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差异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吴碧莹内容提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过去的教育主要重视升学有望的学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在班集体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也研究的很少。
在我阅读和学习的《差异教学论》中所提出的“差异教学”就是力图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发,系统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问题。
面向全体并不意味将学生间的差异扯平,使他们齐头并进,而是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式,促进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方式,促进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正文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这个高效率意味着,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英语学习最大限度的发展。
目前的教学形式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几十个人组成一个班级,那么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孟子曾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他指出心理能力可测量的。
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情况的英语教学教育,我觉得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
现在多数教师把精力投入在抱怨学生作业不做、盯着他们补;而不多花时间去对学生作深层次的了解。
往往是在学生给教师带来麻烦的情况下,才去调查学生,测量学生,研究学生。
因此,教师对学生往往认识不全面,也不清楚他们有什么特殊的需要。
比如说,学生英语学习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学习态度问题,可能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问题,可能是学习条件问题,也可能是智力水平比同龄人低,或是患有多动症等。
假如一个学生英语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好所致,而教师却认为是不够勤奋造成的,对他狠狠地批评、严要求,就会使学生失去自信,气馁,从心底里厌恶这门课程。
如果一个学生比较调皮,上课爱插嘴,但家庭教育是属于暴力型的,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是直接找家长,那么他就会在你的课堂和你对立,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教学的质量。
而有的学生是属于暂时还没开窍,而教师认为他智力落后,对他的期望降低了,没有看到他的发展潜能,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下,这个学生与其他人的差距会更大。
对学生差异的测查,应包括个体间差异的测查和个体内差异的测查。
个体间差异的测查,主要是了解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技能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
大多数学生是同时通过听觉、视觉、触觉、运动等来进行学习的,但可能有起主要的途径,我们应发现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听录音学习,喜欢在与别人交谈中学习和巩固知识;而有的喜欢看画面学习,有的喜欢边动边学习。
同样,学生个体内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学习的过程亦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活动的优劣对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记忆力不强;有的学生学英语容易,但学数学特别困难;有的学生理解还可以,但让他默写语文、英语的词语就相当的困难。
有些学生学习困难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如先天性近视眼;如身体素质很差,造成他易受感染。
还有,在测查中要注意收集儿童的优良品质的资料,测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了解儿童的这些优良品质,有利于孩子、教师和家长知道能调动多大力量去促进所期望的学习。
儿童的优良品质可以是他们的兴趣、先前的经验、重要的成就、各种能力、富有建设性的习惯和有用的资源,特别是那些在家庭、社区内的表现。
差异教学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差异拉平。
因此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效率,需从下面几方面努力:一、以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情感为前提学校的学习,是建立在一系列大量带有认知特点的已有学习基础上的。
布鲁姆指出,学校课程中大多数的学习任务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在这样一系列学习任务中,每个学习任务都成为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必要学习。
他认为,在完成各个学习任务的成绩上的许多差异,都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新任务开始时就已具有的差异造成的,因而学生已具有的必要学习所掌握的程度对日后的学习有重大影响。
以我们二年级牛津英语第一学期气候这一单元为例。
粗看,你会发现新的单词、句子量很大如:春、夏、秋、冬(老师补充),描写四季的形容词(冷、热、温暖、凉爽、干燥、潮湿),衣物等。
我们的学生能接受这些单词,熟练地朗读和理解这些句子吗?首先,教师要认真的备教材,区分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描写气候的单词是重点,wet这个词的发音是难点。
其次,教师要区分出哪些知识点学生已接触过的。
比如说:学生在一年级牛津英语中已学过autumn, cold, hot,对它们的音、义不成问题。
再次,根据不同的班级安排不同的教时,课前要做好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授课过程中把握好课堂上的节奏。
有意义的学习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特别是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的情况,也就是认知结构的水平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影响知识技能的迁移。
因此,在前几单元里面,适时复习一些旧的单词,如:冷、热、自行车;或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一个新的季节了,教师就在Daily talk中引入What season is it? It’s autumn ( winter, spring , summer ).让学生在“润物知无声”中对四季的音、义掌握了。
如此一来就帮助一些后进的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就有利于缩小他们和其他同学学习新知识的差距,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质量。
