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析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析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析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现存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如何规范建筑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影响因素多。

决策、设计、材料、环境、工艺、方案、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

②质量变异大。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一因素出现质量问题,均会引起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③质量波动大。

建筑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没有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它具有复杂性、单一性,所以质量波动性大。

④质量隐蔽性。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并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看表面质量可能很好,易判断
错误。

⑤终检局限大。

工程项目完成后,不可能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的质量,所以终检验收时难以发现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制定了许多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说,不尽人意。

有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存在着政出多门、政企不分的状况,难以实现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很严重,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

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人员对整个系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人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就目前我国的形式来看,建筑工程人员的队伍一般都是以农民工为主,整体上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专业技术都是依靠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经常会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对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材料因素。

材料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建筑行业的兴起,建筑材料的生产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特点,导致了建筑材料的质量不断下滑,许多材料质量不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一己
私利,购置不合格建筑材料,导致了建筑事故的频繁发生。

4、建筑企业的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不力,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很多工程的监理单位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对进入施工现象的材料和一些机械设备等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这使得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浑水摸鱼”进入了施工现场,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好坏与建设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息息相关,尤其是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因此他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中心,他的思想直接左右了项目的建设思路,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的强化。

其次就是要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再次就是要提高劳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因为他们是工程施工的直接实施者。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技术、质量相关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只有强化了所有人员的质量意识,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创造出优质工程。

2、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第一,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将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设定为调查、制订、实施和总结,并且按照质量体系要素和专业的保障系统将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目标进行分配,做到职权清晰、目标清楚,并进行定期考核、督促落实。

第二,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加强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审,可以从工程施工本
身和质量管理体系两个方面来进行,并且注意质量管理的实效性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通过单位内部进行质量审核,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水平;工程质量监督要严格进行,包括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每一个操作过程,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漏检。

第三,加强动态管理。

一是对于“人”这一要素,需要进行专业技术、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岗位责任制的培训,还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应积极为其改善劳动条件,以期能够提高“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机械”要素的管理,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等的保养、安全、检查、使用等的管理控制。

三是“方法”要素的管理。

包含施工组织和方案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结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难题。

四是“环境”要素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证施工进程井然有序。

3、加强施工设备与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

所有施工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法》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首先,要把好采购关,要严格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质量鉴定水平,政治素质高,诚实守信的人员去负责施工设备和工程材料的采购,确保其采购质量。

其次,要把好检测关,严格挑选敢于负责、专业能力强的质检人员,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所有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和施工设备,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需要现场见证取样检测的建材,必须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此外还要把好
使用关,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选用要合理,施工材料的采购要有针对性和必要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采购,以免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影响工程质量。

4、不断完善监管方法和手段。

管理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时候要注重管理工程施工质量。

通常情况下有下面这几种监督和管理的方法:(1)现场监督。

对于施工作业中所有的施工工序进行监督和管理,实时的找出现场施工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措施要选取实际测量和整体观感相互结合的形式,早就形成的产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

(2)集合所有的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认真遵守规定或标准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

从而使所有的质量管理者和施工者做到心里有数,有章可循。

(3)编制质量控制书,就施工过程出现的或者将要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仔细的解释,明确的指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

与此同时,在符合国家规范和新的验评标准的前提之下,要按照工程不同性质实施不一样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因工程特点编制不同的质量控制书。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只有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并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强化全员的质量责任,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才能有效地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维峰.如何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2] 张世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