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方图教学设计

直方图教学设计

利用软件与学生一起绘制直方图
引领学生总结绘制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观察探究集体讨论
小组讨论学习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组距。
小组之间唱票补充完整频率分布表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根据频率分布表回答可以从155~164的学生中选队员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PPT中的学生做广播体操的镜头
认真观看,有什么发现
在PPT中展示学生跳操视频
师生互动探索直方图
1、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了63名同学的身高,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这40名同学呢?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本节课中利用PPT课件(其中包括影音的插入)与Excel表格技术绘制频数分布表以及频率分布直方图,在上课过程中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PPT的使用贯穿始终才开始的影音使用以及后面课件的展示,在绘制直方图时需要借助Excel表格来绘制。使用PPT 课件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绘制直方图,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来,体验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快捷和更方便,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说出每组的人数,以及选取的范围
在PPT中展示学习的内容,同时借助投影仪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利用Excel 绘制表格
利用投影仪让学生上台展示可以怎样选取队员
演示直方图的绘制过程
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第1,3题
评价
完成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总结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2、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绘制直方图的前两个步骤,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
3、确定一个固定的组距3
身高分组
划记
频数
149≤x<152
152≤x<155
155≤x<158
15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161
161≤x<164
164≤x<167
167≤x<170
170≤x<173
4、提问:这样做能否选出身高比较整齐的队员?
5、引导学生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自我总结
用PPT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点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七年级上册同学们就学会了用Excel 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在前一节课学习了统计调查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在本节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及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表和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去绘制自己的直方图。体验了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为今后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地平台。
直方图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直方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学习用条形图、扇形图与折线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比它们更复杂的一种统计图,同时频数分布直方图也是后面统计知识的基础,对后面将要学习的数据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在掌握用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它们对统计知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并不陌生。但是列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决定组距,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必须要调动好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初一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善于形象思维,而本节课的设计正好是以学生熟悉的实例为背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加工能力,能根据数据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发展统计关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描述数据的数学活动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合作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