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奖惩管理办法

医院奖惩管理办法

医院奖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先进,惩罚有章不循,体现奖罚分明,根据医院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院全体职工,包括医院在编职工、合同制职工、派遣职工、返聘职工。

第三条奖惩的原则:遵循以事实为依据,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奖惩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由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实施。

重大事宜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并每月检查汇总一次,保证奖惩办法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条经济处罚中的扣款方式为扣罚违规责任人的绩效工资。

第二章奖励第一节科技进步奖第六条为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形成学科优势和创建医院品牌,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以表彰奖励在推动医院科技进步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科室(含班组)和优秀员工。

第七条科技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共四个等级。

本院科技进步奖不设突出贡献类、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国际合作类奖项。

如达到上述类别奖项的条件,医院将积极推荐到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

第八条医院成立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该委员会除评审科技进步奖外,同时负责论文通讯奖、学历学位奖、重点学科奖、学术成就奖、荣誉奖的评审工作)。

下设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和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科管委员会)。

奖励办公室设在本院的科研教学部,负责科学技术材料的收集、审查、认定、推荐、报批和组织科管委员会专家评审等日常工作。

第九条医院科技进步奖评判标准:医院科技进步奖授奖等级根据申报科室、班组和员工个人所完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定。

(一)一等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很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其科技成果转化程度很高,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医院的技术进步和提升医院整体素质有重大的作用。

(二)二等奖: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市内领先,其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医院的技术进步和提升医院整体素质有较大的作用。

(三)三等奖: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市内先进、院内领先,其技术成果转化程度一般,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医院的技术进步和提升医院整体素质有一定的作用。

(四)鼓励奖: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的医疗技术项目,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且未达到三等奖以上奖励标准的项目。

第十条评审程序: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科室、班组和员工,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相关材料。

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申报科室和申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能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不提交科管委员会评审并退回推荐材料。

(一)申报原则1.单个科室(班组)独立完成的项目,由该科室组织申报。

2.两个以上科室合作完成的项目,由主要完成科室组织申报或者协商共同申报。

3.员工个人独立完成的项目由个人直接申报。

(二)材料要求1.经批准的《医院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

2.《医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3.《医院科研成果评审鉴定书》。

4.科研成果主体报告、论文。

(三)对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由奖励办公室组织提交科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奖励办公室应当按时将评审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奖励委员会。

(四)科管委员会的评审会议应当有2/3及以上多数委员参加方为有效。

(五)申报科室项目主要完成人应到会作项目陈述。

(六)提问与答辩。

(七)项目陈述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回答。

(八)讨论与表决。

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应当有参加投票委员的2/3及以上多数通过方为有效。

(九)奖励办公室应派专人负责计票与统计。

计票时,未达到高一等级的高等票可顶替低等票并计入低一等级的票数。

(十)奖励委员会对上报的科管委员会评审结果进行审定,作出获奖项目、科室、个人和奖励等级的决定。

第十一条奖励方式。

对奖励委员会作出获奖科室、获奖项目、获奖等级的决定,在院内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请院长签署文件并奖励。

第十二条医院科技进步奖奖励名额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四名、鼓励奖四名。

奖励金额分别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5万元,三等奖1万元,鼓励奖3000元。

第十三条以上奖励为医院内部评审的科技进步奖,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奖次每低一个等级奖励金额减少30%(下同);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者一次性奖励5万元;凡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者一次性奖励3万元。

第二节论文通讯奖第十四条医院论文通讯奖授予在本职工作中积极投身医学研究领域,不断提高科研素质及科研水平,积极撰写论文并发表于国内各级公开学术刊物的第一作者。

第十五条评判标准:医院论文通讯奖授奖等级根据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和论文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一等甲级奖:论文发表于卫生部或其它一级学会的国家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及邮发代号的论著综述类文章。

一等乙级奖:论文发表于卫生部或其它一级学会的国家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及邮发代号的综合研究类文章。

一等丙级奖:论文发表于卫生部或其它一级学会的国家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及邮发代号的病例报道类文章。

二等甲级奖:论文发表于省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及邮发代号的论著综述类文章。

二等乙级奖:论文发表于省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及邮发代号的综合研究类文章。

二等丙级奖:论文发表于省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及邮发代号的病例报道类文章。

三等甲级奖:论文发表于省级公开学术刊物并具有ISSN和CN刊号但无邮发代号的所有学术类型的文章。

三等乙级奖:论文发表于地市级的公开学术刊物或者被各类学术会议录用、汇编的文章。

三等丙级奖:刊登于地市级及以上所有日报、周报的科普宣传、通讯报道类文章。

第十六条评审程序: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科室或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相关材料。

