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良种采穗圃的建造与管理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相继在商州、洛南、山阳等县区建立了核桃良种采穗园,定植的有扎343、辽核1、4号、鲁光、香菱、中林1、5号等优良品种。
主要技术措施为建造采穗园时圃地、品种、苗木规格选择、以及苗木定植时的栽植要点;采穗圃的耕作、间作、施肥、灌溉等土肥水管理;核桃采穗树的整形修剪、疏花疏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接穗采集、运输和贮藏时应注意的技术事项。
关键词:核桃良种采穗圃建造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早实优良品种的选育成功和核桃市场销售价格的一再攀高,广大果农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核桃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品种在迅速地推广,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是由于优质品种接穗紧缺,各地繁育的嫁接苗难以满足当前核桃产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生产大批标准化地接穗,给核桃良种嫁接和低产树高接换优提供充足的优质接穗,我们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相继在商州、洛南、山阳等县区建立了一批核桃良种采穗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良种接穗供需的矛盾。
现将核桃良种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予以总结如下。
1.采穗圃基本情况和产量、产值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们先后在秦巴山区的商洛市的商州、洛南、山阳等县区营建了面积约为200h2m已投入采穗。
采穗圃主要定植的是首批通过国家鉴定的的扎343、辽核1、4
号、鲁光、香菱、中林1、5号等优良品种。
建圃以来,年平均产优质接穗100万条。
这些接穗不仅满足了本市以及本省的部分地市佳节繁育生产需求,还调往四川、甘肃、湖北等省市的核桃产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调查,最初几年平均每亩可采良接穗约1000条,每条按1.00元计,收入1000元;定植6年后的核桃采穗圃,平均每亩可生产良种接穗2000条左右,每条按1.00元计,收入约2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同时随着树龄的增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效益期可持续30年以上。
2.核桃良种采穗圃的营建
2.1 圃地选择
采穗圃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有排灌条件的核桃生产中心地带。
在秦巴山区,适于建圃的环境条件为:平均气温在11—14度,年降水量在600—1000mm左右,海拔500—1000m,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
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保水力强,PH值6.5—7.5的壤土或沙壤土较为适宜。
且应避免在柳树、杨树、槐树生长过的土壤上栽植,以防根腐病发生。
2.2 品种的选择和苗木规格
采穗圃选用的良种必须是经省级以上技术部门鉴定且在本地表现良好的品种或优系。
品种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几个,在发展多个品种(系)时,应按设计要求排列,严防混杂。
建圃所用苗木必须是一年生优质嫁接苗,其规格为苗高30cm以上,地径
1cm以上,主根保留20cm以上,有侧根15条以上,接口愈合良好。
2.3 定植
采穗圃以生产大量品种纯正的优质接穗为目的。
定植前圃地必须细致整地,施足基肥。
在商洛市,核桃以秋冬(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或春季(3月中旬至3月下旬)定植最为适宜。
最好随起苗随栽植,栽前剪除伤根、烂根。
采穗圃的株行距一般设计为4m×4-5m,每6672m按(30—40株)定植。
定植前按设计密度挖长宽1m、深60—80cm定植穴,将挖出的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坑底每穴压入秸秆5kg,再将农家肥2.5kg与表土混合填入坑内,降心土覆盖其上。
然后将苗木放入坑中,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使苗木主干保持垂直,陪土深度以高出原土痕5—10cm为宜,并充分灌水,待水渗后用土封严,以保墒增温。
绘定植示意图。
秋季进行成活率调查,对未成活者用同品种一级苗及时补植。
3 采穗圃的管理
3.1 土肥水综合管理
