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路上一路同行
----新密整本书阅读教学项目组发言稿
新密市东大街小学陈会玲
2019-3-12
阅读是一个人就可以干的事,只要愿意阅读、坚持阅读,就可以在这条路上行走下去;阅读更是一群人能干得好的事,阅读团体成员
之间形成一股凝聚力,督促学习,共同进步。
感恩阅读推广人孟老师,
让我有幸于2018年10月加入第三高度读书群这个阅读团队,感谢新
密溱洧梦想沙龙整本书阅读项目组成员对我的帮助,让我和大家一起
阅读,一起成长。
一、回顾2018年阅读、实践
1.小组成员阅读
2018年我们整本书阅读教学项目组老师坚持阅读打卡,每月进行汇报小结,过去一年我们组成员人均每月阅读8本书。
2018年我
共读了111本书,其中理论书49本,余下的以童书为主。
书目如下:
《书册阅读教学现场》《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绿拇指男孩》
《让学生学会阅读》《大草原上的小木屋》《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童书玩转语文课堂(三年级)》《小学语文整本书分类阅读教学研究》《国际大奖儿童教案》
《童书玩转语文课堂(四年级)》《如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与课程》《亲爱的汉修先生》
《童书玩转语文课堂(五年级)》《如何有效运用阅读教学策略》《傻狗温迪科》
《童书玩转语文课堂(六年级)》《如何设计阅读教学工作坊》《给孩子上文学课》
《一只眼的猫》《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屋顶上的小孩儿》《当代教学使用指南》《致青年教师》
《人鱼少年》《蒂莉阿姨的魔法箱》《不跪着教书》
《雷梦拉八岁》《外公是棵樱桃树》《蓝色的海豚岛》
《魔法师的学徒》《踢踏踢踏小红鞋》《回到教育的原点》
《奥当女孩》《寻找鱼王》《傅雷家书》
《新月当空》《会飞的女孩》《学生第二》
《老鼠米来》《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教师的挑战》
《中学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策略》《第二只魔袋》《35公斤的希望》
《静悄悄的革命》《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月光下的肚肚娘》
《会飞的教室》《小布头奇遇记》《山大王》
《如何进行学生评价》《晴天就去图书馆》《孤岛野犬》
《吴忠豪与小学名师磨课》《他和他永恒的朋友》《最后一头战象》
《天使雕像》《马提与祖父》《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教学评价》《两根弦的小提琴》《红岩》
《课堂评价》《尼姆的老鼠系列新生报道》《地心游记》
《狼人家族的诅咒》《青鸟》《第七条猎狗》
《笨狼的故事》《无字书图书馆》《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
《红瓦黑瓦》《轮子上的麦小麦》《居里夫人传》
《于永正:我怎么教语文》《语文究竟怎么教》《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
《丽芙卡的信》《抢救阅读50招》《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陈土的六根头发》《生于天空》《现代教师读本:生活情趣卷》《女生苏丹》《黑珍珠》《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背靠背的春天》《打造儿童阅读课堂》《喜悦读出好孩子》
《土鸡的冒险》《洋葱头历险记》《嘭嘭嘭》
《开放式阅读教学》《我的妈妈是精灵》《聊斋志异》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灵犬莱西》《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
《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读书会的75个阅读作战法》《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天蓝色的彼岸》《兔子坡》《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班级读书会ABC》《斯霞教学艺术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乖摸摸头》《桥下一家人》《魔塔》
读书是最方便的自我提升方式,读一本好书正如和一位高尚的人聊天,能从中获益匪浅。
记得2017年暑假参加六和的培训时胡明光
老师曾说“要想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前提是老师本人要阅
读一百本童书”,从那时起我就燃起阅读童书的欲望。
从儿童小说中
我触摸到儿童心灵的纯真、善良,感受到儿童的执著与坚守;从动物
小说中感触到动物对自由的追求、动物的自尊,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法则的残酷,以及动物之间的母子亲情。
自己也从带着目的读童书,到享受到童书的惬意,喜欢上童书里的纯净与温馨。
读理论书总有这样的感觉——水过地皮干。
如在读《童书玩转语文课堂》这类课例集合的书时,感觉书中的阅读策略多、玩法秒,可是在自己的阅读课上却无计可施,或效果不佳。
除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外,更多的原因在于读案例时只看到有这样策略那样的策略,却没意识去思考采用这种策略而非其他的原因,没有总结适合这种策略的条件与情景。
回过头来,现在终于明白“梳理”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2.小组成员课例研讨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提升自己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我们项目组在屈亚丽组长的带领认真落实规划,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坚持上阅读课。
上半年在金凤路小学集中研讨,由三位老师上课并进行课后交流与研讨。
下半年采取每月集中研讨一次,轮流作课展示,共同研讨。
每次的集中研讨,既是对每个成员平时功课的检测,也是质的提升,更是获取动力的中转站。
我在去年12月份上课后,触动尤为深刻。
第一节课设计理念:
第一,有感于听王晓红老师的《轮子上的麦小麦》阅读交流课中“悬念”妙用。
第二,学习《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中的时效性,因此便有了“方法”“练习(实践)”的设计。
第三,有感于策略——“综合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愿望,把它们联系起来,看看人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的人。
”(出自《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上完之后发现的问题:具有明显阅读推进课的特征——以方法指导为主;短时间内的三个方法学习,学生消化不了。
现实课堂存在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设计时自我感觉比较不错,是依据优秀课例、整本书理论书中的方法,怎么会这样?听了大家的评课、研讨,恍然大悟实施整本书课程化是多么必要。
整本书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是相互联系的,逐层推进的。
推进课、交流课是一种课型,而不只是一节课,我在阅读学习、实践、研讨中不断成长!
3、学生成长变化
虽然我一直教六年级毕业班,但是学生阅读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相比我以前带的六年级,除了师生共读,更多是学生自由阅读。
例如班级的徐某,因为父母年龄大无法沟通,经常课堂上发呆、不写作业,但是后来的他也是一有机会就坐下读书,多次在课堂上被没收课外书。
因为被班级评为“阅读之星”,第二学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自己阅读,还能积极参与班级生活中,与老师、学生沟通交流。
二、项目组2019年规划
1.让阅读达到从量到质的提升,教师深入共读一本书,其它书目自由阅读、分享笔记,加强整本书课堂教学实践,自己每月提交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小组一月一次集中的课例研讨活动,坚持做好月报总结。
2019年课例研讨活动安排
2.项目组内成员依据自己擅长,能总结出自己整本书阅读教学某一方面的优秀经验材料,大家不辞学习,并作为种子辐射带动。
3.力求在我们的引领下,拓展学生阅读面,向全科阅读漫溯,让学生每学期阅读量能达到六和项目校要求40本,并有更突出的表现。
做到阅读与生活联系,阅读与表达(口语、书面)结合,多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阅读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令我们的课堂随时充满挑战,在阅读这条路上我充实忙碌着。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坚持学习,做有情怀的老师。
感恩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对我们的无私帮助,感谢孟老师的持续引领,感谢身边的朋友、同伴,感谢可爱的孩子们,阅读路上我们一路同行,向着明亮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