奖励办公室负责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可以要求申报科室和申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能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不提交科管委员会评审并退回材料。

(一)申报要求1.单人独立完成的论文,由个人申报。

2.多人合作完成的论文,由第一作者组织申报或者协商共同申报。

3.医院论文通讯奖授予第一作者。

(二)材料要求1.经医务部批准开具的投递证明复印件。

2.论文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坚决杜绝剽窃或抄袭行为。

3.所报送的论文必须具有杂志封面、目录及文章内容。

(三)对形式审查合格的论文或文章,由奖励办公室组织并提交科管委员会进行评审认定。

奖励办公室应当按时将评审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奖励委员会。

(四)奖励委员会对上报的科管委员会评审结果进行审定,作出获奖论文、获奖个人和奖励等级的决定。

第十七条奖励方式:对奖励委员会作出获奖论文、获奖个人、获奖等级的决定,在院内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请院长签署文件并奖励。

第十八条医院论文通讯奖。

奖励金额分别为:一等甲级奖2000元,一等乙级奖1500元,一等丙级奖1000元。

二等甲级奖900元,二等乙级奖800元,二等丙级奖600元。

三等甲级奖500元,三等乙级奖300元,三等丙级奖100元。

第三节学历学位奖第十九条学历学位奖授予在本职工作中积极投身医学领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成才,提高整体素质,获得了高一层次学历、学位文凭或证书的职工。

第二十条评判标准:学历学位授奖等级根据在职自学所获得的学历、学位层次进行综合认定。

(一)提交国家教育部验证的毕业文凭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二)所持毕业文凭、学位证书应与在“中国高等学生讯息网”备案中的查验相同。

一等奖:同时获得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二等甲级奖: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获得博士生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二等乙级奖: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获得博士生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三等奖:获得学士学位证书或获得硕士生毕业证书。

四等奖:获得本科毕业文凭。

五等奖:获得大专毕业文凭。

第二十一条评审程序: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相关材料。

奖励办公室负责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可以要求申报科室和申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能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退回相关材料。

(一)申报要求1.申报奖励必须与本人专业、岗位相一致并高于原有的学历、学位。

2.学历、学位教育形式为自学考试、函授、电大、网络业余教育、在职学习。

3.学历、学位层次达到大专、本科、学士、硕士、博士。

4.愿意与医院签订五年及以上的聘用合同。

5. 学历学位奖授予获得学历学位的本人。

(二)材料要求1.申领奖学金时须提交本人申请书。

2.本人被录取的入学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

3.相应的学历、学位文凭或证书必须是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学位教育资格的教育机构的文凭或证书。

第二十二条奖励委员会对上报的评审或认定结果进行审定,作出获奖学历、获奖学位、获奖个人和获奖等级的决定。

第二十三条奖励方式:对奖励委员会作出的获奖学历、获奖学位、获奖个人和获奖等级的决定,在院内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请院长签署文件并奖励。

第二十四条医院学历学位奖。

奖励金额分别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甲级奖3万元,二等乙级奖2万元,三等奖2000元,四等奖1000元,五等奖500元。

第四节重点学科奖第二十五条经有关部门评审认定为国家、省、市重点学科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奖励50万元;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奖励30万元;市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奖励20万元;院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奖励5万元。

第五节学术成就奖第二十六条以在各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任职情况为依据,经个人申报,科研教学部核准,按如下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国家一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中华外科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20万元;国家二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中华内分泌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10万元;国家三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中华糖尿病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5万元;省一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省内科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12万元;省二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省内分泌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8万元;省三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省糖尿病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3万元;市一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市内科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3万元;市二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市内分泌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2万元;市三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如市糖尿病学会等)主任委员奖励1万元;如为副主任委员,按如上标准的60%奖励;如为常委,按如上标准的40%奖励;如为委员,按如上标准的20%奖励。

第二十七条以在各级专业学术期刊任职情况为依据,经个人申报,科研教学部核准,按如下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编奖励8万元;中国系列、中国实用系列主编奖励6万元;省医学会、省卫生厅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主编奖励3万元;如为副主编,按如上标准的60%奖励;如为常委,按如上标准的40%奖励;如为委员,按如上标准的20%奖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