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__专业教学标准(样稿)一、专业名称: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三、培养目标:面向现代汽车的维护维修领域,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与吃苦耐劳精神。
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必要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汽车修理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诊断、检测等)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使用与维修,具有从事汽车运用与检测、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等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预期工作岗位四、核心技能: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职业技能。
六、能力培养:(一)核心能力l、检测诊断(1)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维修方案(2)能合理选(使)用检测仪器对车辆进行检测诊断,(3)对检测结果能进行分析2、装配与拆卸:能根据维修手册要求,有序、规范的拆卸与零部件3、调整:能根据维修手册要求,正确、合理的对相关配合间隙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规定标准5、仪器、设备维护熟悉汽车维修仪器、设备的维护要求,并能按要求进行维护作业(二)基本能力(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以及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会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七、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专业技能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开设课程)六、技能结构:金字塔形,体现技能层次。
20%的学生达到会进行发动机较难故障排除80%的学生达到1、发动机一般故障排除2、简单汽车电器检测、维修95%的学生达到1、制图、量具过关2、钳工达到初级工水平,懂维修、驾驶原理。
七、对文化课的要求:九、停课实习、生产实习安排十、基本技能过关考核课程、考证课程、考证时间、种类(劳动部门、行业、学校)十一、基本技能过关考核内容及要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表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见附页样张。
附页一《机械制图》教学大纲《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汽车概论》二、学时:72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汽车概论是现代汽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主要任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简要介绍汽车发展史,国内外汽车工业现状,汽车的分类、性能、总体构造,各总成的大致结构及基本工作过程和维修的基本知识,汽车驾驶的基本知识和汽车标志。
为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行业现状与发展,掌握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初步了解汽车的组成及各部件的相关位置,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打下一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绪论第一章发动机第一节发动机的总体结构第二节曲柄连杠机构第三节配气机构第四节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第六节润滑系第七节冷却系教学要求: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在发动机上的位置及其工作过程与原理;了解发动机润滑系与冷却系的功用及熟悉其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润滑系与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第二章底盘第一节传动系第二节转向系第三节制动系第四节行驶系教学要求:熟悉底盘组成四大部分并了解各大部分的功用;熟悉四大系的结构组成。
教学重点:四大系的基本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三章汽车车身教学要求:了解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汽车电器设备第一节蓄电池第二节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第三节起动机第四节汽油机点火装置第五节灯光仪表及辅助电器教学要求:了解汽车上的两大电源及其工作关系;熟悉汽车上常用电器设备的基本功用;了解汽油机点火装置的基本组成与功用。
教学重点:发电机的结构原理,起动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汽油机点火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五章新技术的应用第一节防抱死制动系统第二节安全气囊第三节巡航控制系统第四节车辆导航系统第六节汽车驱动防滑系统教学要求:了解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巡航、导航和驱动防滑系统的基本功用。
认识各系统的部件总成位置。
教学重点:各系统的布置与功用。
第六章汽车维修知识简介第一节汽车维护知识简介第二节汽车修理知识简介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维护与修理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车辆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护原则。
第七章汽车的驾驶知识和交通法规第一节汽车的驾驶知识简介第二节交通法规知识简介教学要求:了解汽车驾驶的基础知识;了解交通法规的基础知识。
第八章汽车危害与控制第一节汽车排放与控制第二节汽车噪声与控制教学要求:了解汽车排放的成分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控制排放的重要性;了解汽车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其控制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汽车排放与噪声的国家标准规定,理解维修工对环境保护起到的重要作用。
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考查等1、课堂讲授以讲授为主;采用挂图、教学录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2、实验环节实物结构认识,维修实习车间参观作为现场教学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苏伟主编《汽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八、教学建议1、本课程内容是针对汽车专业低年级的学生,通过预先了解专业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和汽车的基本知识,提高专业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意识和动力。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给学生接触实物的机会,以便学生理解与学习。
2、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应由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基础》二、学时:104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专业汽车维修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是紧密结合汽车电器及汽车电子的需求而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汽车电器、电子的基本知识,掌握电路与电子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了解电子器件的应用与参数选择,了解电磁、电机的基础知识及使用。
使学生对汽车的基本电路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绪论第一章直流电路1、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简单电路3、复杂电路4、电容器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源概念及工作状态。
2、了解负载的额定值及导线选择,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熟练掌握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掌握电位概念并能计算,了解电容器。
第二章电磁现象及其应用1、磁的基础知识2、电磁铁和继电器3、电磁感应教学要求:1、了解磁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2、单相交流电路3、三相交流电路4、安全用电教学要求: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其表示法。
2、掌握线圈与电容器的并联电路。
3、理解谐振的概念,串联与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4、了解三相负载的联接方式。
5、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第四章电机与变压器1、变压器2、直流电机3、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教学要求:1、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点火线圈与电路。
3、熟悉电机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知识1、半导体二极管2、晶体三极管3、晶闸管教学要求:1 、了解半导体的基础知识,理解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2 、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 、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三种工作状态。
掌握晶闸管的工作特性。
4 、理解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熟悉晶体管调节器和无触点闪光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整流与直流稳压电路1、整流与滤波电路2、直流稳压电路3、集成稳压器教学要求:1、理解单相半波、单相全波、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各自输出电压及整流二极管的选用。
掌握电容滤波电路。
2、掌握车用整流电路。
第七章晶体管放大电路1、低频电压放大器2、多级放大器3、射极输出器4、集成运算放大器教学要求:1、了解电压放大器的基本知识。
2、了解射极输出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知识。
第八章数字电路基础1、数字电路基础2、晶体管开关电路3、门电路4、集成触发器教学要求:1、掌握数制的转换和三种基本逻辑运算(真值表、表达式、符号)。
2、理解集成门电路的特点和典型电路,掌握 OC 门、三态门、传输门的逻辑功能和门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3、了解触发器的基本特征,理解四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四种触发器的功能及时序图的画法。
4、了解 555 电路的功能及典型应用,了解数字电路的应用举例。
第九章基本数字部件1、计数器2、寄存器3、译码器教学要求:1、了解计数器、寄存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示器等一些基本数字部件。
2、了解电路逻辑图、波形图和状态表的一般分析。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电路基本元件,学会线路的数据测试与分析方法。
考核内容:万用表的正确使用考核要求: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学会测量线路的阻值和导通情况八、建议教材及参考书沈忆宁主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九、教学建议1、本课程由电工电子专业教师或者具有相关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
2、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对后续课程《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有着奠定基础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万用表等一些基本量具的使用。
《钳工》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二、学时128(第一、二学期每周4节,每学期停课2 周实习)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钳工课是职教系统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内容,更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它包含了钳工常用各种量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以及钳工多种生产技能的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特强的专业课程。
钳工实践课的任务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能较正确的掌握和运用本工种各种生产技能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机器零件,并能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为今后学生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大纲说明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绪论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
(二)划线1、熟练掌握平面划线的方法,掌握划线基准的确定及找正和借料的方法。
2、初步掌握立体划线的方法。
3、掌握分度头及其他划线工具的使用。
(三)锯削1、了解锯割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场合。
2、掌握各类工件的锯割方法。
(四)錾削1、掌握錾子的刃磨及淬火方法。
2、熟练掌握手锤的挥击方法。
3、掌握平面、油槽的錾削方法。
4、了解錾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做到安全文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