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B
.
铁块放久后生了锈
C
.
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
D
.
长期放煤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
了黑色
2.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

D

A
.
固体、液体、气体
B
.
液体、气体、固体
C
.
气体、固体、液体
D
.
气体、液体、固体
3
.
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C

A
.
一根细钢丝很难被拉断
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当妈妈在厨房里炒菜的时候,我们离得很远但
为什么
会闻到菜的香味呢?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
1.
扩散现象
(1)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
子是很微小的,直径大约是
10
-10
米。
2.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
现象能够证明这个结论。
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四、
选择三则
1
.
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
D

A
.
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1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快,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
(2)
分子不是紧密
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在刚才的实验中,利用扩散现象将肉眼无法看到的分子运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这种
实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提问: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子应该紧紧地挤在一起才对,那么是什么力让他们不能挤在一起呢?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பைடு நூலகம்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
比如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分子间由于存在引力和斥力,
刚才我们所发现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演示实验:
气体扩散实验
(2)
演示实验:
液体扩散实验
同一个实验,
影响扩散的快慢的因素
与哪些有关呢?学生思考,教师演示实验:同时
将两滴墨水滴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让学生观察墨水扩散的速度,引导学生得出结
论:影响扩散现象快慢的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扩散现象表明:
2.
通过演示“铅块吸引和空气压缩”实验以及与弹簧的
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演示扩散现象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
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
通过演示“铅块吸引和空气压缩”实验,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内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
互作用力。
3.
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扩散现象的实验说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作无规则运动,
并使学生知道物体的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反而聚合在一起呢
分子引力演示
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错挤压在一起。两铅块吸在了一起,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2
挂上一个钩码也不会掉。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
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相互吸引,分子间又存在间隙,如果没有其他力存在的话,分
B
.
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
C
.
液体很难被压缩
D
.
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
五、课后作业
1
.
找出生活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斥力的现象,每种一个。
2
.
完成课后的动手
动脑学物理习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
13.1
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10
-10
米。
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