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工钢结构理论与设计随堂练习答案绪论1.大跨度结构常采用钢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钢结构(B )A.密闭性好B.自重轻C.制造工厂化D.便于拆装2.钢结构的抗震及抗动力荷载性能好是因为(C )A.制造工厂化B.密闭性好C.自重轻、质地均匀,具有较好的延性D.具有一定的耐热性3.多层住宅、办公楼主要应用了(C )A.厂房钢结构B.高耸度钢结构C.轻型钢结构D.高层钢结构4.钢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有(ABCDE)A.框架B.桁架C.拱架D.索E.壳体F.管状5.高耸钢结构的结构形式多为空间桁架,其特点是高跨比较大,一垂直荷载作用为主。
(×)6.钢结构的各种形式只能单独应用,不能进行综合。
(×)1.钢材的标准应力-应变曲线是通过下列哪项试验得到的?(B )A.冷弯试验B.单向拉伸试验C.冲击韧性试验D.疲劳试验2.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最基本、最主要的是(B )时的力学性能指标A.承受剪切B.单向拉伸C.承受弯曲D.两向和三向受力3.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与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f的关系为(C )A.B.C.D.4.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C )A.比例极限B.弹性极限C.屈服点D.极限强度5.在钢结构构件设计中,认为钢材屈服点是构件可以达到(A )A.最大应力B.设计应力C.疲劳应力D.稳定临界应力6.钢材的伸长率δ用来反应材料的(C )A.承载能力B.弹性变形能力C.塑性变形能力D.抗冲击荷载能力7.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什么表示?(D )A.流幅B.冲击韧性C.可焊性D.伸长率8.当温度从常温下降为低温时,钢材的塑性和冲击韧性(B )A.升高B.下降C.不变D.升高不多9.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钢结构,其钢材需作(C )试验。
A.冷弯试验B.单向拉伸试验C.冲击韧性试验D.疲劳试验10.对于承受静荷常温工作环境下的钢屋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可选择Q235钢B.可选择Q345钢C.钢材应有冲击韧性的保证D.钢材应有三项基本保证11.11.钢材对产生裂纹的敏感性属于(C )A.耐久性B.冲击韧性C.可焊性D.冷弯性12.用来检查试件弯曲部分的外面、里面和侧面是否有裂纹、断裂和分层的是(A )A.冷弯试验B.单向拉伸试验C.冲击韧性试验D.疲劳试验13.当钢材在厚度方向产生应变,变形受到约束时,就有可能在厚板中产生(C )A.塑性破坏B.强度破坏C.层状撕裂D.时效硬化14.碳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钢材的(A )A.强度B.塑性C.韧性D.冷弯性能15.钢号Q345A中的345表示钢材的(C )A.fp值B.fu值C.fy值D.fvy值16.当碳素钢用于钢结构时,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推荐采用(B )A.Q215钢B.Q235钢C.Q255钢D.Q275钢17.目前我国建筑钢结构中,对采用的钢材按性能要求分级,如将Q235钢材分成A、B、C、D四级,其中( D )钢材性能最好。
A.A级B.B级C.C级D.D级18.辊轧次数较多的薄型材和薄钢板,轧制后的压缩比大于辊轧次数较小的厚材,因而薄型材和薄钢板的屈服点和伸长率就( C )厚材。
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等于19.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后,(A )提高。
A.强度B.塑性A.冷弯性能B.可焊性20.以下关于应力集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应力集中降低了钢材的屈服强度B.应力集中可以提高构件的疲劳强C.应力集中产生异号应力场,使钢材变脆D.度应力集中产生同号应力场,使塑性变形受到限制21.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是由(D )等于单向拉伸时的屈服点决定的。
A.最大主拉应力B.最大剪应力C.最大主压应力D.折算应力22.钢材塑性破坏的特点是(D )A.变形小B.破坏经历时间非常短C.无变形D.变形大23.下列因素中,(A )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
A.钢材屈服点的大小B.钢材含碳量C.负温环境D.应力集中24.Q235BF钢中的F表示(C )。
A.半镇静钢B.镇静钢C.沸腾钢D.特殊镇静钢25.钢材的拉伸试验曲线可分为(BCDE)阶段A.弹性变形阶段B.弹性阶段C.屈服阶段D.强化阶段E.颈缩阶段26.塑性好坏可以用(BC )来表示。
A.比例极限B.伸长率C.断面收缩率D.屈服点27.钢材的韧性是钢材(AB )的综合表现。
A.强度B.塑性C.冷弯性能D.可焊性E.耐久性28.钢材的耐久性需要考虑的包括(ABC )。
A.耐腐蚀性B.“时效”现象C.“疲劳”现象D.应力集中29.下列因素中,(ABCDE )会影响到钢材的脆断。
A.钢材质量B.钢板厚度C.加荷速度D.应力性质和大小E.连接方法F.最高使用温度30.试验证明,钢材的疲劳强度主要与构造状况、应力幅和循环荷载重复次数有关,而与钢材的强度并无明显关系。
(√)31.硅、锰、磷对钢来说是有益元素,氧、氢、硫则是有害杂质。
(×)32.当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几乎降为零,完全失去了承载力,这说明钢材的耐火性能差。
( √ )33.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的先兆是脆性破坏的典型特征。
(×)34.焊接结构可选用Q235-A钢。
(×)35.对焊接承重结构有防止层状撕裂要求时,宜采用Z向钢板。
(√)1.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所采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下列哪种(C )A.半概率、半经验的极限状态设计法;B.容许应力法;C.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D.全概率设计法。
2.设计承重结构或构件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涉及的计算内容有哪些(D )A.强度、亮的挠度B.稳定性、柱的变形C.梁的挠度、柱的变形D.强度、稳定性3.钢结构第一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为:,式中是(C )。
