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形态学计量研究

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形态学计量研究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o f m e m b r a n o u s g l o m 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M G N ) i nm i c e s w e r e a n a l y s e d . Me t h o d M G Nm o d e l i nm i c e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a n dq u a n t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 L M) a n de l e c t r o n i c m i c r o s c o p e ( E M) . R e s u l t O b s e r v a t i o ns h o w e dt h a t p a t h o l o g y g r o u ph a s t y p i b y l i g h t m i c r o s c o p e c a l M G N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L Ma n dE Mi m a g e s s h o w e dt h a t p a t h o l o g y g r o u pw e r e r e m a r k a b l e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o s eo f 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C o n c l u s i o n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c o u l do b j e c t i v e l yr e f l e xt h eg l o m e r u l u s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o f g l o m 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a n dp r o v i d e s o m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p a t h o l o g e n e s i s 、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t h e r a p yo f m i c eg l o m 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 K e yw o r d s ] G l o m 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m e m b r a n o u s ;M i c r o s c o p y ;M i c e ,I n b r e dB A L B / C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a病理科, b急诊科, 温州 3 2 5 0 0 0 )
[ 摘要] 目的 通过光镜、 电镜定量研究分析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 M G N ) 的病理变化。 方法 制备小 鼠M G N模型, 对模型小鼠肾小球进行光镜、 电镜形态学观察, 并予定量分析。 结果 光镜、 电镜观察均显示 病理组具有典型的 M G N病变。病理组基底膜( G B M) 厚度分别为 0 . 2 7 3 n m , 对照组为 0 . 1 3 5 4 n m , 病理组与对
— — —
P< 0 . 0 1 ) 。病理组肾小球的平均直径( D ) , 平均周长( B ) , 平均体积( V ) , 平均 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截面积( A ) , 以及体密度( V v ) , 面密度( S v ) 均大于对照组( P< 0 . 0 5或 P< 0 . 0 1 ) 。数密度( N v ) 与比表面( ) δ 则相反, 对照组大于病理组( P< 0 . 0 1 ) 。结论 光镜、 电镜定量研究较为客观地反映肾小球肾炎小鼠肾小球 的病变程度, 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膜性;显微镜检查; 小鼠,近交 B A L B / C 中图分类号: R 6 9 2 . 3 1 ; R 4 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7 9 0 . 2 0 1 1 . 0 2 . 0 2 2
膜性肾小球肾炎( M G N ) 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 在肾小球基底膜并引起基底膜弥漫性增厚的一组疾 病。本文制备小鼠 M G N模型, 对其肾小球进行光 镜、 电镜形态学观察、 定量分析, 以明确其病变特点。 1 材料和方法 1 . 1 动物模型复制
[ 1 ]
