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课件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
传染病防治监督对象: 1、医疗机构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采供血机构
传染病防治监督内容:
1、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 2、传染病疫情控制监督 3、消毒隔离工作监督 4、医疗废物管理监督 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
传染病防治监督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 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9月1起施行。为适应传 染病防治新形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 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 月1日起施行。
四)供应室
1、工作制度
1)是否有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存放、质量监 测、物资管理等岗位责任制度;
5)医院使用消毒剂时,是否严格按照无菌技术 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制,是否按要求登 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记录。
3、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管理
1)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存放是否满足说明书标 注的贮存条件;
2)消毒剂是否储存在避光、阴凉干燥、通风良 好处,并离地离墙;
3)过期或质量不合格消毒剂是否按照化学性医 疗废弃物处置。
3)专用发热门诊日志本的登记项目是否符 合要求;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 是否开展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5)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 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隔离衣、手 套、鞋套等;
6)室内配备消毒设施、设备、物资是否符合 要求;
7)室内空气是否进行消毒;
8)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9)医疗废物是否按规定分类处置。
3、发热门诊
1)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通风良好;
2)发热门诊是否做到了:专用诊室(包括 备用诊室)、专用治疗室、专用隔离观 察室、专用检验室、专用放射科检查室、 专用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专 用门诊日志登记本、专(兼)职人员 (医、护、检验)、专用医疗设备及物 资(固定或移动式X线机、检验设备、抢 救药品、消毒药械);
4、肠道门诊
1)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2)肠道门诊是否做到了:专用诊室、专用 观察室、专用药房(或药柜)、专用卫 生间、专用门诊日志登记本、专(兼) 职人员(医、护)、专用医疗设备及物 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抢救药 品、消毒药械);
3)专用肠道门诊日志登记本的项目是否符 合要求;
4)肠道门诊是否按规定开放,重点地区根据需要 应常年开设,做到人员与时间固定;
3)《传染病报告卡》管理是否规范;
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 及传染病报告记录是否保存3年;
非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保留登记备案3 年,传染病报告卡是否由收卡单位保存。
4)是否有疫情报告自查记录;
5)是否有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参加 人员、培训资料;
6)是否有具体奖惩记录。
3、疫情报告情况 1)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开机检查直报网络是否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要点 一)传染病防治管理部门 1、工作制度 1)有无疫情报告制度; 2)有无门诊工作日志制度; 3)有无预检分诊制度; 4)有无诊治传染病有关科室的消毒和隔离
工作制度; 5)有无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工作记录
1)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是否登记完整;
2)疫情登记核对是否符合规定的内容、程 序、方式和时限;
通畅;
2)报告时限是否符合要求; 3)无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是否有疫情报告记录;
4)根据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建立门诊日志、 住院登记册登记记录,抽取一定病例查网络疫 情报告情况,是否存在漏报或迟报。
二)感染性疾病科
1、设立与设置
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是否设立感染性疾病 科;
2)二级以下综合医院是否设立传染病分诊 点;
10、《消毒技术规范》 11、《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
范》
12、《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
13、《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14、《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1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6、《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
例》
17、《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8、《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19、《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20、《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息报告管理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理工作规范(试行)》
6、《消毒管理办法》 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8、《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9、《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设置指导原 则(试行)》
1、工作制度 1)是否建立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索证验收检查制
度;
2)是否建立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购进与领用登记 制度。
2、工作记录 1)每种消毒剂与每台(件)消毒器械的索证记录
是否齐全;
2)购进与领用记录是否分别登记造册; 3)有无每台(件)消毒器械消毒效果检测合格记
录;
4)有无大型消毒器械进行定期维护与效验记录;
5)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 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隔离衣、手套、鞋套等;
6)室内配备消毒设施、设备、物资是否符合要求; 7)对腹泻病人是否做到了“逢泻必登、逢疑必
检”;
8)病人排泄物是否进行消毒; 9)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10)医疗废物是否按规定分类处置。
三)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管理部门
3)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是否相对独立;
4)感染性疾病科的内部诊室布局是否合理, 分区、人流、物流通道是否合理,区域 是否有明确的标识与标志;
5)感染性疾病病房建筑规范、医疗设备和设施是 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是否设置了处 置室和抢救室。
2、工作制度 1)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制度; 2)是否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3)是否执行重大传染病诊断工作制度; 4)是否建立消毒隔离制度; 5)是否建立医务人员防护工作制度; 6)是否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制度; 7)是否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