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概述(一)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概述(一)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 《传染病防治法》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 2 题. 疫苗接种必须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第 3 题. 传染病的预防指在传染病发生中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或者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如健康教育。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第 4 题.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是传染源的存在,其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 5 题. 疫源地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6 题. 预防、控制和消除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防治重在预防。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7 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由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主管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第8 题. 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属于与传染病有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行报告。

也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B第9 题. 传染病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病原体所处环境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自身的流行病学特征。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10 题. 传染病流行过程有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病人、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 年,我国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有了一支相应的管理监督队伍。

A. 1989年B. 1992年C. 2000年D. 2004年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D第2 题.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迁入C. 计划免疫D.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D第 3 题. 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等社会公共卫生管理,其依据A.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B.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C.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D. 《传染病防治法》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4 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法定传染病的:A. 乙类传染病管理B. 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C. 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D. 丙类管理您的答案:B第5 题. 首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卫生法律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C.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验条例》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6 题. 下列情形,不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的是:A.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B. 医疗废物管理等实行后勤托管的,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为受托管方的法定代表人C. 医疗废物管理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D.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D第7 题. 下述关于疫源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疫源地是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散播所能波及的范围B. 较小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C.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可以说疫源地已消灭D. 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C第8 题. 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工作方针是:A. 预防为主B. 防治结合C. 分类管理D. 依靠科学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B第9 题. 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包括。

A. 免疫预防B. 药物预防C. 个人防护D. 以上均是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10 题. 对于血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须经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B. 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C. 其他类型血库的特殊血站须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D. 采供血机构分为血站和单采血浆站标准答案:B================================================== ====================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1 题. 对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2 题. 预防、控制和消除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防治重在预防。

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3 题. 传染病流行过程有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病人、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 4 题.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是传染源的存在,其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 5 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由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主管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6 题.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第7 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A. √B.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B第8 题. 疫苗接种必须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9 题. 当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采取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紧急措施。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第10 题. 当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宣布划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疫区。

A. √B.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 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确认传染病防治预防为主方针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B.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C.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D. 《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2 题. 年,我国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有了一支相应的管理监督队伍。

A. 1989年B. 1992年C. 2000年D. 2004年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3 题. 根据国家卫计委《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主要对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执法。

A. 医疗机构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 采供血机构D. 以上全是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4 题. 关于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措施,正确的是?A. 疫源地消毒目的是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所排出的病原体,因此必须针对可能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B. 对甲类传染病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C.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具有传染性,应视疾病而定,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D. 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都可以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行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5 题. 下述关于疫源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疫源地是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散播所能波及的范围B. 较小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C.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可以说疫源地已消灭D. 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6 题.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迁入C. 计划免疫D.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第7 题. 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过程,称为A. 潜伏期B. 临床症状期C. 恢复期D. 传染期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8 题.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行使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监督检查职责为:A. 贮存设施或者设备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B.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是否符合标准C. 是否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D. 对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情况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A第9 题. 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工作方针是:A. 预防为主B. 防治结合C. 分类管理D. 依靠科学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10 题. 对于血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须经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B. 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C. 其他类型血库的特殊血站须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D. 采供血机构分为血站和单采血浆站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