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景观生态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斑块与干扰斑块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干扰斑块是由于在一个基质内发生局部干扰而形成的一种斑块类型。
2. 残存斑块与环境资源斑块是由于它周围的土地受到广泛干扰而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如城郊所包围的小片林地、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林地。
如果斑块的产生是缘于环境的异质性,如森林中的沼泽、农田中的低洼湿地,那么它们属于环境资源斑块。
3.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
目前,景观生态学上,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
4. 廊道与生态廊道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如道路及道路林带、河流及河岸林带等。
由水体、植被等生态性结构成分构成的廊道。
5. 景观连接度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6. 景观对比度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
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过渡带窄而清晰,就可以认为是高对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7. 景观边界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8. 生态交错带或生态过渡带生态过渡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生态过渡带包含较大尺度上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边界地带。
9.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是是景观的两个重要属性。
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10. 景观的破碎化景观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的过程或现象,广义上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等包括5种景观变化过程。
11. 生态流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它是景观功能的主要部分。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或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包括服务、功能、产品三个方面。
13.文化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等附带有人类文化或文明痕迹或属性的景观称为文化景观。
如城市景观、农业景观。
自然景观的稳定成分-土壤得到人为改变的景观。
如果园,农田。
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
如城市景观。
14. 自然景观没有或很少受到人为干扰影响的景观称为自然景观。
15.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3个部分。
16.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地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7.生态规划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18. 网络与网络结点景观中许多廊道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
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
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控制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
19. 景观格局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20.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二、简答题1. 景观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地貌和气候条件;干扰因素。
2. 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生态流或物质再分配;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景观的特征与一定的干扰集合相对应。
3. 简述斑块大小与形状的生态学意义。
答案要点: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
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上。
4. 何谓内缘比?它有何生态学意义?答案要点:内缘比是指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之比,它与斑块形状、斑块大小有关。
内缘比表示了内部生境与边缘生境的相对比率,也表示了边缘物种与内部物种所适应的相对空间大小,表明了斑块的边缘效应影响的相对范围。
5. 对某一景观空间要素,如何判断其为斑块、廊道或基质?答案要点: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程度。
6. 简述景观边界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通道或廊道作用,过滤或屏障作用,源的功能,汇的作用,生境的作用。
7. 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及其生态意义。
答案要点: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复杂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8. 简述景观破碎化的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含义。
答案要点:狭义上: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
广义上:破碎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
9. 从生态流的角度,指出景观中的关键点可能有哪些?参考答案: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如大面积的自然植被),或者不寻常的地物;变化较多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难以恢复的区域;各种形式的流交汇的地方。
10. 简述景观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
答案要点: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景观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基本相同。
11. 影响景观动态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
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
12. 简述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与人工景观各有何特点?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改变自然性质的景观。
经营景观:景观中非稳定成分—植被被改造,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
人工景观: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13. 简述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含义与意义?答案要点: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14. 简述因子叠加法和数学组合法在适宜性分析过程中的特点。
答案要点:因子叠加法:先根据规划目的选择各因素(或因素分级),并以同样比例尺用不同颜色表示在图上,成为单因素图层(overlays)。
然后把单因素图层用叠加技术进行叠加,就可得到各级综合图。
由单因素图层叠加产生的各级综合图逐步揭示出具有不同生态意义的景观单元类型。
数学组合法的特点是:把景观特性对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各种适宜性等级改为数量值,并赋予因素不同的权重。
重计算机在规划中的运用,着眼于整体系统化和局部自动化。
15. 度量廊道特点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试述其含义。
答案要点: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
连接度是廊道与廊道网络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也称网络连接度。
环度是指连接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
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
间断是指连续分布的廊道出现的空隙或裂口。
16. 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什么意义?答案要点:(1) 提醒人们重视产生这些服务功能的自然资本存量;(2) 反映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背景值;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4) 为选择比较不同的园林规划方案或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17. 为什么说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功能?答案要点:叠加分析实际上是将几个数据图层进行叠加,产生新的数据图层的操作过程,新的数据图层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图层所具有的属性。
18. 如何评价已建成的自然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参考答案:费用支出法。
以人们到自然风景区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经济价值。
生产成本法中的影子工程法。
指自然风景区生态系统破坏后,用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所需的花费。
19. 如何评价公共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参考答案:替代市场价格法。
可以用“影子价格”来表达公共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模拟市场技术,通过问卷调查,以居民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公共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20. 该如何判断景观的稀有性?参考答案:不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罕见的自然现象;代表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突出事件或有意义的地貌或自然地理特征;对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具有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自然生境。
某种景观被破坏后可能恢复的难度。
恢复时间(年、世纪)愈长则愈为稀有。
21.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生态规划的雏形是土地利用规划。
景观规划可以讲就是土地利用规划,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和居住区的规划都属于景观规划的范畴。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2. 简述文化与景观的关系。
参考答案:景观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之分。
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都是不同程度的文化景观。
文化影响景观,人们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认识、美学准则、信念等文化背景来建造各种景观。
例如,各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反映出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
景观反映文化。
如陕北的窑洞、福建土楼、广西竹楼等,这些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展现的村寨和住宅,反映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内涵。
景观也影响着文化。
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特征与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密切相关。
23. 从水流、养分流的角度,论述沿河植被与河流的关系。
答案要点:河水滋润植被;通过遮阴、枯枝落叶输入影响河水理化性质;防止河岸冲刷;过滤缓冲作用。
24. 在设计城市郊区道路林带宽度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应该考虑哪些问题?答案要点:边缘效应物种多样性随林带宽度的变化25. 为什么说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的意义?答案要点:不同的景观具有明显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而景观空间格局是决定景观生态流的性质、方向和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景观格局本身也是景观生态流的产物,即由景观生态流所控制的景观再生产过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