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职业危害与防护.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职业危害与防护.


第二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一、 职业危害因素 二、 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 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职业 病因素及其防治办法
第二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一、职业性危害因素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 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 素。按其来源可概括为三类。
1.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 的职业病因素及其防治办法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岗位主要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3-6)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措施
二、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
1. 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 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 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 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 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 职业病的特点
(1)~(5) 除上述特点外,职业病的另一个特点是: 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工作的人中,个 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机会和程度也有极大差 别,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特征。
3. 职业禁忌的内容
(1)在上岗前通过职业卫生健康检查, 发现劳动者因从事某种职业会对其健康造成 伤害或不适。 (2)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对他人 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 者病理状态。
按其性质可作如下分类: (1)化学因素。 (2)物理因素。 (3)生物因素。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过程不合理、 劳动强度大、精神或心理过度紧张、劳动时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以不良体 位劳动、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 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 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 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或协同作 用,其职业性危害的影响会更大。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主讲:王吉平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危 险源、职业危害与防护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第二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第三节 常用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使用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 危险源的识别 二、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识别 三、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控制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 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 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 录所列的职业病,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 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 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 都不属于国家法定的职业病。
(3)因接触某种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增加或 罹患职业病或者导致自身原有疾病病情的加重。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素、来源及可能所致的职 业病见表3-5。 (1)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噪声的危害性质及防治措施。 (4)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5)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6)振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危险源的识别
1. 基本概念
(1)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或这些情况组 合的根源或状态。 (2)危险源识别。是确认危险源的存在 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实质是找出组织中存 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 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管理缺陷。
二、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识 别
危险源识别涉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行 车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 乘客及相关方安全、财产损失和列车延误等 范畴。
1. 危险源识别范围
(1)按地点划分:沿线车站、车辆段、 OCC(控制中心)大楼、办公楼等。 (2)按活动划分:各活动所包含的主要 内容见表3-2。
2.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的主要类别有:物理性危险源、化学 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生理或生理性危险 源、行为性危险源六个方面。见表3-1
3.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1)应关注的三种状态 1)常规状态。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 的存在方式。 2)非常规状态。有:异于常规、偶尔出 现和外部的东西导致的非常规状态。 3)潜在的紧急情况 (2)识别危险源的步骤 1)识别准备。 2)分类识别危险源。 3)划分识别单元。 4)危险源的识别。 5)填写危险源登记表。
2. 划分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将风险分为 5 级:第1级,极其危险;第2级,高度危险; 第 3 级,中度危险;第 4 级,一般危险;第 5 级,可容忍危险。
3. 风险控制措施
(1)~(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复杂性带来运 营风险的多变性。因此,运营风险管理必须 要常抓不懈,不断进行自我纠正,为广大职 工和乘客提供良好的安全运营环境。
2. 确定危险源事故类型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前必须把危险源事故 类型确定下来,以防止危险源识别不清晰, 不全面。危险源事故类型表,见表3-3。
3. 划分危险源识别对象
( 1 )对车辆设备大修的活动,可按照 其工艺流程分析法划分识别对象。 ( 2 )对设备维护及保养的活动,可按 照设备分析法依据划分的设备作为危险源 识别对象,并结合活动实施过程划分。 ( 3 )使用设备时可根据具体操作过程。 ( 4 )根据采购、存放、检测设备的过 程。 (5)根据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过程。
( 6 )针对每一危险源辨识对象,参考危 险源事故类型表,识别可能存在的事故 /事 件,并登记在表 3-4所示的危险源辨识及风 险评价登记表中“危害事件”栏以及“事 故类型”栏内。
三、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控制
1. 风险评价
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通常采用风险评价方 法进行分类评价。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下列几 种: (1)专家讨论与比较。 (2)权重与打分法。 (3)民意测验法。 (4)是非判断法。 (5)事故树或事故树分析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