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Hong Kong),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香港是世界上奢侈品大量消费的天堂,从而特有的民风淳朴实在受到世界消费者的认可。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行情每年都在跨度递增,吸引大量的内地买家前来香港购买。
2005年艺术品成交额已经达到585.84亿(HKD港币),香港拍卖行业正在蓬勃的发展,为了激励香港的拍卖行业香港艺术品交易总局评比出《香港拍卖行业十大影响品牌》。
1 苏富比1973年,蘇富比开创先河,于香港设立办事处,向亚洲市场进发。
在朱汤生先生(Julian Thompson)的带领下,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举办蘇富比在亚洲的第一场拍卖会,取得空前成功,从此为香港业务奠定良好根基。
朱汤生同时亦见证了多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著名藏家珍藏专拍会,其中包括收藏家赵从衍、仇炎之、保罗‧博纳(Paul Bernat)与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等的收藏拍卖。
1994年及2007年,蘇富比分别在上海及北京设立代表处,并于1994年起在中国大陆举行拍卖预展。
蘇富比尚于台北、新加坡、曼谷、耶加达、东京、墨尔本等亚太城市设有代表处。
许多中国艺术品之拍卖纪录至今仍屹立不倒,无人能及。
2005年,蘇富比委任程寿康先生(Kevin Ching)为亚洲区行政总裁,主要负责策划及拓展蘇富比的亚洲区业务。
联同蘇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Patti Wong)、副主席郭进耀, 他的加入使蘇富比在亚洲的发展突飞猛进。
蘇富比亚洲团队在各个领域屡创世界级拍卖纪录, 企业也逐步扩展,例如:-在程寿康先生的领导下,蘇富比在2007年6月成功举办了亚洲拍卖史上最特别的主题慈善拍卖:「世纪归程——香港回归十周年慈善拍卖」。
拍卖成交总额达港币5,013万。
这次别开生面的盛会,成功拍卖了一系列以香港回归中国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共同回顾历史,见证新时代的诞生。
这次成绩斐然的拍卖,不单让香港蘇富比及艺术品的买卖双方参与支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同时也分享了回归纪念的喜悦,实属难能可贵。
-同年9月,蘇富比再传喜讯,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港币6,910万成功透过蘇富比洽购圆明园马首铜像,成交价创下中国清代雕像的世界最高纪录,何博士更随即将铜像捐赠给国家,成为了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促进国宝回归的典范。
-并为配合『寰宇寻珍,集中销售』的全球企业策略,蘇富比决定于2009年起,集中只在香港这全球第三大艺术拍卖中心举行『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合并当时于全球举行之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以香港作为中心。
是项拍卖于每年四月及十月在香港举行,当中囊括出类拔萃的亚洲当代艺术代表作,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
[1]2 佳士得亚洲艺术之都及亚洲的中心枢纽的香港,被佳士得作为亚洲拍卖的焦点是智理之选。
每年在五月及十一月举行两次拍卖活动,香港佳士得拍卖与全球其它拍卖一样,成为不容错失的盛会,并与纽约、伦敦及巴黎等传统拍卖中心齐名,成为全球艺术拍卖中心。
随着亚洲以及亚洲艺术的迅速发展,佳士得继续在这个洪流中站在最前线。
全球最具历史的艺术精品拍卖行佳士得有如一所博物馆,自一七六六年由詹姆士.佳士得创立至今,它的名字就代表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可比拟的服务和专业知识,以及国际知名的显赫声誉。
随着全球对亚洲的兴趣日增,而丰富多样、卓越非凡的亚洲艺术亦深深吸引各界人士,而且亚洲亦是世界各地珍宝的集中点,因而让佳士得在亚洲的业务得以蓬勃发展。
佳士得与亚洲的深切关系始于一七六六年的首场拍卖,当时拍卖了来自亚洲的工艺精品。
二百年后于一九六九年,佳士得首个在亚洲的拍卖于日本的东京美术俱乐部举行。
一九七三年,佳士得在亚洲的首个办事处正式于东京开幕。
其后,佳士得于一九八六年在香港举行首场拍卖,拍卖一系列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珠宝及翡翠首饰。
拍卖成绩骄人,开展了佳士得在亚洲超过二十年的成功发展。
随着业务日益发展,佳士得进军亚洲,在各地设立办事处,包括台北、新加坡、上海(首个国际拍卖行在中国成立办事处)、北京、孟买、雅加达、吉隆坡、首尔及曼谷;佳士得亦把其商标授权予以中国为基地的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于每个设有佳士得代表处的国家,各个代表都是客户与专家之间的桥梁,同时为客户带来世界各地佳士得的拍卖资讯。
[2]3 Bonhams邦瀚斯邦瀚斯(Bonhams)是一所私人全资拥有的英国拍卖行,是全球最历史悠久和最规模的古董及艺术品拍卖行之一。
邦瀚斯的名字在环球的艺术精品及古董巿场上,以至收藏界,都是声名显赫,在某些艺术界别更是世界翘楚。
邦瀚斯由托马士·多德(Thomas Dodd)於1793年创立,是现时伦敦少数仅存的源自乔治时代的拍卖行。
最初以拍卖书藉而驰名,跟书籍拍卖专家和沃尔特·邦瀚斯(Walter Bonhams)紧密合作。
至1850年,公司扩大发展,拍卖古董物品式式俱备,包括珠宝首饰丶瓷器丶家俱丶武士盔甲和兵器,及上乘佳酿。
1950年代初,邦瀚斯家族在伦敦武士桥区(Knightsbridge)区买了一些土地,并於蒙彼利埃街(Montpelier Street)开设销售办事处。
2000年邦瀚斯被布鲁士拍卖行收购,改名邦瀚斯·布鲁士拍卖行。
布鲁士的创办人是罗拔·布鲁士(Robert Brooks),创於1989年。
布鲁士先生曾经执掌佳士林得拍卖行的古董车部门,专门负责传统的古董车拍卖事务。