( I F C A , 自配, 羊毛脂 1 0g + 液体石蜡 2 0m l ) 0 . 5m l 进行预免。 1 . 2 实验分组及用药方法 本实验所用纯系 B A B L / C小鼠, 体质量( 2 0 . 4± 1 . 8 ) g , 雌雄各半, 采 用成组设计随机分为两组: 病理组( n= 1 5只, 隔日 注射 1 0m g / m l C B S A0 . 2m l ) , 连续 4周; 对照组( N 组, n = 1 5只) 全程用 0 . 9 % 氯化钠注射溶液 0 . 2m l ( N . S ) 作对照, 4周末杀检, 取肾皮质做光镜、 电镜 观察, 并做定量分析。 1 . 3 观察项目 1 . 3 . 1 光镜定性观察 ① H E染色: 一般观察肾小 球的大小、 小球细胞数、 系膜区及上皮细胞有无增生 以及毛细血管壁有无增厚, 有无渗出及新月体形成 等。② P A S M 染色: 主要观察膜性肾炎的特征性病 变— — —“ 钉突” 。
B ) 。E M 定量参数选择: G B M 厚度; 足突密度( N s ) 、 (
— —
D x ) 、 足突间隙平均面积( S x ) 。 足突间隙平均直径( 1 . 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资料采用 S P S S 1 3 . 0软件 进行方差分析及 q 检验。 2 结果 2 . 1 肾小球病理形态学观察 与对照组相比, 病理 组肾小球轻度肿胀, 系膜细胞增生, 基质增宽, 毛细 血管壁增厚, 部分显示膜性病变, 脏层上皮细胞轻度 A S M 染色显示少量“ 钉突” 形成。病 肿胀与增生。P 理组电镜观察显示: G B M 弥漫性显著增厚, 足突融 B M 内可见小圆点样分布稀疏的沉积 合, 上皮下 G 物, 部分可见少量粗大颗粒状致密沉积物。 2 . 2 肾小球形态计量分析 光镜与电镜立体学定

次级样品: 从中任取 6块组织包埋( 国产 6 1 8环氧树 脂) 制成 E M 包埋块。③三级样品: 随机选 2包埋块 切超薄切片数张, 各随机选 1张观察。④四级样品: 0 0 0倍照片 1张, 再光学放大 1 . 5倍, 每一视野摄 8 制成 5寸放大照片。( 2 ) 光镜( L M) 三级取样: ①初 级样品: 取肾皮质 2c m ×2c m ×1c m 大 小 一 块, 2 0 %甲醛固定, 乙醇脱水, 石蜡包埋。 ② 次级样品: 每隔 2 0 0 m切片 1张, 切片厚度 5μ m , 共 3张。 ③ μ 三级样品: 每张切片各保存图像 2张, 拷入软盘, 送 电子科技大学金盘公司作定量分析。 1 . 3 . 3 摄像条件 ( 1 ) E M: 每铜网摄像恒定在肾 小球的血管极、 尿极和两侧周边及小球中央。一铜 网各摄片 5张。( 2 ) L M: 每切片恒定在 2个角上保 存图片, 每只小鼠取 3张切片。每张切片各取 2张 图片。( 3 ) 放大倍数: M: 根据一张照片需观察 ①E 基底膜厚度、 窗孔密度的原则, 摄像倍数为 8 0 0 0倍, . 5倍 5寸照片。全部照片放大倍数恒 再光学放大 1 定在 1 2 0 0 0倍。②L M: 据北京医科大学电镜室郑富 盛教授著《 细胞形态计量学》 一书, 要求测试数目在 1 0 0~ 4 0 0个不等, 方能达到变异系数( C V ) 在5 %以 M 放大倍数为 1 0 0倍, 每张图片包含 7 下。本实验 L ~ 1 0个肾小球, 每组 3 0~ 3 6张照片内肾小球个数 能满足此要求。 肾小球 L M 定量参数选择: 体密度( V v ) 、 面密度
用碳化二亚胺( E D C上海
产) 和无水乙二胺( E D A , 成都产) 将天然牛血清白 蛋白( 等电点 4 . 5 , 国产电泳纯) 阳离子化成为阳离 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 B S A等电点 9 . 0以上) 。注 射前用 0 . 0 1m o l / L P B S溶解, 1 50 0 0r / m i n离心, 去 除不溶性物质, 配制成 1 0m g / m l 浓度的溶液。正式 注射前 1周每只小鼠皮下多点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剂
— —
D ) , 平均周 量分析表明: 病理组肾小球的平均直径(
— — —
B ) , 平均体积( V ) , 平均截面积( A ) , 以及体密 长( 度( V v ) , 面密度( S v ) 均大于对照组( P< 0 . 0 5或 P < 0 . 0 1 ) 。数密度( N v ) 与比表面( ) 则相反, 对照 δ 组大于病理组( P< 0 . 0 1 ) , 以上说明病理组肾小球 G B M) 厚度分别为 0 . 2 7 3 明显增大。病理组基底膜( n m , 对照组为 0 . 1 3 5 4n m 。病理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 异有显著性( P< 0 . 0 1 ) , 说明病理组肾小球基底膜 度明显增加。病理组足突密度( N s ) 明显下降, 与对 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1 ) , 说明病理组足突触
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t u d yo f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i ma g e s o nme mb r a n o u s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o f mi c e Z H A N GH u x i a n g , Z H A N GH a i y a n , W A N GL i , Y A N GK a i y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 , W e n z h o u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W e n z h o u3 2 5 0 0 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