耕作核桃采穗圃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恢复树势的有效措施。
在每年早春或秋末深耕1~2次,深度30—40cm,并将肥料和杂草埋入土内,但但需防止损伤直径1cm 以上的粗根。
生长季节中耕除草2~3次,保持圃地疏松、无杂草。
间作定植后1—3年内可在行间种植豆类、薯类、蔬菜、
或浅根性中药材。
也可间作绿肥作物,于现蕾期翻压,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间作物与树干的距离应保持在1m以上。
施肥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
每年采收至落叶期沟施1次基肥。
4—5月,株施尿素250g左右,10-11月份施农家肥20-30kg。
以后随着树体的增大,施量逐年增大。
也可采取环状、放射状和穴状施肥,施后及时灌水;无灌水条件的地方,可抢在雨前施入。
每株5年以上的采穗圃树混施50kg农家肥和少部分磷钾肥,萌芽期至新稍第一次速生期,每株成领树分2—3次追施尿素1kg,磷钾复合肥0.5kg,施肥方法为环状沟或穴施,核桃生长中后期宜控制肥水,以避免降低接穗质量。
灌水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以干旱程度而定。
每次关税后宜及时松土,以防土壤水分损失。
3.2 整形修剪
核桃采穗圃整形修剪主要内容是调整树形,疏去过密枝、干枯枝、下垂枝、病虫害枝和受伤枝。
在保证树体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多生产优质穗条。
成领树修剪应结合采穗一并进行。
因核桃的优质接穗躲在树冠上部,故树形多采用开心形、圆头形或自然形,树高控制在4.5m以内。
幼龄采穗树的整形修剪以整形扩大树冠为主,可采用多主枝圆头形和开心形。
早实品种和晚实品种主干高度分别为40—50cm和80—100cm,圆头形选留6—7个主枝,开心形选留4—5个主枝,每个主枝选留2—4个侧枝,树高一般为3—4m,
冬剪要疏除过密、干枯、背后和病虫枝,回缩过长的主侧枝,夏剪时要及时抹除树干及砧木上的萌条,当新稍长到30cm时及时摘心,对萌芽力和成枝力高的早实品种,需反复进行抹芽摘心。
3.3 疏花疏果
为了节约养分,在雄花芽开始膨大时及时抹除。
开花结果对核桃树体养分消耗较大,故采穗圃及早疏除花果。
疏花的适宜期为雄花芽膨大期和雌花柱头分离期,疏花后应及时摘除疏漏雌花而形成的果实。
早实品种又多次开花结果的习性,且持续时间较长,故疏花疏果应反复进行。
3.4 病虫害防治
由于每年大量采接穗,造成较多的伤口,同时也会因伤流液长期不止而造成枝干腐烂,易导致病害的蔓延。
采穗圃主要病虫害有核桃腐烂病、炭疽病、黑斑病、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芳香木蠹蛾等。
秋末冬初在清园时,剪除病枝、枯枝,在园外集中销毁或深埋,以消灭菌源,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一般在春季萌芽前喷1次5度石硫合剂;5—6月每隔10—15天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3次防治病害;采用堵塞虫孔,砸虫孔,捕成虫,摘虫茧等方法防治虫害。
另外,对引进的苗木和接穗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方可调入。
4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4.1 接穗的采集
核桃采穗圃定植后第2年即可开始采穗。
用于春季枝接的的接穗,采穗时间应在落叶至冬初(11—12月)或春季萌芽前20天前采集。
用于夏季芽接的接穗,可随采随接。
枝接接穗在采条时应选择树冠中上部外围1年生的生长枝或发育枝,其粗度为0.8—1.5cm,生长健壮,通直、芽子饱满,髓心较小,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危害。
芽接的接穗宜选用木质化、无病虫危害。
芽接的接穗宜选用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发育枝。
接穗剪下后及时蜡缝伤口,在分品种按粗细每20或30枝打成一捆,挂上塑料标签待运
4.2 接穗的运输与贮藏
枝接接穗的调运宜在初冬或早春气温较低时进行。
运输时要用塑料薄膜包好密封,路途遥远时塑料薄膜袋内要填充湿锯末,在装入麻袋或木箱内运输。
接穗贮藏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穗条养分、水分不流失,芽子不萌动,延长嫁接时间。
就地贮藏过冬时,可在背阴、潮湿处挖宽1.2m,深0.8m的沟槽,下垫10cm厚湿沙,然后将带有标签的成捆接穗放入沟中,捆与捆之间用细沙填充,上部埋20—30cm湿沙或湿土,气温过低时上面还要加盖草帘或作物秸秆。
田间枝接
和高接用的接穗,贮藏时间较长,可用湿沙或湿锯末埋藏在通风的地下窖内或用塑料袋包装贮藏于冷库。
核桃接穗贮藏的最湿温度0—5度,最高不超过8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
此论文发表于《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9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