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第五册)》《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二、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设计文件、施组条款、质量标准等规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条款进行施工组织、运作,确保工程按照规定要求达标,即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程成本等的最佳组合;2、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技能素质,依靠科技,精心施工,合理安排,严格按照项目法管理原则进行操作,实现工程成本与管理的最佳组合。
3、以保质保量、安全稳妥为指导思想。
针对现场各部位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加强处理。
三、工程概况立柱全为圆柱。
1.1m的圆柱144.51m;1.3m的圆柱1178.2m;1.4m圆柱273.4m;1.6m圆柱242.3m 。
工程地质概况:本段路线区工程地质从地形、地貌上属于燕山山脉低山山地地貌形态,所出露的地层岩性比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
四、施工准备1、人员安排:(1)、施工负责人:张明伟(2)、技术负责人:王志国(3)、质检工程师:郭俊波(4)、测量负责人:杨剑波(5)、试验负责人:张国辉(6)、安全负责人:任凯枫(7)、钢筋班:10人(9)、其他工人:15人2、机械设备(1)150kw发电机1台(3 钢筋加工设备:切割机、弯曲机、电焊机、钢筋调直机(4)起重设备:25t吊车1台(5)混凝土罐车 2台五、施工方案1、钢筋的制作及安装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如钢筋表面有油渍、漆污、铁锈、浮皮等应以清除,使其表面洁净。
钢筋除锈可用人工除锈。
钢筋应平直,如局部弯曲度超过标准的,应予以矫直后才可使用。
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宜用钢筋切断机进行。
在缺乏设备时,直径12mm以下的可用人工断丝钳(剪断钢丝)、手动液压切断切割,切割时要保证断料的长度准确性。
2)弯曲成型根据图纸和配料单所表示的规格、尺寸弯曲成型,其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钢筋的弯曲成型用弯曲机进行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钢筋弯曲时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
划线应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无划线台而直接以尺度量划线时,应使用长度适当的木尺,不宜用短尺(木折尺)接量,以防发生差错。
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配料表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加工。
成型后的钢筋要求形状正确,平面上无凹曲,弯点处无裂缝。
其尺寸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起弯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3)钢筋焊接制作焊接网及焊接骨架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4)钢筋的焊接施焊前,钢筋的装配与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a) 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5mm。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
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b) 采用搭接焊时,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不得错开搭接焊。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c) 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d)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着面积的最大百分率注:①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②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③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④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
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终端,应熔合良好。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应大于等于0.3d,并不小于4mm;焊缝宽度大于等于0.7d,并不小于10mm。
5)钢筋焊接质量检验与验收外观检查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其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a) 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b) 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c) 当有外观检查不合格接头时,经修理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强度检验钢筋焊接必须做强度检验,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形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按一批计。
强度检验时,从成品中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
6)钢筋笼的运输及安装用钢筋笼运输车把加工完成钢筋笼运输到位,装、卸均采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在立柱的位置用人工配合吊车准确吊装到位,人工进行垂直度调整,保证钢筋笼中心与立柱的中心点重合。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钢筋笼检查合格后安装保护层垫块,然后进行模板的安装。
2、模板制作安装1)立柱采用厂家定型钢模。
采用内径1.3m的2m节墩柱模板拼装,模型进场验收合格后、用打磨机打磨除锈,打磨至面板呈现金属亮色为止,在吊装前进行试拼、涂油(脱模剂)。
安装时模板拼缝处粘贴密封胶条以确保拼缝严密。
同时用干净棉纱将模板表面油污清除干净,确保混凝土入模前模板清洁度。
