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真题作者:编辑部TXR 文章来源:国和网校发布时间:2012-12-14 浏览:次2010年核安全工程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1、《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是由( A)颁布的。
A人大常委会B、卫生部C、国务院D、国家核安全局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B)要求、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
A、工业安全B、环境安全C、人身安全D、职业安全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应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对其工作人员进行放射性安全教育、( A)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培训B、实习C、考查D、宣传4、《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 A)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放射性B、有毒物品C、有害试剂D、化学试剂5、《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外围地区应该划定规划(C )A、预留区B、发展区C、限制区D、隔离区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核设施的退役费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应当(B )、列入投资概算或者生产成本。
P14A、估算B、预提C、上交D、评估7、《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民用核设施(C ),对民用核安全设备的使用和运行安全承担全面责任。
A、设计单位B、主管部门C、营运单位D、监管部门8、《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民用核安全设备( D)是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测活动的技术依据。
P43A、法规B、条例C、导则D、标准9、《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申请领取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或者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还应当制作有代表性的(D )。
A、产品B、模型C、标准件D、模拟件10、《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许可证有效期为(B )年。
A、10B、5C、3D、2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申请《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需要在首次装料前(D )个月提交《核电厂维修大纲》。
P72A、一B、二C、三D、六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核设施的安全监督》规定,执行专项任务的核安全检查组、核安全监督员及受国家核安全局或地区监督站委托的人员,应在(C )的范围内进行工作。
P79A、核安全监管B、合理可行C、依法授权D、认为必要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附件一——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和管理程序》规定,核电厂主管部门应在开考(B )天前将操纵人员取照考核的应试人员名单、考核日程和考核地点局面通知国家核安全局。
P75A、10B、15C、20D、25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附件一——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和管理程序》规定,执照持有者的执照失效后,如果继续操纵核电厂反应堆控制系统的岗位工作必须( A)执照。
P76A、重新申请B、办理更换C、办理延期D、补办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一——核电厂营运单位报告制度》规定,营运单位在建造阶段发生了与核安全有关的事件,必须在事件发现后(B )内向国家核安全局和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书面通告。
P86A、一天B、三天C、七天D、十天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一——核电厂营运单位报告制度》规定,原事件报告递交后发现需要修正或补充的,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提交(B )。
A、说明性报告B、补充报告C、评价报告D、结论性报告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一——核电厂营运单位报告制度》规定,在运行阶段,营运单位应以公函形式在事件发生后( D )天内向国家核安全局和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事件报告。
P91A、3天B、7天C、10天D、30天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一——核电厂营运单位报告制度》,核电厂运行阶段(C )属于违反技术规格书的运行事件。
P88A、运行参数超过报警值B、操纵员未按时交接班C、监督试验或监测周期超过规定的期限D、持证操纵员数量不够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二——研究堆营运单位报告制度》规定,营运单位应在每年( D)以前递交前一年的年度总结报告。
P96A、1月31日B、2月10日C、3月20日D、4月1日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二——研究堆营运单位报告制度》规定,营运单位必须在退出应急状态以后30天内向国家核安全局和所在地区监督站提交核事故( A)评价报告。
P103A、最终B、后续C、初始D阶段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三——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报告制度》,在建造阶段,营运单位必须在每个季度的(C )内向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前一个季度的建造情况总结报告。
P104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一个月D、第二个月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三——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报告制度》,在运行阶段,营运单位必须以公函形式在每个月的10日前向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上个月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同时抄送(D )。
P104A、卫生局B、公安局C、科技厅D、国家核安全局23、《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规定,核材料许可证持有单位必须建立专职机构或指定( C)负责保管核材料,严格交接手续,建立账目与报告制度,保证帐物相符。
P24A、厂长B、专人C、法定代表人D、门卫24、《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规定,核材料许可证持有单位必须建立核材料衡算制度和分析测量系统,应用批准的分析测量方法和标准,达到规定的(C )误差要求,保持核材料收支平衡。
P24A、检测B、测量C、衡算D、监测25、《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规定,对接触核材料及其秘密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C )。
P24A、保护B、隔离C、审查D、看管26、《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中,“浓缩锂”是指锂-6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大于(B )的。
P25A、锂-7B、天然锂C、贫化锂D、合成锂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持有核材料的单位必须有保护核材料的措施,建立安全防范系统。
根据核材料的质量,数量及( D)性程度,划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实施分级管理。
P246A、安全B、可靠C、有效D、危害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一级及二级核材料的运输保卫措施必须向当地(D )报告。
P247A、卫生局B、环保局C、监督站D、公安机关29、《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在放射性物质可能或者已经扩散到核电厂场区以外时,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机构应当迅速向(D )提出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并采取应急防护措施的建议。
A、国务院指定的部门B、国务院安全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30、《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因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响应需要,(D )有权征用非用于核事故应急响应的设备、器材和其他物资。
P31A、核电厂营运单位B、核电厂上级主管部门C、应急救援机构D、执行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的行政机关31、《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在核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应当将(C )信息及时告知当地公众。
A、全部B、详细C、必要的D、尽量多的32、《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在核事故进入场外应急状态时,国务院指定的部门应当( C)派出人员赶赴现场,指导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
P30A、视事故发展B、准备C、及时D、根据地方应急组织要求33、《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规定,核电厂营运单位必须在(A )开始前做好全部应急准备。
A、设计B、建造C、运行D、调试34、《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规定,核电厂在事故源项应急状态级别变更时,必须( A)用电话传真方式向国家核安全部门报告。
P121A、立即B、在15分钟之内C、在30分钟之内D、在45分钟之内35、《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尚未制定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应当采用经(C )认可的标准。
A、国家标准委B、核工业集团公司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D、国家技术监管机关36、《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民用核安全设备行业标准,由国务院(D )部门组织拟定。
P44A、标准化主管B、核安全监管C、发展与改革D、核行业主管37、《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民用核安全设备的无损检验结果报告,经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 D)签字方为有效。
A、注册安全工程师B、市级工程师C、注册核安全工程师D、无损检验人员38、《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所称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指在民用核设施中使用的执行(C )功能的设备。
A、反应堆运行B、技术安全C、核安全D、辐射防护3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主管部门应当配备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
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应当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
A、公安B、卫生C、环卫D、环保40、《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持证单位若( C),持证单位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A、转入与所持许可证相符的放射源B、转出所持许可证相符的放射源C、改变所从事活动的各类或者范围D、转入与所持许可证相符的射线装置4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 B)评估。
P36A、季度B、年度C、年中D、半年4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C )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A、化学物品B、生物制品C、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D、窒息性物品4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一般辐射事故,是指(B )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P38A、Ⅰ类B、Ⅳ、Ⅴ类C、Ⅱ类D、Ⅲ类44、《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规定,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应采取各种必要措施,( D)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