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对日本文学接触不多,看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我也只看了短篇小说《罗生门》中的一部分小说。
关于芥川龙之介的资料,网上有许多,我在ppt里也不做过多的介绍,在这里介绍我看过的这部分文章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篇,以及我看后的感受。
我觉得,要对芥川的文章有所理解,首先要了解一下日本的一些文化,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武士道“乃是要求武士遵守的或指示其遵守的道德原则的规章。
”它如同日本的樱花一样,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
它的教义是“义、勇、仁、礼、诚、名誉和忠义”。
首先,讲讲这部小说集的第一篇《罗生门》,
罗生门讲的是一个穷苦仆人来到一个破庙,看见一个老妇人拔死人头发卖,觉得她很没有人性,但老妇人一翻说教为生活所破,很有几分道理,于是那人若有所悟,抢了老妇人的衣服走了
我觉得罗生门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
活不下去的仆人第一考虑了物质,也就是生存需要,所以激发了他为了生存作恶的念头。
而他的武士道,就是超脱于动物性的精神力,对其行为作出了矫正,让他不愿意作恶。
(超我)而他在老婆子嘴里听到的恶事使他明白了,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给自己找过借口的话,那就做什么恶事都可以了。
我觉得芥川先生也有点在叙述当人性的本我与超我发生矛盾时,周围的环境会影响自我的产生这样一个问题。
最后一句话就是,其实武士是堕落了。
文章是对利已主义的批判。
在看《手绢》的时候,由于到日本文化理解不足,我就陷入了疑惑。
后来我到网上查了相关资料,才稍微能读懂一些。
西山笃子能在丧失儿子时用平静的声调来谈论就是这武士道精神的教义;她不能流露自己的悲伤给先生,因为她不能打乱先生平静的生活。
但是,这不是她想做的,首先,她的造访就流露了这个心情。
如果西山笃子遵循武士道精神,她是不会特地登门拜访告诉先生她儿子病死的消息。
她应该知道,当先生得知自己学生病死的消息时内心一定是不能平静的。
手绢象征的是和日本武士道完全相反的,正如原文中所说的“那是脸上浮着微笑。
两手却把手绢一撕两半的双重技巧。
我们现在把这个叫派头。
”的西方虚伪的象征。
对这一现象,芥川龙之介在小说中给了深刻、含蓄的讽刺。
他批判这种不伦不类的虚伪的“武士道”因为它就像“夹杂着大量的水,而且大多是泥坑里的水。
”污染了社会。
最后一篇我觉得非常好的是《地狱图》。
《地狱图》的篇幅比较长,简单的说,小说叙述的是日本一个势力强大的贵族和他豢养的
一个画师的矛盾。
我觉得与《手绢》含蓄的讽刺不同的是,《地狱图》中有多处不含蓄的讽刺。
先看看堀川府的气派,那个宏伟呀、豪华呀,究竟不是咱们这种人想象得出的。
其中也有人对堀川府邸妄加评论,把大公的性格比之秦始皇、隋扬帝相比,那也不过如俗话所说“瞎子摸象”,照他本人的想法,像那样的荣华富贵,才不在他的心上呢。
他还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关心,有一种所谓“与民同乐”的度量。
“曾经有一桩事,在皇宫参加赏梅宴会回来的路上,老爷车子的牛脱了缰绳,把当时过路的一个老人撞了。
但是这个老人反而合手相拜,感谢给老爷的牛撞了。
”
我觉得这里并不是要褒扬堀川老爷多么神武威风,这一段中所谓的“妄加评论”的内容恰恰才是真实的。
这揭示了当时日本封建统治者的至高地位,叙述了强大势力贵族与普通百姓之间种种的失衡。
老人给老爷的牛撞了,老人却反而感谢。
这种看似怪诞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了贵族与民众等级之间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无思想,无反抗精神的麻木精神状态。
关于良秀的艺术追求
与前面的“妄加评论”一样,在这里“流言”和“有人说”的才是真实的,堀川老爷一直逼迫良秀女儿顺从。
而良秀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他多次要求“请把我的女儿赏还给我吧!”老爷断然拒绝并怀恨在心。
于是如文中所说的,“这时候,大公突然命令良秀画一座《地狱变》的屏风。
”大公为什么突然命令良秀画《地狱图》呢?
良秀是一个以艺术至上,目空一切的人,他认为:没亲眼见过的事物便画不出来,即使画出来了,也总是不满意,跟不画一样。
看完全文后,我们可以发现,画地狱图实际上是堀川老爷利用良秀对艺术的这种执着的态度所设下的处罚良秀父女的一个阴谋。
当然,良秀对于堀川老爷的这种企图也是有所察觉的,从良秀在绘制《地狱图》时的一个梦就可以看出。
但是最终,画师为了画好《地狱图》,他还是向老爷提出了要求。
文中对于“火烧蒲葵车”的描写令人震撼,跟看恐怖小说差不多,章节太长了大家就自己回去看看吧。
良秀对艺术的痴狂超过了对女儿的爱,这种艺术至上,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忘却一切,也不惜牺牲一切的态度是否有错??网上说这种追求艺术的态度也是芥川龙之介本人的态度。
但我觉得芥川龙之介对此也还是心存疑虑的,他也没办法做到为了艺术不顾一切。
我个人认为也没有人能够做到。
因此,在文章最后才有良秀在画完地狱图之后就上吊自杀了。
此外,还要提到与良秀同名的小猴,小猴最终扑向蒲葵车,与良秀女儿一同被烧死。
小猴“良秀”是良秀“善”的化身,小猴良秀与良秀呈现出来的才是一个完整的良秀,既有对完美艺术追求的一面,又有对女儿的疼爱之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