2)在支立过程中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在墩底进行对中。
然后调整垂直度,并用固定尺杆法检查每层模板的各部尺寸,同时检查模板位置、平整度、垂直度、拼缝及内外支撑加固情况,及时调整。
加强支立过程中控制,避免灌注混凝土前进行繁琐的模板调整工作以及调整较大时对模板钢度的损坏。
模板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3、混凝土浇注1)混凝土配合比经实验室选定。
试配时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
2)混凝土采用拌和站强制集中拌和。
混凝土在拌和前由试验人员对拌和站投料设备进行测试,按施工配合比的要求调整砂、石料投料重量(包括落差冲击重量),严格控制拌和料的准确度。
对骨料含水率经常测定,准确定出加水量标准时间,按水灰比严格控制水的用量,并及时测定混凝土坍落度。
3)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0.3m3吊斗由汽车起重机吊运混凝土通过串筒入模。
吊运1斗作为一层进行振捣。
采用串筒降低混凝土的降落速度,限制混凝土倾落范围,防止混凝土的离析。
串筒每节长1m,用铁链进行连接。
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小于2.0m。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送到地点时仍然保持均匀性。
4)模内混凝土用2台50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振捣时采取快插慢拔的方式,插入和拔出必须保持振捣棒的垂直。
插点间距控制在20cm范围内,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好。
振捣棒与柱模保持5~10cm的距离,防止模板受振动器影响而发生变形或碰撞模板、钢筋等。
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为避免形成接缝,浇筑上层时插入式振捣器伸入到下层10cm。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木抹进行粗收面,隔0.5小时后用钢抹精收面4、拆模、养生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在墩顶洒水养生,待24小时后进行拆模,拆模时按先支的后拆,由上至下,并用导链、木锤、管钳等工具辅助。
为防止模板在起吊时滑脱或反弹,损伤墩混凝土面及棱角,用大绳拴系,拆模后墩柱用塑料薄膜包裹,墩顶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2、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①原材料质量控制把好水泥、碎石、砂等的材料关,坚决做到不合格材料不验收、不使用②混凝土配料采用自动计量,特别是混凝土拌合均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以确保计量准确③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注中,采取定人定岗负责振捣。
插入式振动器振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使上、下层良好结合。
振捣时间一般为20-40秒左右,确保整体振捣密实。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表明混凝土己振捣完成: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显著;b.振捣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捣四周无气泡冒出;c.混凝土表面呈平坦、无气泡;d.混凝土己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④ 要加强对混凝土浇注后的养护利用塑料薄膜养护工艺,少量采用洒水养生。
3、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措施为保证混凝土表面美观,根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及其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预防保证措施和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主要从配合比、混凝土捣固、养护等几方面着手考虑,现分别说明如下:1)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防止出现脱水现象和干缩裂缝混凝土在浇筑终凝后的10~12小时内,必须不断的浇水湿润加强养护,以维护良好的硬化条件,浇水的次数以能使混凝土保持充分的潮湿状态为度,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当气温在15℃以上时,最初三天白天应至少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两次,在以后的日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
在较干燥气候条件下或混凝土中水份较少时,浇水次数宜再适当增加,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
此外,在炎热和干燥气候中灌注混凝土还须注意以下几点:① 混凝土拌合物不宜太干,应稍带塑性,水泥用量也应比普通混凝土酌量增加。
② 如用吸水性较强的备料(如水制砂)时,应在拌合前将备料洒水湿透,使水泥硬化有储备水分。
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膨胀裂纹的产生,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安定性,骨料中不许有杂质。
2)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a预防混凝上表面气泡的措施:① 根据气泡的特征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
发现拌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应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向模板外面洒水使之降温,也能抑制气泡的产生。
② 适当减小浇筑分层厚度,以减少排气阻力。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的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0cm左右。
③ 用排除法(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的效果对比)来签别外加剂“副作用”的影响程度,以确定取舍或调整外加剂的掺量。
b预防混凝土色斑和皱纹的措施① 表层型先将模板板面用砂纸或喷砂处理干净,再用稀释后的环氧树脂浆液均匀喷涂于模板表面,待环氧树脂膜凝固达到需要的强度后,即可灌注混凝土。
用此法的防锈效果较好,且可倒用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