(A) 结构重要性系数(B) 荷载分项系数(C) 可变荷载组合系数(D) 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4.在进行第二种极限状态计算时,计算用的荷载(D )A.需要将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乘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B.需要将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C.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要乘以各自的荷载分项系数D.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用标准值,不必乘荷载分项系数5.进行钢结构计算时,所用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计算结构或构件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B.计算疲劳个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C.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D.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6.进行疲劳验算时,计算部分的设计应力幅应按(A )。
(A) 标准荷载计算(B) 设计荷载计算(C) 考虑动力系数的标准荷载计算(D) 考虑动力系数的设计荷载计算7.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当应力比时,称为(A )(A) 完全对称循环(B) 脉冲循环(C) 不完全对称循环(D) 不对称循环8.下列钢结构计算所取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哪一组为正确的?(C )Ⅰ. 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Ⅱ. 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Ⅲ. 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Ⅳ. 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A.Ⅰ、Ⅲ B. Ⅱ、Ⅲ C. Ⅰ、Ⅳ D. Ⅱ、Ⅳ9.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时所涉及的结构满足各种预定的功能,其中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ACD )A.安全性B.实用性C.耐久性D.适用性1.钢结构承受静力荷载作用的连接中,其构造简单,节约刚才便于加工的连接方法为下列哪种?(A )A.焊接连接B.高强度螺栓连接C.铆钉连接D.普通螺栓连接2.钢结构中所使用的焊条应与被连接构件的强度相匹配,通常在被连接构件选用Q345时,焊条选用(B )A.E55 B.E50C.E43 D.前三种均可3.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是操作工艺不正确而导致的焊缝缺陷是(B )A.裂纹B.咬肉C.气孔D.焊瘤4.当板厚大于20mm时,适合选用的对接焊缝形式是(D )A.直边缝,U形,单边V形B.K形,U形,单边V形C.K形,U形,双边V形D.K形,U形,X形5.图中的焊脚尺寸是根据(A )选定的。
A.6.图4.1如图所示梁截面形式、尺寸()及荷载。
钢材为,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梁翼缘和腹板间用角焊缝连接,(D )mm。
A.2.6 B.6C.10 D.87.图4.2如图所示为单角钢()接长连接,采用侧面角焊缝(),焊角尺寸。
求连接承载力设计值(静载)=(D )。
D.8.图4.3设有一截面尺寸为的板件,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两板件板面平行,焊角尺寸为6mm。
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是选用下列(D )项数值。
A.40mm B.60mmC.80mm D.100mm9.在动荷载作用下,侧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B )。
A.60h B.40hC.80h D.120h10.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C )。
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C.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D.取11.图示的角焊缝在P的作用下,最危险点是(B )。
A.a、b点B.b、d点C.c、d点D.a、c点12.图4.4角钢和钢板间用侧焊缝搭接连接,当角钢肢背与肢尖焊缝的焊角尺寸和焊缝的长度都等同时,(C )。
A.角钢肢背的侧焊缝与角钢肢尖的侧焊缝受力相等B.角钢肢尖的侧焊缝受力大于角钢肢背的侧焊缝C.角钢肢背的侧焊缝受力大于角钢肢尖的侧焊缝D.由于角钢肢背和角钢肢尖的侧焊缝受力不相等,因而连接受有弯矩的作用13.未焊透的对接焊缝计算应按(B )。
A.对接焊缝B.角焊缝C.断续焊缝D.斜焊缝14.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C )。
A.冷却速度太快B.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C.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D.焊缝的厚度太小15.产生纵向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是(D )。
A.冷却速度太快B.焊接各纤维能自由变形C.钢材弹性模量太大,使构件刚度很大D.施焊时焊件上出现冷塑和热塑区16.对于常温下承受静力荷载、无严重应力集中的碳素结构钢构件,焊接残余应力对下列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B )。
A.构件的刚度B.构件的极限强度C.构件的稳定性D.构件的疲劳强度17.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构件的(B )。
A.整体稳定性B.静力强度C.刚度D.局部稳定性18.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的大小与(A )关系不大。
A.钢材的种类B.应力循环次数C.连接的构造细节D.残余应力大小19.焊接连接或焊接构件的疲劳性能与(B )有关。
A.应力比()B.应力幅C.D.20.在制作长焊件时,为了考虑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其下料长度等于(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