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3份合集】2017-2018年安徽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预测试题

【精选3份合集】2017-2018年安徽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预测试题

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答案】B【详解】A.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色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B.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铅柱就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符合题意;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属于固体的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不合题意;D.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不合题意;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欧姆C.伏特D.焦耳【答案】B【详解】A. 安培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欧姆总结得出,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符合题意;C. 伏特最早研制出了液体电池.不符合题意;D. 焦耳最早发现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欧姆总结得出,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听声识人是根据人的音色判断的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A.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能分辨出不同的人说话,是根据人的音色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禁止鸣笛,是从声音的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或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符合题意;D.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4.两只不同的灯泡串联在同一电源上,有一只灯泡发出了很强的光,而另一只灯泡却发出较暗的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强的灯泡中电流大B.发光暗的灯泡中电流小C.两只灯泡通过的电流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两个灯泡串联接,则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它们的亮度不同是由它们的实际功率不同(或电阻不同)造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燃气打火机。

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就会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

燃气打火机按钮下是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手压打火机按钮时会产生10kV~20kV的高压。

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压电效应是大拇指压一下,消耗了机械能,产生10kV~20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即转化前要消耗机械能,转化后得到了电能,所以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选A。

6.如图所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3V,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10Ω1A”,小灯泡规格“2.5V 0.625W”,若不考虑小灯泡阻值随温度的变化,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为0.25AC.电压表的示数范围为1~3VD.电路的最大电功率是1.2W【答案】B【详解】A.由电路图分析知,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一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欧姆定律知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减少,即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B.由题意分析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2.5V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由公式P=UI得此时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PU=0.625W2.5V=0.25A,所以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为0.25A,故B正确;C.由题意分析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最高为2.5V,即电压表的示数范围为1~2.5V,故C错误;D.由2分析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为0.25A,所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是:P=UI=3V×0.25A=0.75W,故D错误。

故选B。

7.如图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装置,导体ab、开关、灵敏电流表用导线连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B.导体ab在垂直纸面方向前后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C.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导体ab左右运动的方向,是在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D.若将电流表换成直流电源,则该装置还可以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答案】B【详解】A .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导体ab 在垂直纸面方向前后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导体ab 左右运动的方向,这是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若将电流表换成直流电源,则该装置是可以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8.利用质量相等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同一重物提升相等高度。

若绳重和摩擦不计,下列分析中正确是( )A .甲图中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较小B .乙图中绳自由端作用力较小C .两种方式所做的额外功相等D .增大提升高度,机械效率都会变大【答案】C 【详解】A .若物体升高高度为h ,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s h =甲,2s h =乙,则s s =甲乙。

故A 错误; B .甲中:2=+F G G 甲动,乙中:2=F G G +乙动,所以=F F 甲乙。

故B 错误;C .甲中:=W G h 甲额动,乙中:=W G h 乙额动,所以=W W 甲额乙额。

故C 正确;D .机械效率公式: ==W Gh Gh G W Fs Fnh nFη==有总, 所以机械效率跟物体升高的高度无关。

故D 错误。

9.如图所示,下列电路正处于短路状态的是( )A .B .C .D .【答案】D【详解】A .由图可知,开关是闭合的,因此该电路为通路状态,故A 不符合题意;B .由图可知,开关是断开的,因此该电路为开路状态,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图可知,开关是闭合的,但开关与灯泡之间没有连接的导线,因此该电路为开路状态,故C 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开关是闭合的,但由于灯泡右接线柱与电源的负极有连接的导线,因此引起电源短路,故D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不变,电阻R1标有“6 Ω 0.5 A”,滑动变阻器R2标有“30Ω 1 A”,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

为了保护各电表和元件,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A.0~12 ΩB.0~30ΩC.3~12ΩD.3~30Ω【答案】C【详解】由电路图得,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

电源电压为4.5V不变,电阻R1标有“6 Ω 0.5 A”,滑动变阻器R2标有“30Ω 1 A”,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为了保护各电表和元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5A,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最大为3V。

当电路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的电阻最小为2min14.5V-6Ω=3Ω0.5AUR RI=-=当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的电阻最大,此时电阻R1的电压为124.5V-3V=1.5VU U U=-=电路电流为1111.5V=0.25A6ΩUI IR'===滑动变阻器R2接入的最大电阻22max3V=12Ω0.25AURI=='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电阻R与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阻R被_____,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16W.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的电功率为1W(不考虑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则此时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W。

【答案】短路 3【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阻R被短路;由电路图可知,当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L与电阻R串联,根据2U PR=可知,22L LLL LU URP P''==,则1641L LL LU P WU P W''===,U L:U L′=4:1,电源电压:U=U L,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阻和灯泡两端的电压之比:U R:U L′=(4-1):1=3:1,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由P=UI可知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和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 R:P L′=U R:U L′=3:1,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 R=3P L=3×1W=3W。

12.标有“10 Ω 1A”和“15Ω 0.6A”的两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_,把它们并联起来,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

【答案】15 9【详解】[1]两电阻串联总电阻为25Ω,因为两电阻串联,两电阻通过的电流都相等,所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所以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25Ω×0.6A=15V[2]两电阻并联,允许加的电压应小于两电阻加的最小值,为15Ω×0.6A=9V1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_℃(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答案】小于80【解析】试题分析: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即比热容,用到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源是为了使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在两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温较慢的物质比热容大,故图中乙升温较慢,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根据Q=cmΔt可知:Δt=;因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故水从20℃升高到100℃,只升高了80℃.考点:比热容14.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6A,如果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到36V,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_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