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安全员队伍现状与管理

浅析安全员队伍现状与管理

浅析安全员队伍现状与管理
摘要:根据公司目前安全员队伍的状况和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关键词:安全员现状管理
多年来,建筑行业一直把安全与质量、效益放在同样的重要位置,在集团公司内部,无论是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还是公司经理,都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也非常注意抓安全员队伍的建设。

但是,在现代企业内部,一些旧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也由于安全员自身原因,安全管理工作与其他部门相比,在管理上已相对滞后,这无疑给企业内部的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很难保证职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这只队伍的改革与转变也必然受到冲击,同时也给今后安全员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提出新的课题。

实际工作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安全员队伍相对市场经济滞后的原因,才能更加自觉的采取有效措施,力求在较短的时间使安全员队伍与当前的经济建设相适应。

根据集团公司目前安全员队伍的状况和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还有较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不精,素质参差不齐
自集团公司改制以后,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安全员的队伍也不断扩大,现在有资格证的专职安全员86人,还有一部分兼职安全员。

安全工作抓的好与坏,关键是在一线,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抓好了,整个集团公司的安全工作就抓好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公司、项目部对安全员的要求又不尽相同,项目部成立后,集团职能部门对安全员的安排极为重视,要求选派能力比较强的人充实到生产第一线,但仍有项目部安排一些年龄偏大、水平偏低、业务偏差、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管安全生产,这些人墨守成规,缺乏进取精神和开放的头脑,不善于学习、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很难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造成了安全员队伍鱼目混珠,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距上级的要求相差很远。

个别项目部对安排安全员应付了事,结果造成了“好人不愿干,赖人凑合干”的一种现象,当这些人一遇到困难时就束手无策,使安全管理工作一直上不去。

二、相应的管理机制还未形成
尽管对安全员队伍的管理措施不断更新和完善,但依然摆脱不了旧的管理体制的束缚,如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好坏一个样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没有危机感,形成了“想管的管不了、该管的管不好”,很多健全的制度执行不下去,虽然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也有一套很好的考核办法,但由于在工作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很难用一两项指标来衡量一个安
全员日常工作的好坏,有的安全员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最后出了点小问题,一年的工作前功尽弃,通过改革,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奖惩力度不够,淡化了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

评价一个安全员的工作成绩,不能看一两个方面,要看整体素质和全面工作,对安全员的使用和管理,要实行淘汰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种待遇,使安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所以,这种管理机制往往是伴随着安全员在使用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探索将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得以完善。

此外,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相当一部分安全员不再羡慕这个“养身板”的职业,而把目标转向有实惠、高效益的部门,因而造成了研究业务的少了,工作平庸的多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安全员队伍业务骨干匮乏,素质相对偏低,直接影响了安全员作用的发挥。

三、安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低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首要的责任是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发现问题,在工作中,有了问题第一个挨批评的是安全员,出了事故第一个受到处分的还是安全员,上级检查发现问题第一个受到指责的也是安全员,这种连带责任对安全员是不公平的,也容易使安全员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往往不能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非议,心里觉得不平衡,挫伤了部分安全员工作的积极性,对其本职工作小心翼翼,回避矛盾,反正出了事也不处分我一个人,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睁只眼闭只眼,应该管的事却绕着走,上推下卸,得过且过,致使安全管理工作无人问津,恶性循环,事故频发。

要调动安全员的积极性,除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外,还要在工作中、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力,充分发挥安全员的主观作用,使安全员放下一条心,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较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

综上所知,这些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尽管我们现在出台这么多的管理制度,强化了安全员的素质提高,但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与责权利相统一的制约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

针对上述安全员队伍的现状,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

目前,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双向选择,末位调整已成为队伍管理的有效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起来,这些办法的实行,将逐步淘汰一些不负责任的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同时也优化了安全员队伍的素质结构,这种机制有助于调动广大安全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发掘了安全员的内部潜力,激发队伍活力。

第二、建立责任分明的目标管理体制。

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安全员来讲就是责任分明,将工作目标转化为工作成果,做到奖惩分明,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凡是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要表扬和奖励,并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依据,对在一年工作中表现平淡的,要采取激励措施,加以鞭策,加速工作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建立注重实效的考核奖惩机制。

只有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奖励机制,才能衡量每名安全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水平,从而客观地评价每个安全员的功与过,正确地反映安全员的真实情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定性与定量、民主评价与个人总结相结合的考评办法,给予安全员一年来的工作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才有说服力,有驱动力。

第四、建立从严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日常的监督制约不仅仅是对阶段性考核的补充和完善,更是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没有监督就没有制约,没有制约也就有规难守、有章难循,再好的制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监督要有针对性,要有透明度,并持之以恒。

总之,在安全员这支队伍的管理上,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除了在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外,还要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特别是全国上下都在重视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我们要彻底消除那种项目部的安全员可有可无的观念,使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稳步向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