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谭昌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2、感受知识建立,品尝成功喜悦,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热情。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三)、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实验与课件
(四)、教学预设
展示图片(老师展示一些同材料和粗细的生活中的导线)。

提问:在生活中会用到这么多不同型号和不同材料的导线不是很多余,如只用一种型号不更方便?不同型号电阻丝是什么不同呢?
同学回答:他们的电阻不一样
【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同学回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材料和温度等。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比较电阻的大小呢?请大家设计出电路图并说出你的比较方法
老师提问:现在我想让同学买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们打算怎么做?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你们能否验证你们的猜想。

(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灯泡电阻演示器)
同学们设计出你们的方案,
(各小组设计实验,分组:1、2、3组设计粗细、4、5、6组设计长度、7、8、9组设计材料)现在说明一下我们现在都在教室做实验温度一样现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老师请各小组将设计方案展示,并说说做实验时注意事项,同学自己
评价。

教师引导“控制变量”“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同学根据你设计的方案验证
各小组展示实验过程
并记录数据
得出对应结论(老师板书)
1. 材料、粗细一定时,长度越长电流越小电阻越大。

2、材料、长度一定时。

电阻越粗电流越小电阻越大
3、长度、粗细一定时,材料不同电流不同电阻不同
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是否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金属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反之温度越低电阻越小、那么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是不是没有电阻呢?实际上荷兰科学家昂立斯在1911年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水银在4.2K(-268.95℃)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作超导体。

小结: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展示课件说明结论,
教师说明: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
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
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