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 安全法律法规

新 安全法律法规


五个层次 (一)国家基础法和一般法 《宪法》全国人大颁布,是我国安全 生产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级。“加强 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有关安全 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刑法》、《民法通则》、《经济合 同法》等
(二)、国家安全生产综合法律 由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 它包括: 1、基本法律 《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 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所有生产 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 核心。
(五)、国家安全生产标准 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技 术依据)。国家制定的许多安全生产立 法将安全生产标准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必 须执行的技术规范,安全生产标准一旦 成为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技术规范,就 具有了法律效力。将法定安全生产标准 纳入法律体系的范畴来认识,有助于构 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在现行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除 法律、法规外,为数量多的是国务院有 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行政规章。 这些行政规章,是依据法律、法规的规 定,就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专业技术问 题作出的实施性或补充性的规定,具有 行政管理法规的性质。
此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 还制定和发布了大量的从属性规范性文 件,如实施办法、细则、通知等。这些 行政规章和从属性、规范性的文件,是 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是 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工 作 秩 序 的 必 要 依 据 。
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本架构 (一)从法的不同层次上,可以分为上 位法与下位法,适用以上位法为准的原则。 (二)从同一层次的法的效力上,可分 为普通法和特殊法分,法律适用上,应当 适用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安全生 产法》普遍适用于基本的、共性的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则应适用专项法《道 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经贸委35号令)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 贸委36号令)
(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由具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 方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 它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必 要补充和具体完善。
四个责任对象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对我国安全生产现有 责任的各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政府责任方, 即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 门;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从业人员责任方; 中介机构责任方。 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 照《安全生产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综合监督管理。
安监部门三大职权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安全监 督检查人有以下三项职权:第一是现场调 查取证权,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可以 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单位不 得拒绝。第二是现场处理权,即对安全生 产违法作业当场纠正权;对现场检查出的 隐患,责令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或停止使 用的职权。
有关电器安全、机械安全、压力 容器安全、防火防爆、职业卫生、劳 动保护用品等方面的国家标准400多 种。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分类:1、按法律效力:强制性标准和推 荐性标准。 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减少职 业危害、防止事故发生而制定的安全生产标 准是强制性标准。 从生产水平、经济条件等考虑,在全国和 全行业强制性统一和执行有困难时,此类标 准作为推荐性标准执行。OHSMS标准等是推荐 性标准。
第三是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其对象 是安全设施、设备、器材、仪表等;依据是 不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条件是必须按 程序办事、有足够证据、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通知被查单位负责人到场、登记记录等,须 在15天日内作出决定。
③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 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批评、检举、控告; ④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 强令冒险作业;
2、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安全生产行 政法规,如: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 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1号, 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11号令, 2004年6月) 《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 ( 国家安监总局12号令,2004年10月 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框架
宪法 刑法 安全生产基本法律
安全生产 专项法
安全生产 相关法
国际公约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地方安全生产法规 安全生产行政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安全生产标准 基础标准 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 部门规章
四、数字解读《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七 章九十七条,于2002年的11月1日正式实 施,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第一部综合性法 律。
2、专项法律 是规范某一专业领域安全生产法律制 度的法律。如《消防法》、《道路交通 安全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 治法》等。
3、相关法律 指安全生产专门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中涵盖有安全生产内容的法律。如《建 筑法》、《劳动法》、《工会法》、 《标准化法》、《民用航空法》、《电 力法》等。
4、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公约是国际职业安全卫生法律 规范的一种形式,它不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直 接实施的,而是采取会员国批准,并由会员 国作为制定国内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依据的公 约文件。我国已批准的23个,其中4个是与 职业安全卫生相关。如第174号公约《预防 重大工业事故公约》。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指我国全部现行的, 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 统一整体,是一个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和法律 层次的综合性系统。 从法律规范的形式和特点来讲,既包括作 为整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的宪法规范, 也包括行政法律规范、技术性法律规范、程 序性法律规范。
三、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及范畴
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 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 度;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从业 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生产经营单 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 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应急救 援和处理制度。
四种监督方式 《安全生产法》是明确规定了我国安 全生产的四种监督方式:第一是工会民 主监督;第二是社会舆论监督;第三是 公众举报监督;第四是社区报告监督。
三大目标 《安全生产法》的第一条,开宗明义地 确立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 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如下三大基本目标: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财产安 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2005年10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它是为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或规范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制度而制定并颁布的一系列 具体规定。 1、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397号 令,2004年1月20日)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393号令,实施2004.2.1)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352号令,实施时间2002.5.1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94 号令,实施时间2009.5.1)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405号令,实施时间2004.5.1)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430号 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 号令,实施时间2011.12.1)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375号, 实施时间2004.1.1)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 究的规定》(国务院302号令)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455号令,2006年1月11日)
一、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立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 (三)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 (四)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行为的需要
(五)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需要
(六)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
二、安全生产法规的含义与特征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 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
安全法)办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浙江省消防条例》等。
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如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 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浙江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浙江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 《浙江省查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规定》 《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⑤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 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 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⑥依法向本单位要求赔偿的权利; ⑦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 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⑧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从业人员八项权利、三项义务 八项权利: ①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 应急措施; ②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工作提出建议;
安全生产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 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 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它以法律的形式 规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规定 什么是合法的,可以去做;什么是非法的, 禁止去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怎样做,不 应该怎样做等,用国家强制性的权力来维 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使安全生产 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按内容分: 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基础标准:包括名词和术语、图形与符号、 信息分 类编码、导则或通则、标志和信号等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标准、事故和职 业病统计分析标准、危险源管理和安全评价标准 等; 技术标准 :设计类标准; 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 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护用品类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