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外国文学下册复习重点,考试总结

1、外国文学下册复习重点,考试总结

填空:1、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小说的是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2、高老头的形象,拉斯蒂涅、高老头、伏脱冷、鲍赛昂子爵夫人<阿娜斯大齐、但斐娜、雷斯多伯爵)3、福楼拜文学观:<1)追求真实性 <2)追求叙事的客观态度 <3)重视形式美4、《呼啸山庄》艾M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欧肖家)画眉山庄<林敦家)<希斯克厉夫、凯瑟琳、林敦、埃德加)5、莫泊桑成名作《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6、欧洲最早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诗歌” 特点:现实性、倾向性、战斗性、通俗性7、巴尔扎克成名作《朱安党人》8、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自传性小说9、《徳伯家的苔丝》亚雷形象:代表物质和人身压迫,代表社会暴力,恶势力的摧残,代表了男人世界对女人蛮横的文化苛责。

“话语霸权”10、托马斯·哈代 “内在意志论” 《列王》中的织网者11、海涅政治讽刺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2、海涅抒情诗《罗雷莱》三层意蕴<1)希腊神话中的赛王原型<2)莱茵河畔关于罗雷莱的传说<3)海涅的爱情痛苦罗莱是个美丽的少女,《罗雷莱》是凄婉、忧郁恋歌,经西尔歇谱曲后,成为欧洲一首民歌。

13、安徒生创作<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白雪公主》14、裴多菲·山托尔<匈牙利)抒情诗《我愿意是急流》政治诗《把国王吊死!》《民族之歌》15、美国现代短片小说的开创者:欧·亨利16、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爱伦·坡<美国)《莫格街谋杀案》17、麦尔维尔<美)《白鲸》 <1)“皮阔德号”船员集体----象征美国社会<2)白鲸----神秘莫测的自然力<3)埃哈伯----对神秘力量的抗争,探求。

悲壮的英雄史诗,邪恶固执的复仇。

18、欧美文学史最早的穿越题材小说:马克·吐温《亚瑟王朝里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19、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五个短篇:《驿站长》《风雪》《射表》《棺材匠》《村姑小姐》20、涅克拉索夫<俄国诗人)其诗长于讽刺,长诗《严寒—通红的鼻子》《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21、路易丝·M雪儿 “红色圣女”是巴黎公社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2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23、左拉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的集大成者24、莫泊桑《遗产》揭露一些人的利<名)欲熏心,寡廉鲜耻25、萨克克(英>《名利场》“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说”26、哈代“威塞克斯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远离尘嚣》《苔丝》27、左拉“三名城” 《鲁尔德》《罗马》《巴黎》28、狄更斯《艰难时世》“维多利亚盛世”,揭示了劳资矛盾,对功利主义的讽刺,“仁爱”理想说教29、狄更斯《双城记》主要来源于卡莱尔《法国革命史》30、易卜生挪威著名戏剧家,“现代戏剧之父”,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31、挪威戏剧家比昂逊小说家、诗人。

1903年获诺贝尔奖。

《破产》《挑战的手套》32、霍桑<美)《红字》<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红字”—蔑视世俗法律和教会权威,但承认上帝裁决33、库伯开美国长篇小说先河,创作“纯粹美国式”长篇小说34、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35、哈丽叶特·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内剑—废除思想局限36、亚·奥斯托洛夫斯基《大雷雨》37、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请解释五个独立成篇的故事《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38、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小人物”杰符什金39、果戈里《死魂灵》五个地主形象:玛尼罗夫、科罗契加、罗土特莱夫、索巴开维支、泼留希金40、海涅《论浪漫派》批评德国浪漫派远离现实名词解释:1、格奥尔格·毕希纳尔:创作期只有三年,三部剧本。

代表作是《丹东之死》。

以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的斗争为背景,人物集中于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等革命领袖。

其思想意义:期待真正给人民带来幸福的革命和革命领袖。

由于剧中对丹东不安的精神状态的表现,该剧被称为20世纪表现主义的先驱。

2、青年德意志派:德国1830年立宪革命之后出现的一批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家的总称。

因温巴尔格的论文集《美学的出征》献词中有”献给你,青年德意志”而得名。

他们主张以文艺工具来宣传他们关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自由思想。

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要求文艺接近时代,触及社会问题,主要代表有温巴尔格,伯尔纳等。

海涅也同返一运动有联系。

1839年其著作被查禁,这一运动宣告结束。

3、巴黎公社文学:包括公社社员在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所写的关于公社革命活动的诗歌、小说、戏剧、杂文、回忆录和历史著作等,其中以诗歌成就最大。

特点:直接反映当代革命斗争生活,充满革命激情。

4、社会问题剧:易卜生所开创的新的戏剧类型。

体裁上属于正剧。

内容上正面反映现实生活,以揭露社会问题为明确的创作主旨,针砭时弊,引发思考,有较大的思想意义。

在易卜生的影响下,欧洲引发了一场戏剧革命,很多作家按社会问题剧的模式创作。

如肖伯纳等5、欧·亨利手法: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讲究情节的曲折变化,尤其是结尾艺术。

他的小说结尾经常出现突转,情节在正常的发展方向轨道上逆反变化。

表面上看变化悖谬荒唐,实际上却与全部的情节内在逻辑相合。

6、汤姆叔叔主义:黑奴汤姆是美国废奴文学、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他善良能干,对主人忠诚。

