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必考部分专题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必考部分专题相互作用

专题03 相互作用【高考命题热点】主要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涉及几何关系)或有关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和胡克定律的实验。

【知识清单】1.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3. 胡克定律: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或一定条件下),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即: kx F = 说明:该公式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才符合,其中F :弹力,N ; k :劲度系数,N/m ;x :弹簧形变量(拉伸量或压缩量),m4. 平衡状态:即0=合F ,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21F F F +=,反向:)(2121F F F F F >-= (2)互成角度的合成 )(cos 2212221余弦定理αF F F F F ++=当21F F ⊥时0=F(3)合力范围大小:21F F -≤F ≤21F F +(4)力的正交分解 θθsin ,cos F F F F y x ==(θ为合力与 x 轴之间夹角) xy F F =θtanyFxF6.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①假设法或反推法;②“牛二”法(整体法隔离法);③“牛三”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注: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热点突破提升练三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

则( )A.f1=0,f2≠0,f3≠0B.f1≠0,f2=0,f3=0C.f1≠0,f2≠0,f3=0D.f1≠0,f2≠0,f3≠02.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3.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答案P7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4.如图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

由此可求出( )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m1F(m1+m2)kB.L-m1F(m1+m2)kC.L-m1Fm2kD.L-m2Fm1k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上,现同时用大小为F1和F2、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木块A和斜劈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A.F 1、F2一定等大反向B.木块A、斜劈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斜劈B与地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地面对斜劈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7.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8.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 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质量为m 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 N ,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 T ,则( ) A .F T =22m 1g B .F T =(m 2-22m 1)g C .F N =m 2gD .F N =(m 2-m 1)g9.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 )A.m 2B.32m C .mD .2m10.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 的大小不 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23B .3C .3D .3 11.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F N 和细绳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A .F N 不变,T 变大B .F N 不变,T 变小C .F N 变大,T 变大D .F N 变大,T 变小12.如图所示,由两种材料制成的半球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右侧面是光滑的,左侧面是粗糙的,O 点为球心,A 、B 是两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A 静止在左侧面上,小物块B 在图示水平力F 作用下静止在右侧面上,A 、B 处在同一高度,AO 、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A 、B 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A .sin 2θ∶1B .cos 2θ∶1 C .sin θ∶1 D .cos θ∶1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 1=1.92 N ,F 2=3.84 N ,如图甲所示,F 1和F 2的合力大小F 合=________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现保持F2方向不变,减小F1和F2的夹角,为了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甲A.F1一定减小 B.F1一定增大 C.F2一定减小 D.F2一定增大(2)某同学想知道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于是,他将刻度尺与弹簧测力计平行放置,如图乙所示,他根据图中信息得出了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乙14.把两根轻质弹簧串联起来测量它们各自的劲度系数,如图甲所示。

(1)未挂钩码之前,指针B指在刻度尺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记为________ cm;(2)将质量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Ⅰ的下端,逐次记录两弹簧各自的伸长量;所挂钩码的质量m与每根弹簧的伸长量x,可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kⅡ=________ N/m;(取重力加速度g=9.8 m/s2)(3)图丙中,当弹簧Ⅰ的伸长量超过17 cm时其图线为曲线,由此可知,挂上第________个钩码时,拉力已经超过它的弹性限度,这对测量弹簧Ⅱ的劲度系数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弹簧Ⅱ的弹性限度足够大)。

15.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

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像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__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像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

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图(a ) 图(b )1 4.2N F =和2 5.6N F =。

(i )用5mm 长度的线段表示1N 的力,以O 为作用点,在图(a )中画出力1F 、2F 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 合;(ii )F 合的大小为__________N ,F 合与拉力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

若F 合与拉力F 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6.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 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A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L 6,数据如下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

(2)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 0”或“L A ”)。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它的右端上方固定一根与条形磁误垂直的长直导线。

当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为N F ,受到的摩擦力为f F 。

当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F 减小,f F 水平向左B .N F 增大,f F 水平向右C .N F 减小,f F 为零D .N F 增大,f F 为零2.如图所示, AB 是斜坡,BC 是水平面,从斜坡顶端A 以不同初速度v 向左水平抛出同一小球,当初速度为v 0时,小球恰好落到坡底B 。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小球落地(不再弹起)前瞬间重力瞬时功率P 随v 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3.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现给导体棒一向右的初速度v0,不考虑导体棒和导轨电阻,下列图象中,导体棒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和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随导体棒位移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4.有关原子物理学史,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B.能量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子假说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C.汤姆孙首先发现了中子,从而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的结构D.玻尔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在原线圈电路的a、b端输入电压一定的正弦交变电流,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相等,则12RR为()A.14B.4C.12D.26.如图所示,两条轻质导线连接金属棒PQ的两端,金属棒处于匀强磁场内且垂直于磁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