学生在完成某学习任务,开始学习新内容时,除了存在认知方面差异,通常在情感方面也有很多不同。
有些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愿学习;有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义务和要求;有些学习困难生甚至害怕和讨厌学习。
布鲁姆认为,在某项学习任务完成时的情感特点,可在后继学习中反映出来,并对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我们都明白,学生中主动学习的人数是屈指可数的。
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譬如说:我班上有一个小朋友自我约束力差,但特爱围棋,对学习是不感兴趣。
我和家长引导他,你想下围棋可以的,你想成为围棋明星也能实现的。
现在的围棋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都要补习英语,因此,现在你除了先改掉坏习惯外,就必须花工夫学好英语,为将来顺利出国比赛作好准备。
又如:教师可在教学前出一些和新课内容有关的、难度适当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在教Make and play 时,先出示一个成品(a telephone),并且与个别学生进行打电话,渗透今天的句型Hello. This is Miss Shen How are you? Fine , thank you.。
当学生争着用这两个纸杯和一根线做成的电话机来对话时,他的积极性就高涨了,教师想要的效果也就容易达到了。
二、教学内容的适时调整和重组一个班级中要照顾学生的差异,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
当然,同样的教材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完全相同,可以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组织,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使水平教高的学生在一般水平上得以提高。
同时,加强辅导学习困难生,让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跟上一般的进度。
调整教学内容时,首先可以从教学大纲出发。
教学大纲是以一般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的,对我们的教学有着指导意义,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一个依据。
以我们英语学科为例,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小学毕业要掌握的单词量,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要求。
我们在熟知了教学大纲后,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围绕它。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要求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既要体现大纲的统一要求,又要体现学生的差异。
像我们学校有智力落后的儿童随班就读,要制定适应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现状。
譬如,在教学名词时,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先教可数名词,让学生掌握在可数名词前加a或an;再教名词的复数形式,从直接在单词后加s到特殊的变换方式(es, ves, ies);接着,渗透给学生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如:头发,问一问学生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吗?学生肯定答不上来。
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说像这种数不清或不能数的名词就叫不可数名词,在它的前面不能加a/an,在它的后面不能加s。
据劳森和齐纳潘对愿学而成绩不佳者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的研究。
一类是,学生不能激活有关的知识;另一类是,唤起了相关知识,却不能有效地应用它。
这说明了学习困难生的知识是零散的,其知识结构是无序的。
知识网络的组织与搜索策略是相互作用的,组织不良的知识结构,限制了学生搜索与问题相关知识的成功。
1、寻找教学的新旧迁移和对比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新、旧知识进行总结,找出异同,帮助学习困难生建立起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比如说:在五年级这个阶段,要求我们的学生熟练掌握的句型有:be动词,情态动词can的句型,一般现在时含like 的句型。
当学生新学某一句型时,练习的效果还可以;但当教师把这些句型混合在一起给学生做改变句型或回答问题的练习时,结果让人失望。
我在分析中,帮助学生把各个句型相同点罗列出来,如:人称的转变(第三人称不变,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之间的替换);每个句型的不同点也罗列出来,如:一般疑问句改的方法,肯否回答的形式。
使学生在脑海中记忆的内容越精练越好。
同时,在今后新教知识的练习中,我习惯性出几题是温故旧知识的。
2、调整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内容的深度、难度,与内容反映的是描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有关,还与知识的认知层次,内容的直观抽象程度有关。
深和难的内容是给班中有一定的学习技巧、解题技巧的学生。
对于学习困难生,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他们多提供直观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调整教学的顺序和进度教学顺序是指按教学内容编排的顺序。
一般,从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心理的顺序来决定教学内容的顺序。
比如前面提到的四季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把后面一页内容为春、夏、秋、冬,描写四季的单词,及What s eason is it? It’s summer.这一句型先教,然后,再回到前面教学四季。
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就降低了,学得容易了。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教师依靠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创造性地选择最好的方案教学,将教和学统一起来,不仅教学各个环节是优化的,而且从整体来看也是一致的、合乎逻辑的,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
1、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感觉器官参加活动的程度,感知教材的方式愈多,对教材就掌握得愈牢固。
因此,教学中应综合各种教学方法,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地利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和其它各种感觉器官。
直观性教学手段就是说教师运用实物、图片、投影仪等教具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