在蓄奴制下被几番转卖,受尽折磨和摧残。

但汤姆信奉基督教的“宽恕”教义,逆来顺受,把黑奴的处境改变希望寄托于压迫者的良心发现。

小说在这一点上表现了作者废奴思想的局限性。

汤姆的这种行为和思想后来被美国黑人称为“汤姆叔叔主义”,指对白人统治者屈从听命、逆来顺受的奴性。

7、新人形象:指俄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描写的具有民众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当俄国的解放运动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

贵族知识分子已逐渐丧失其进步作用,平民知识分子登上政治舞台。

文学中的”新人”形象应运而生,取代”多余人”形象。

”新人”大多处于平民。

他们与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富有民主思想和实干精神。

追求自由、独立、真挚的爱情。

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叶琳娜是最早的”新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真正完成了”新人”塑造的任务。

8、小人物:俄国文学中那些以小人物命运为中心的小说。

关注下级小官员和小职员的生活。

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沙皇专制下的丑恶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这些小说的主要思想被概括称为“小人物”主题。

普希金《驿站长》开“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的《外套》和《狂人日记》发展了“小人物”悲惨命运的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等小说把“小人物”主题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9、自然派:指俄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

40年代,在果戈理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进步作家,他们暴露和批判农奴制的黑暗,反映人民疾苦。

对此,一些反动文人贬称为“自然派”。

别林斯基反击了这种谬论,并从肯定的意义上以“自然派”来概括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成就:打破了古典和浪漫的高雅诗意的虚矫,真实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矛盾,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发挥文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功用。

由此,以“自然派”为旗号的现实主义创作高潮形成。

主要作家:果戈理、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

10、奥勃洛莫夫性格:奥勃洛莫夫是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地主,在农奴制生活环境中,失去了任何行动能力,懒惰怯懦,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床和沙发上度过,成了寄生虫。

他是“多余人”形象系列中的最后一个。

这个形象的塑造,对农奴制的腐朽性质进行了深刻揭露,标志着贵族阶级革命性的终结。

简答:1、《红与黑》于连的形象:1、于连性格中显著的表层特征:⑴聪敏过人⑵欲望强烈<平等欲、情爱欲、英雄欲)⑶热情充沛,富于向上拼搏精神2、于连性格中深层的双重矛盾:⑴自卑与自尊⑵向往坦诚与处世虚伪⑶对黑暗现实的嫉恶如仇与妥协利用⑷敏感多疑与热情冲动3、于连形象的典型意义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平民青年的个人反抗典型,他的性格历程反映了这一时代平民青年的悲剧命运。

通过他的悲剧,小说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作了有力的揭露与批判。

2、《包法利夫人》爱玛的悲剧及其社会意义:1、悲剧原因:是她那种不合实际的人生追求与残酷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酿成的;而她那种不合实际的追求又是病态的时代风气感染造成的。

2、悲剧历程:⑴修道院寄宿学校的贵族式教育使她产生了对过时的贵族生活和风范的羡慕,憧憬贵妇人式的生活;浪漫主义诗文的影响,使她梦想那种缠绵悱恻的爱情。

⑵婚姻的失望:她嫁给包法利先生之后,发现丈夫十分平庸,与她的理想甚远。

⑶爱情的追寻:她希望“邂逅另外一个男人”,改变平庸鄙俗的生活,偶尔参加了渥比萨尔的贵族庄园舞会,更激发了这种欲望。

她先后结识了赖昂和罗道耳弗,可是这两个情人都只不过与她逢场作戏。

⑷走上人生绝路:与赖昂的幽会使她债台高筑,而两个情人都不肯帮她解除危机,绝望中她服毒自杀。

3、爱玛悲剧的社会意义:小说通过爱玛的悲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空虚和道德堕落。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哈克的视角与小说的反讽叙事语调※哈克第一人称视角的独特性:观察和评价功能※小说中哈克是流浪儿,他时时肯定社会的“正经”的道德、法律、习惯等,否定自己的“恶劣天性”,对其表面上肯定的社会造成反讽,使读者更认清那社会的虚伪思想内容:①对蓄奴制的批判,吉姆的逃亡、威耳克家拍卖黑人的惨痛场面。

②对陈腐的宗教道德的批判。

③对丑陋现实<愚昧、庸俗、残暴)的揭露。

④对以君主和贵族为代表的权威、压迫的嘲讽。

⑤对自由、平等生活的理想和对朝气蓬勃的开拓精神的崇尚。

哈克形象分析:表面上看,哈克天真,有几分傻气,又很有几分狡猾促狭,实质特点:①热爱自由②冲破习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体验事物③追求新奇事物的强烈兴趣小说的幽默讽刺风格:⑴反讽⑵戏拟模《哈克》小说的综合艺术魅力:历险故事:传奇趣味。

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自然审美和财富开发。

特异的人物:哈克<傻气又狡猾,无知又渊博,善良又好恶作剧);吉姆<愚昧、智慧、老实、反抗);汤姆<怪念头层出不穷)。

乐观情调:启发人热爱生活,朝向未来。

幽默风格:对现实产生轻松的超越感。

儿童口吻:真实与幻想交织,游戏与严肃一体,给人特有的新奇感。

4、《死魂灵》:乞乞科夫:投机钻营,收买“死魂灵”<死农奴)。

以他的游历为全书线索。

<一)“地主画廊”<五个地主形象)的塑造:玛尼罗夫——自诩高雅,讲体面讲礼节;实际上庸俗无聊,懒惰空虚,耽于空想,一无所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