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明作文之五星文明户事迹材料

文明作文之五星文明户事迹材料

五星文明户事迹材料【篇一:十星级文明户先进事迹】兴化市十星文明户先进事迹——陶庄镇焦庄村陈粉所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同时,全市上下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涌现一大批新风文明户。

陶庄镇焦庄村陈粉所的家庭就是这样一户十星级文明标兵户。

陈粉所,女,岁,中共党员,现任陶庄镇焦庄村结报员。

陈粉所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刻苦学习,初中毕业后为照顾老人甘愿在家务农,平时刻苦钻研科技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和农村相关政策。

在担任结报员期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多年来一直受到乡政府领导的称赞。

走进陈粉所的家,一种其乐融融的感受沁人心脾。

干净整齐的家具,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她勤劳、朴实的生活原则;茶几上摆放有序的报刊和杂志,体现了她的好学及关心国家大事的文化家庭氛围。

陈粉所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里、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一直被大家所交口称赞。

一、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她从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经常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子女要守纪守法,在村民中树立了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

她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合法经营,逐步走向了致富之路。

她还跳出了个人利益的小圈子,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左邻右舍,指导大家共同致富。

日常生活中,她勤俭节约,绝不铺张浪费,生活有规律、开支有计划。

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在陈粉所的家庭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规与家风。

全家人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有加,亲戚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在邻里关系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构筑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陈粉所的原则。

她始终牢记“远亲不如近邻”、“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多年来,在和邻居相处中,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遇事相互协商,从未与邻里争吵过。

每当邻里有困难时她主动上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她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正是和睦温馨、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使她们一家生活有滋有味。

三、热爱学习,家教文明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是这个家庭的一大特点。

陈粉所夫妻二人把追求上进、重视学习作为家庭建设的第一重点,并以此作为对子女言传身教的法宝。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对学习的投入逐年增加,家中订有《致富之经》、《农民文摘》、《法制日报》、《生活百科》等报刊。

《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是陈粉所家每晚必看的节目,陈粉所的丈夫还经常开玩笑说,“你不多看些新闻,多了解些党的方针政策,多了解些法律知识,我看你怎样当村支书,人家不说你是大老粗才怪。

”正因为如此,陈粉所通过电视、报刊等途径,了解党的政策,使她在村上的工作中讲政策,讲方针,办起事来公正、公平,老百姓都夸她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村干部。

四、热心公益,帮贫济困陈粉所和她丈夫经常走家串户,嘘寒问暖,调解纠纷,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家家又总是喜欢找她们。

陈粉所同志认为,和谐的农村形象要靠党员来树立,只有真心为村民服务,为村民办实事,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

她认真组织村民学习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根据农村的特点,深入群众家庭进行走访,掌握村里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并把重点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户作为她的工作重点。

在她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村里低保户和扶贫户的确定,没有一户违反上级原则,使贫困户和扶贫户真正受到社会的救助。

陈粉所家庭的经济相对富裕,但是她并不钻个人利益的小圈子,热心帮助她人是她感到最快乐的一件事。

她对村上的困难群众总是会慷慨解囊,伸出温暖之手,在生活和经济上真心实意地帮助困难群众度过难关;另外,不论是为灾区捐衣捐物,还是爱心捐赠,她都积极带头,在村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家庭这细胞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着社会这个大机体的健康。

加强家庭建设,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将起到重大作用。

陶庄镇焦庄村的群众一提起陈粉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的先进事迹和她的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团结邻里、热爱学习、助人为乐的美德也一直被大家所交口称赞。

十星级文明户标兵先进事迹——哭泉乡马前尧村陈粉所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篇二:十星级文明户先进事迹材料】幸福一家人——记xxx家庭在北大荒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明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交响曲,在这里有一个人的故事令我们久久难忘??他叫王连成,47岁,年轻又为,事业心强,心中充满了雄伟的抱负。

每每提起他的事迹,十八队的老百姓都竖起了大拇指,都说他是好样的。

89年他来到了青龙山农场十八队种植水稻在这里他决定实现他的创业梦想。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一路走来,他创造出人生的佳绩。

由于事迹突出,在1995年荣升为十八队的水稻技术员。

他一身正气,努力工作,在2000年又提升为水稻副队长。

在成绩面前他不骄不躁,他说既然群众信任我,我就得为大家做出点实事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2000年——2002年正当事业红红火火的时候,农场领导再次决定派他到十二队担任水稻副队长,这换别人谁都不愿意去,因为这里他干的都顺手了、方便了,换一个地方一切都的从新开始,但是他还是义不容辞,二话不说就去了,在那里也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和拥护。

他和老百姓亲如一家,他把工作看的格外重要,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只要党需要我,我会豪不犹豫的把我能做到的都奉献出来,有一分热我会发一分光。