之後布鲁士继续进行大型收购活动,目的是要建立一所崭新的国际性艺术品拍卖行。
2001年跟菲利普·逊及尼尔(Phillips Son & Neale )合并,组成新公司,正式改名邦瀚斯。
菲利普·逊及尼尔的办事处设於New Bond Street 101号,合并之後成为邦瀚斯的新总部。
这座建筑物由7所独立楼房所组成,常被比喻为“狄更斯时代的养兔埸”。
Blenstock House 是第一幢被买下来的办公楼,位处Blenheim Street 与Woodstock Street交界,是一幢迷人的装饰艺术式建筑。
1939年,菲利普先买下地下及地库,之後再逐个楼层买下来,直至1974拥有全幢大楼。
至1980年,再买入New Bond Street 101的大楼。
邦瀚斯搬入新总部之前,曾委托着名设计师克莱儿·阿格纽( Clare Agnew )重新粉饰及大肆装修一番。
之後收购合并并未有停下来,2002年邦瀚斯收购了美国西岸着名和始创於1865年的拍卖行伯得富(Butterfields),改名邦瀚斯·伯得富。
并委任前任职布鲁士拍卖行的马尔科·姆巴伯(Malcolm Barber),,出任这间美国附属公司的行政总裁。
至2003年底,邦瀚斯每年拍卖700多件艺术品,公司员工超过600人,营业额达3亿400万元。
邦瀚斯的环球营销网络以伦敦2个拍卖地点为主,在英国的其他省市设有9个拍卖厅,还有瑞士丶摩纳哥丶德国丶洛杉矶丶旧金山和悉尼都设有销售办事处。
邦瀚斯·伯得富於2003年首次在美国东岸举行拍卖会,拍卖埃德温·贾米森(Edwin C Jameson)在麻省所收藏的古董车和古董精品。
4 佳富一家以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经营活动为主,旨在通过拍卖活动,提高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随着香港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与多元化需求,佳富以持续的创新力开辟品类化专场,率先推出书法、文房、玉器、鼻烟壶以及金铜佛像、当代工艺品等专业性很强的拍卖项目,为细化审美视野,引导专项收藏作出积极贡献。
以创新的服务、固定宏大的投资群体、先进的经营理念,为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优质、专业、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公司主要以艺术品类评估、展览、拍卖、交易、投资等为经营重点,常年展览展示交易.公司以持续的创新力开辟艺术品类专场拍卖会,率先推出陶瓷、玉器、近现代书画、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印章、邮品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金铜佛像、当代工艺品等专业性很强的拍卖项目,为细化审美视野,引导专项收藏作出积极贡献。
联络地址:香港九龙佐敦德兴街十二号兴富中心17楼1701室[3]5 华辉香港华辉拍卖行有限公司将在香港举行大型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会几十次,拍卖自全毬各地徵集到的传世精品或宫廷遗珍、稀世玉器,及明、清家俱珍品,吸引世界各地藏家激烈竞投,并与各大艺术机搆及知名私人收藏家保持密切联系。
业务范围文物艺术品拍卖项目涵盖:中国书画、油画、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古典家具、古籍碑帖、邮票钱币等,并创造性地开设了专业性很强的拍卖项目,如“书法专场”、“鼻烟壶专场”、“玉器专场”、“文房专场”、“木器专场”、“金铜佛像”等,并曾多次接受海外藏家委托,举办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专场或专题拍卖会。
在过去几年,迄今香港华辉拍卖行有限公司已举行大中型艺术品拍卖会百馀场,拍品数量总计超过13万件,拍卖项目涵盖中国书画、古籍碑帖、油画雕塑、陶瓷玉雕、竹木牙角、金铜佛像、木器家具、当代工艺品等。
总成交额超过几十亿元人民币,成交率达70%上。
发展信念香港华辉拍卖行有限公司的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和经验,凭借庞大的藏家资源,可以为您在众多的准买家中蒐寻最理想的人选。
在拍卖过程中,为艺术品寻求买家的环节至关重要,而香港华辉拍卖行有限公司的团队对当前的收藏趋势皆瞭若指掌,在拓展市场和物色买家方面的能力绝对无容置疑。
香港华辉拍卖行有限公司将徵集渠道展向全毬,卓具名誉地搭建起国际型艺术品交易平台,促成海外文物高量回流。
迄今已成功举办30馀个品类丰富的海外藏家专场拍卖,地域遍及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
香港华辉拍卖行有限公司著重提升中国艺术品价值与地位的同时,积极致力於文化传承、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多次参与慈善拍卖及各种公益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研究交流的社会责任。
[4]6 德国纳高德国纳高拍卖公司成立於1922年,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公司的创办人Dr.FritzNagel(1897-1981)及接班人Mr.GertK.Nagel热爱艺术,曾荣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颁发的文化贡献勋章。
1978年,Mr.RobinPh.Straub(1956-2004)加入德国纳高拍卖公司,并於1990年买下了纳高拍卖行,成为新的掌门人。
2000年11月,纳高因拍卖沉船TekSing(的星号)上的35万件中国瓷器而闻名於世。
数十万件出水文物100%成交,那次拍卖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拍卖会,其创下的拍卖史纪录,被载入Guinness(吉尼斯)世界纪录。
德国纳高拍卖公司是欧洲著名历史悠久的艺术品拍卖行之一。
业务集中於欧洲,拍卖项目丰富,每年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拍卖会:欧洲艺术品、古堡、家俱、珠宝、设计、泰迪熊及亚洲艺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