而控制心梗范围。

3.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尿激酶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一旦发生往往会很严重,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除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如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全面配合抢救工作。

4.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欠缺,而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应予心理安慰疏导。

在治疗中,因病情变化,药物治疗不理想,患者有消极情绪,因此应强调治疗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医护合作,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适,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5.皮肤护理
由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所以要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并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发生。

6.饮食护理
应给予低脂,低胆固醇,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忌辛酸、辣、烟、酒。

三、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我们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全面掌握常见并发症的特征及相关处理原则。

发现问题,应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