他的人生不断的发生变化。

在2002年又调回十八队当了水稻理事。

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那份热忱,耐心和执着。

金无足亦,人无完人,几年的风雨征程,把他累倒了,不得以在2004年他辞去了工作,专心的种起水稻来。

他不但事业蒸蒸日上,而且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七口之家。

现在几代人住在一起的已经很少了,但他们一家子却十分幸福温馨。

他用科技致富、用孝心照顾老人、用真诚教育子女、用真心疼妻子,把爱心奉献给别人,他们勤俭持家,助人为乐??他把自己最真挚的爱奉献给家庭,奉献给社会,在这里凝聚了他闪光的足迹。

用科技创造财富辆小轿车。

生活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他富了,但他忘不了党和群众,他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别人有不懂的问题,他就主动耐心给他们讲解,他跟大家一起干,他说苦点累点他都不怕,只要大家信任我,我就知足了,是金子就要发光。

他亮了,我相信,只要他不倒,他会永远亮着的。

用孝心照顾老人“百善孝为先”,他用孝心感到着别人。

从来到这里,父母的身体就一直不好,都需要人照顾。

父亲耳朵不好使,说小声听不着,他就一遍一遍耐心的告诉你,直到听到为止。

后来父亲得了重病,妻子又不在家,他就一边干活,一边照顾父亲,只要他们开心,我付出多少我都愿意,这是王连成的心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从来不把烦恼带回家,把痛苦留给自己。

后来,父亲走了,伤痛之余,母亲一时接受不了也病倒了,他就想尽办法让母亲从悲痛中走出来,母亲看着憔悴的儿子,心疼的说:“你真是妈的好儿子呀!”母亲从搬进楼房,他也丰富了她的业余生活,他鼓励母亲上广场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看着老人开心的脸庞,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夫妻恩爱似海深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说在他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妻子对自己的支持与照顾,结婚这么多年,相互扶持,从没红过脸,有事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分担。

这么多年拼搏事业,长期操劳过度,丈夫累倒了,一病就是几个月,妻子就一边照顾家里,一边上医院照顾丈夫,媳妇累瘦了,这让王连成心中感到心疼与感激。

这真是夫唱妇随。

插秧那段时间在地点是最累的,妻子天不亮就起来做10来个人的饭,白天有空还的补苗,累的直往稻池子里掉,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就每天把水挑回来,柴禾抱回来。

别人羡慕的说看他们夫妻都恩爱呀!是呀!他们的感情就像大海那么深,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们付出了也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王连成的家庭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平凡而普通的一家,但是他们充满了无私的爱。

儿子、儿媳也都非常孝顺,姑娘也时常回来,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员饭,开开心心,那是人生中最幸福、最甜蜜的事情了。

勤俭节约风尚高虽然生活过的富裕了,但是他忘不了“勤俭节约”的品德。

能省责省,能少花责少花,不能铺张浪费,他常说,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着不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他教育孙女的第一首诗他深知其中的道理一年下来,水费,电费也节省不少。

这样,即节省了开支,也为国家节省了能源,经常和他出门的人都知道,除外办事就是吃面条,别人不理解认为他抠,可是他却说:“钱应该花在刀刃上,该花得花,该省得省”。

他就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家人的。

他家不但勤俭节约,而且讲究卫生,家里窗明几净,井井有条。

邻里关系也十分融洽,有什么事大家都相互帮助。

有一次,邻居的张大爷突然得了重病,儿女有不在跟前,王连成知道后马上开车把张大爷送进医院,而且还给垫付了医疗费,直到张大爷病情得到好转才放心离开。

当张大爷的儿女知道后感激的说:“多亏你及时送到医院,要不不知道俺爸会咋样”。

王连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乐于助人,从不索求,他就像一口无私奉献的井,只要有需要,他就会拿出来甘甜的雨露。

他的家庭也到处充满了温馨和甜蜜,他们互敬互爱,相敬如宾,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几年来,他的事迹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他被评为先进党员,他的家庭也被评为“五号文明家庭”,我相信在他的领导下,社会和谐也会蔚然成风,大海不拒滴睡,如果我们大家都是那一滴水,团结起来,大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我坚信,和谐社会的发展脚步会使祖国的明天更好、更蓝!【篇三:十星级文明户申报材料(姜武)】“十星级文明户”申报材料——太平村姜武之家在太平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

他的家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

他们就是姜武家庭。

姜武、孙桂英夫妇自结婚以来,夫妻相敬如宾,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孝敬老人,善待双方父母。

妻子孙桂英在家中勤俭持家、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如今老母亲年事已高,年老体弱,夫妻二人主动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从不推脱,让老人可以安度晚年。

姜武同志虽然只是村上党建秘书,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充电,还积极参与到党员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中,在扩宽自己眼界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党性修养。

不仅如此,该同志爱弄些花花草草的,前段时间看见刚修的水泥路沙土飞扬,就主动移栽了自家苗木对道路进行美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姜武对子女从小就严格要求。

他坚信父母言谈举止,一点一滴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如今还经常教育子女做事要严谨,要有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年来一家人和睦共处,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呵护着浓浓的亲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