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8.5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8.5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特点
②.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A.在我国新型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 是参政党。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的基本特征。 C.共产党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是通力 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我国的政党制度 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民主党派成立之初,他们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 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 2.随着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各民主党派成为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3.在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 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 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⑤.发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 政的第一要务。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特点
不定期、经常性的协商
⑥.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 定期性的协商 A.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形式 a.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 民主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书面建议 b.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 B.人民政协有关知识 a.性质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 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二、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 特征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 动准则 五、发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 六、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
民主党派的性质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和组成 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1.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4.坚持完善这一政党制度
这一政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 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 生命力
【注意】:
1.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 治方向和重大政治方针政策的领导,而不是组织领导,各党派在 组织上是独立的,不是上下级关系,法律上是平等的,都要以宪 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即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组织上:相互 独立;法律上:地位平等。) 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中的“互相监督”就是既要有共产党对各 民主党派的监督,又要有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能简单 理解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另外,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互相 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 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特点
不定期、经常性的协商
⑥.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 定期性的协商 A.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形式 a.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 民主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书面建议 b.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 B.人民政协有关知识 b.主题与职能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 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c.作用 人民政协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广 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为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 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至2010年底,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 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1万人。其中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 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副职18人;全国31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副省长、副主席、 副市长24人;全国397个市、区人民政府中有 356人担任副市、区长;有35人担任省级法院 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有141人担任地市 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特点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 政治基础。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 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团结合作 中形成的政治共识,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统一祖国、振兴 中华的政治保证。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特点
十六字方针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 的基本方针(16字方针)。 A.长期共存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前提,但长期共存离不开互相监督。 了解相互监督的必要性 共产党接受民主党的监督更为重要 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继续和 发展——真心相见,诚心相待,共担责任。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注意】: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不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 党与反对党的关系,而是亲密友党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 系,是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关系。他们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4.人民政协的组成不能理解为只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组织,而是 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爱 国人士参加的组织。 5.对人民政协的性质要看到它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政 党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但不是国家政权机关,人民政协的 活动不属于国家职能的范畴,要与人大区别开来。 6.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这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 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协商。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 和民主两大主题, 认真履行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参政议 政的职能。
协商不代替 监督不对立 为了发展生产力 同唱一台戏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五、发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 本任务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一、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 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 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 友党关系。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 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 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人民政协)
(发展是目的)
阅读课本101页,根据刚才所讲政党制度 的特点结合声像资料理解我国实行新型政党 制度的优势。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1、实行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2、实行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实行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贯彻“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总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充分发挥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制度 中国共产党 政党制度 地位 亲密友党 执政党 关系 参政党 地位 各民主党派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协之歌《我们》 ——政协融 我们是亲密无间的弟兄 我们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我们手拉着手共同走过 昨天今天有多少不同 路上还有无数崎岖不平 我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们同舟共济携手前行 有你才有我们 我们就是我们 我们是相爱相亲的兄弟姐妹 有你才有我们 我们就是我们 这世界就永远充满光明 (亲密友党关系) (合作的基本方针) (党的领导)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 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 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他们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 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优势
实行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 大业。 总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共 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P10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他们是如何合作的呢? 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 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协商。 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 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协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嘉 定 区 第 十 赵一 雪届 平政 协 委 员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四、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 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 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