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总序号:28--29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教学主题: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牛敏古城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
2.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3.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升入二年级,朗读、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达到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
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3、正确书写“沿、际、还”等8个字。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读沿等三个生字。
任务二:正确书写信、沿等八个生字。
任务三: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学习过程附:板书设计坐井观天信沿抬际蛙错答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充分发挥想象,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
评价任务任务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二: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寓意。
学习过程附:板书设计坐井观天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狭小见识少天有多大?小鸟无边无际目光远大见识多教学反思:《寒号鸟》教案总学号:30--31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教学主题: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牛敏古城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2.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含有警示意义的寓言故事,事情发展过程清晰,讲述了寒号鸟只顾玩耍睡觉而不听喜鹊劝告,最终因为懒惰被冻死在寒冬里的故事。
故事中喜鹊和寒号鸟的两种做事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
3.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升入二年级,朗读、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达到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
学习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读号、当等三个生字。
任务二:正确书写号、当等十个生字。
任务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过程附:板书设计寒号鸟面阵朗枯却将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读号、当等三个生字。
任务二:正确书写号、当等十个生字。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附:板书设计寒号鸟喜鹊寒号鸟天气暖和做窝玩、睡大觉冬天到了住鸟窝直打哆嗦大雪纷飞熟热冻死教学反思: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我要的是葫芦》再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教学主题:《我要的是葫芦》课时:共两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杨红霞古城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5.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解境界。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呈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效应的体现。
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2.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3.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探索易感染。
他们积累了与课文有关的生活素材,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6个生字。
会写每、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任务一:正确认读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三: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环节二了解内容朗读感悟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同桌同学互相读,听听身边的同学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了。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评一评这个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师生一起评)如:葫芦的芦要读轻声lu。
再如:课文中出现的“的、地、得”要读轻声。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评价目标二)活动一1.想一想“我”指的是谁?如:我指的是那个种葫芦的人。
2.按顺序观察四幅插图,说一说哪个是邻居,哪个是种葫芦的人。
3.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如学生答出下列内容就可以了:课文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去治,结果小葫芦都落了。
活动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评价目标二)环节三品读感悟明白道理回答思考课后问题。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后来有什么变化?(2)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生了蚜虫是怎么想的?邻居让他治他是怎么说的?(3)那个人种的葫芦结果怎样?为什么?找出对应的段落语句读读,想想。
小组交流汇报。
因为那个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又不听劝告,没有及时治虫子,才使得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变黄都落了。
师小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
其实呀,生活中事与事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像那个种葫芦的人那样呀!师生互动交流答案。
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评价目标三)附: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长叶→开花→花谢→结出小葫芦紧密相连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五》教案总序号:34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教学主题: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课时:共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牛敏古城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教材分析“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形近字的特点;“字词句运用”让学生识记成语8个,体会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书写提示教会我们写规范字。
“日积月累”背诵古诗词,增加文化底蕴。
“我爱阅读”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让我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学情分析在本单元识字和课文学习中,学生已对形近字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学生对识字有一定的兴趣,比较喜欢朗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积累“~言~语”的四字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学习并背诵《江雪》这首古诗。
6.阅读《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感悟道理。
评价任务任务一: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积累词语。
任务二:会使用“~言~语”的四字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
任务三: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看图写几句句子通顺的话。
任务四:主动与同学交流,说清自己的观点。
任务五: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附: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二、字词句运用三、书写提示四、日积月累五、我爱阅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