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经济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绩效水平,鼓励经济专业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多出成果,加快“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公司电力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特点,特制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以下简称《评审细则》),作为电力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指导标准。

第二条电力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名称为高级经济师。

第三条按照本《评审细则》,经评审合格并获得高级经济师资格证书者,表明其已具备高级经济师的专业水平和相应能力。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四条本《评审细则》适用于公司系统各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电力经济专业划分为计划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力营销管理、物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六个分支专业。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凡申报高级经济师的专业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六条若国家或公司统一组织高级经济师资格考试,则申报高级经济师的专业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考试。

第七条学历和资历条件
(一)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具有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2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3 大学专科毕业,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 对于军队转业干部和原为公务员,首次参加资格评定的人员,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基本要求为:取得硕士学位后7年以上、本科毕业后10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15年以上,可直接申报评定高级经济师资格。

(二)博士后出站人员,可直接认定为高级经济师资格。

第八条外语条件
须具备在2小时内比较准确地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3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备相应合格证书。

第九条计算机条件
须能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管理、分析工作,并具备相应合格证书。

第四章评审条件
第十条专业理论水平条件
(一)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经济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统计与会计、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根据所从事专业方向(或工作领域)的不同和工作实际,对所列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有所侧重。

(二)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专业有关的现行法规、标准和规范;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

(三)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对从事的专业方向(或工作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四)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管理状况、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

比较熟悉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及其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熟悉电力生产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条工作经历和能力条件
(一)应同时具备如下必备条件:
1、曾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或主持过大中型电力企业或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成果突出;
2、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综合、判断和总结的能力,或组织协调与管理的能力;
3、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员承担制订管理标准、规范和编写本专业的
理论与专题报告;
4、具有较强的开拓能力,经济管理工作有创新,或在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中取得较好成果。

5、曾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本专业的重要文件、重大成果的审查鉴定和验收等工作。

6、能够组织、指导中级经济专业人员的学习和工作。

(二)从事各分支专业的人员,应同时具备如下相应专业的三项条件:
1、计划管理
(1)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发电、供电、基建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管理程序,熟悉电力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

(2)了解电力生产过程,熟悉概预算管理规定,了解电力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过程,能独立编写较重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或制定较重大项目的计划编制方案。

(3)负责或独立编写过两篇及以上较重大的本专业及相关内容的经营管理分析报告;或负责或作为骨干人员,制定过两个及以上专业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显著的经营管理效果。

2、企业管理
(1)熟练掌握企业现代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班组建设管理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2)能独立编写重大的专题调查报告和工作汇报,制订全局性的企业管理规划、计划及上级规定的实施细则。

(3)担任企业管理专业负责人或作为主要成员或担任多种经营项目负
责人,主持重大企管课题;或主持全局性的现代化管理课题,显著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人力资源管理
(1)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

(2)曾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课题攻关项目或组织过有较大影响的人事、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政策研究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3)担任课题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工作人员能解决较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难题,并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效益。

4、电力营销管理
(1)熟练掌握电力营销各环节的政策、规定、办法和措施以及制订的依据。

(2)熟悉电力市场,能对电量、电价、电费、经济指标进行综合的经济活动分析,准确地把握电价形成机制。

能提出有价值的电价政策或调整方案。

(3)准确地预测电力产品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成效和形式,提出改进电力销售服务的方式。

5、物资管理
(1)熟练掌握和运用物资流通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政策。

其中燃料管理人员还应具有较高的电厂化学、环保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电力生产和电力建设物资供应管理方法和程序,能够独
立制订大中型电力企业或电力建设项目物资供应方案。

(3)担任课题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工作人员,主持过难度较高的物资开发、管理、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6、工程造价管理
(1)熟练掌握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的测定和使用方法。

(2)担任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加过两项及以上大中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或作为主持人主持二项及以上本专业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的审定工作;参加过国家级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的编制工作。

(3)能分析和解决定额、指标、费用标准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且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过建设性意见。

第十二条业绩与成果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须做出如下业绩之一:
1、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2、完成二项及以上难度较大经济管理项目(包括制定管理标准、规范办法等),经验收认定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完成的项目获得一项科技、管理方面的国家或省(部)级奖励,或二项及以上科技、管理方面的网(省)公司级奖励,或同等级别的经济技术成果奖。

4、提出的经营管理或经济技术建议被省(部)级有关部门采纳,对科技进步、专业技术发展或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二)任现职期间,撰写如下论文、著作之一:
(1)出版1部经济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专著或译著。

(第一作者或主要编著者)。

(2)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在省(部)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并获奖论文2篇(第一作者,需提供证书。

下同),或以上论文各1篇。

(3)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在省(部)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并获奖论文1篇(第一作者),以及编写或修订公开出版发行的经济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规程、标准或教材、技术手册,其中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30000字(需提供证明材料)。

(4)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在省(部)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并获奖论文1篇(第一作者),且主持制定公司或分、子公司正式颁布实施的经济技术或管理等方面规程、技术规范、导则等(须提供证明材料)。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评审细则》中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必需同时具备。

第十四条获奖项目的“获得者”是指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第十五条本《评审细则》中贯有“……以上”和“……以下”的,均包含“本级”或“本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