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历年主观题整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历年主观题整理

1.法制与法治2.调整性法律关系与第一性法律关系3.归责与免责4.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5.应然法与实体法6.法的效力与法的溯及力7.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8.所有案例分析题全看9.法的价值10.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规范的区别,或者说,法律规范的特点1.宪法监督实施的意义2.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各自特点3.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4.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主要内容5.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6.司法独立在违宪审查中的必要性和作用,司法独立会不会导致司法专制,原因是什么7.宪法的公民权利条款对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和普通公民的行为分别具有哪些效力8.法治与人治9.人权和公民权10.附带性审查11.法治原则12.宗教信仰自由13.法律的正当程序14.紧急状态权的行使主体和过程15.简述我国司法权的独立问题16.选举权的平等问题17.我国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18.言论自由的权利和限制19.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0.如何理解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1.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有哪些2.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有哪些权利3.逮捕的条件是什么4.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5.自诉案件的范围6.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7.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应当进行哪些准备工作8.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涵义9.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10.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11.先予执行的法定条件12.延期审理的情形13.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区别14.一审和二审的关系15.辩护人的范围16.提起公诉的条件17.简易程序的特点,审理范围18.自诉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1.必要的共同诉讼与普通的共同诉讼2.一般司法协助与特殊司法协助3.反诉与反驳、4.不公开审理的案件5.中级法院一审范围6.辩论原则的涵义7.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8.申请支付令应当具备哪些特点9.论述诉的要素10.二审与一审的关系11.管辖权异议制度12.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13.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上诉案件审理范围的固定14.民事诉讼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不同点15.委托诉讼代理权消灭的情形16.法院作出除权判决的条件17.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18.人民法院认定财产无主的条件是什么19.确定管辖应依据哪些原则20.1.留置成立的条件1. 人身权的法律特征2.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有哪些区别3. 受欺诈行为的要见4. 法人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理的区别5. 一年诉讼时效之适用6. 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要件7.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8. 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9. 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10.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11. 法人与合伙的联系与区别12. 法律行为与意思自治的内在联系是什么13.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14. 举例说明法律行为成立与意思表示生效的关系15.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联系与区别16. 保证的类型及其与先诉抗辩权的关系17. 不按抗辩权的发生根据及其行使方式18.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条件19. 代位权20. 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条件21. 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异同22. 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在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上有何不同23. 法律行为的不成立与无效,其区别的意义何在1.撤销缓刑的情形2.我国刑法是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的3.过于自信与间接故意的区别4.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异同5.单位犯罪的特征6.贪污罪的主体7.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8.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9.不作为犯罪10.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和适用对象11.教唆犯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12.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13.侵占罪与诈骗罪,盗窃罪14.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及特征15.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16.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1.简述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2.条约对第三方的效力3.国际法院对诉讼案件管辖的三类情形4.引渡制度的主要规则5.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和地位6.简述外空活动的责任制度7.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8.比较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异同9.何谓外交保护,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10.简述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11.简述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理论依据12.简述国际法与国外法的关系13.简述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和地位14.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15.试述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16.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17.外空责任制度18.国际法上的引渡制度19.条约保留及其法律效果20.国家责任的构成条件21.大陆架的法律地位guoji22.国际法的渊源23.使馆的特权与豁免24.国际法上领土权的变更的方式25.国家的基本权利26.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27.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理论依据28.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29.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30.使馆馆舍不得侵犯规则的主要内容31.国家基本权利中的管辖权1.法律规避含义及构成要件2.我国关于涉外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3.自然人国籍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的解决办法4.评述我国有关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5.法律冲突产生的条件及原因6.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7.1988年《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的主要内容8.我国有关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9.请从内容方面,评述法则区别说与法律关系本座说10.在合同领域,中国关于意思自治原则是如何规定的11.我国对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有何规定12.什么是法律冲突产生法律冲突的原因是什么13.法律关系本座说在国际私法上的影响14.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15.我国合同准据法的确定16.我国国际私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有那些17.我国关于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定18.依据我国法律,人民法院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19.中国在涉外合同法律使用领域的法律规定20.(国际)法律冲突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国际私法对这种冲突的解决21.我国最高人马法院2007年7月所做的有关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对处理涉外民商事合同争议适用外国法律时如何确定该外国法律的内容作了规定,请简述其基本内容22.对于外国法院做出的裁决,各国立法与实践都要求满足一定条件才给予承认与执行。

请对这些条件作一简述或概括国际经济法概论1.FOB与FCA2.委托与托收3.外国税收抵免与税收饶让抵免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述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5.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借贷协议中规定的借款人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要求适用资金的权力这一说法正确吗6.根据适用权限和范围的大小国际许可证协议的种类有哪些7.试述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并比较GATT和GATS中国民待遇原则的异同8.关贸与世贸的联系与区别9.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概念与特点10.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程序及其特点1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买方宣告解除合同的条件和方式12.“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行驶管辖权的必要条件13.什么是国际贷款协议中的约定事项条款它通常包括那些条款其含义是什么14.试述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在知识产权担保方面的义务及免费15.分析GATT1994的基本原则16.根据贷款人不同,国际贷款的三种主要形式是什么?其各自的主要特点有那些17.分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和程序18.试述来源地税收管辖权19.论甲国(发达国家)的A公司在乙国(发展中国家)投资兴业设厂,请分析这种国际性投资活动应受到那些法律规范的调整和制约20.WTO的争端解决的程序以及该机制的特点21.,《WTO保障措施协议》,试述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实施和程序规则22.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卖方承担的质量担保义务有哪些23.信用证的特点和银行的免责24."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g管辖权的条件25.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制,其主要内容有哪些26.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法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之间的关系27.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各实体之间的责任关系28.《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义务的规定29.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受理案件的范围及争端解决方式3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风险转移的原则和规定31.GAT1994 的基本原则32.共同海损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接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2.《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3.行政处罚的“罚执分离”原则4.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5.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6.依法行政原理的内容及其局限性7.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8.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9.撤销的涵义及其法律后果10.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11.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2.行政法基本原则13.行政法的法源14.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5.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排除事项16.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17.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行政行为效力的变动18.我国执法机关有哪些常见行政违法行为,如何提高我国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19.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20.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1.行政程序法的功能22.行政诉讼的原告及其资格23.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行政行为效力的变动24.保障行政案件审理公平,公正与高效的制度配置25.接受委托行驶行政权处罚权的组织应具备的条件26.比例原则27.《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28.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29.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效力变动30.行政法基本原则31.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源32.信赖保护原则33.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34.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范围3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及违法后果36.我国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的种类37.行政法规无权就哪些事项做出规范38.哪些情形不宜设定行政许可39.人民法院不受理的事项40.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事件41.行政处罚的创设权42.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43.行政法律关系及其种类44.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之诉中的举证责任分担45.行政处罚设定权46.信赖保护原则47.行政诉讼受案范围48.行政行为合法要件49.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50.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51.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52.行政诉讼判决类型53.法律保留原则54.哪些情形下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55.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有哪些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