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
建筑设计系列教学指导任务书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2)课程代码:10013282
适用专业:2012级建筑学适用学期:第4学期适用学时:11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处理好建筑更新改造与环境的关系,使其在改善环境、恢复活力的同时有利于
传承文化和加强情感认同,巩固社会存在及良性发展的内聚力。
2、要求学生充分考虑对原有建筑结构体系、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培养综合的处理功能、
结构、空间等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现代艺术实验中心改造设计
三、设计内容:
本设计拟将建筑学院与艺术学院之间的现代艺术实验中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建筑学院进行相关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场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能够适应“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创造鲜明的时代氛围,并使主要空间能够满足采光要求。
改造后,建筑系馆的规模为3800平方米(增减幅度不超过10%)。
主要房间指标如下表:
房间名称面积备注
公共活动用房学术大厅300㎡报告、阶梯教室
普通陈列室150㎡包括①设计与教学成果陈列室(250~300㎡);
②材料与构造陈列展厅(150~200㎡);模型陈列室80㎡提供模型存放、陈列的功能
评图室100~120㎡可以兼做课外活动和学术沙龙
作品展览100~160㎡可结合门厅、休息厅做开放空间
图书阅览200㎡期刊和图书开架结合
书库70~80㎡
模型制作120㎡
咖啡厅80㎡
办公用房办公室20~30㎡X6 教师工作室100㎡X10 传达值班室20㎡
接待室20㎡
实验室建筑技术实验室150㎡
建筑学院
除以上面积要求外,学生还可更具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在新改造的建筑中加入一至两种新的功能,在与指导老师协商后确定其面积指标加入设计之中,总建筑面积要求不变。
四、设计要求:
1.掌握建筑改造设计的原则、步骤与主要方法
2.合理组织、安排公共建筑的功能与流线
3.改造后的建筑能够与原有环境和谐相处
4.能够对改建前后的建筑物理环境进行数据比较分析 五、图纸规格与要求:
最终成果550mm ×800mm 手绘图三张以上(含采光模拟一张) 图纸内容包括: 1总平面图:1/500; 总平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①场地的区域位置;
②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邻近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③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控制标高;
④指北针或风玫瑰、比例;
⑤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等;
2各层平面图:l /200(标明柱网及轴线尺寸); 各层平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① 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 ② 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
建筑自然采光实验室 150㎡
自然光环境模拟、建筑外窗采光性能测试
辅助面积 大厅或门廊
〉100㎡
楼梯间、电梯间、 走廊、厕所、开水房
面积、宽度、数量按规范设置,交通空间 应结合部分展览功能 总面积
3800(±10%)㎡
建筑学院
③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墙体位置;
④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⑤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
⑥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
⑦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
⑧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3立面图:1/200(不少于2个,可不标尺寸);
立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①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必要时做彩色立面表现图;
②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
③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
④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4剖面图:1/200(不少于2个);
剖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剖面图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部位;
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儿墙)的总高度;
剖面图编号、比例或比例尺。
5透视图(人高视点);
工作模型及照片:反映建筑空间体量的工作模型,可以用实物模型、多角度照片表现。
简要设计说明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保留建筑面积、新建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等,应当在图纸中有明确表示。
6分析图(不少于2个);
可根据方案设计分析改造前后的空间变化、新旧建筑物理性能对比、采用的生态技术等;
表现形式不限,以上图形的绘制必须按照国家建筑制图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变更,比例可根据布图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但均应采用常用比例。
以上各部分均须在最终图纸中予以表达,可根据个人方案另行增加,如有缺项按设计未完成处理。
六、设计进度及要求
建筑学院
周
时间 教 学 内 容
7
08/4
设计题目讲授,调研内容及方法解析。
7
10/4
调研及方案构思汇报,主要内容:
(1)资料、调研实例分析;
(2)对基地现场的调查、分析和使用人群需求等; (3)外部环境依据和方案设计的精神内涵的依据 8 15/4 设计构思
8
17/4
一草方案设计,主要内容:平面设计、各层平面基本布局、体块设计(工作模型),随堂讲评。
9
22/4
深化方案,一草方案汇报,主要内容: (1)总平面图1:500 (2)平面图1:200 (3)立面图1:200
9 24/4 深化方案,二草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总平面图设计及建筑空间设计,制作工作模型,随堂讲评。
10 29/4 深化方案,二草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总平面图设计及建筑空间设计,制作工作模型,随堂讲评。
10
1/5
放假
11
6/5
方案深入,二草方案汇报,主要内容: (1)总平面图 1:500; (2)各层平面图 1:200; (3)立面图 1:200; (4)分析图; (5)工作模型。
11 8/5 绘制仪器草图,随堂讲评。
12 13/5
绘制正式图纸,随堂讲评。
12 15/5 完成方案部分图纸绘制 13 20/5 运用模拟软件(如Ecotect 等)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辅助方案设计并对设计进行优化。
13 22/5 针对软件模拟成果进行方案调整,随堂讲评方案。
14 27/5 汇报模拟成果,调整并确定设计方案。
14
29/5
交图
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