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判断
可以根据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的繁殖、迁徙等自然
现象判断季节。如当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东非高原草木枯黄 时为当地冬季,阿拉斯加的驯鹿向北部的苔原带迁移时, 北半球为夏季;青海湖鸟岛鸟类汇集时为4月~6月 我国大部分候鸟的迁徙规律是春季季北飞,秋季南飞。
2.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可以根据农作物播种、生 长、收摘,植树,高山放牧,海水晒盐等现象判断季节。 如华北平原的小麦收割时为6月初,种植时为9月底;东北
枯水期盐度偏高。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是在东南太平洋秘鲁 寒流附近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正常年份出现在圣诞节 前后,北半球为冬季。
六.其他
1.雪线高度的变化:雪线是高山上积雪、冰川分布的
下限。夏季气温高,海拔较低的冰雪融化,雪线偏高;
冬季雪线偏低。
2.黄淮海平原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夏季淋盐,春秋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图1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答案】D
回答(1)、(2)题。
(1).图1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07 江苏 -2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
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 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 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A.海陆间循环
C.夏季风环流
B.海上内循环
D.冬季风环流
(1)C
(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 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2)A
四.生物与农业生产方面
【理论阐释】
1.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都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当地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盛行东南季风时,当地为冬
季,北半球为夏季。
例2 下图是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
图。如图所示时间,下列关于该地气候和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A河流量为一年中最大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答案] A
例3 下图中,如果O点为极点,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当该地区气 温最高季节时( )
我国冷锋天气的在北方夏季和冬春季节带来不同的天气过程。 地理位置与气候类型对应。某一具体时间、具体位置的信息代
表了一定规律的季节现象,所以典型气候类型的代表城市也是
推断季节的有用信息,特别是回归线、纬度30~40度大陆东、 西岸地区。例如,当罗马、洛杉矶、旧金山、雅典、塔兰托、
马赛等地炎热干燥时,或珀斯、开普敦、好望角、圣地亚哥多
当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开普敦地区进入雨季
B.硅谷地区正值干季
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
D.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D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5.日影长短与方向:日影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且太阳 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6.昼夜长短与变化、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极昼、极夜现象的
出现:当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附近区域出现极昼时,为
北半球夏半年。夏半年日出早于6时(当地地方时),日落
晚于18时;冬半年日出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
7.光照示意图:利用已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来判定季节; 利用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半球图来判定季节;利用赤道与 任意经线交点为中心的昼夜半球来判定季节;利用地球某 点或全球的昼夜长短来判定季节;利用地球某点或全球的 正午太阳高度来判定季节;利用对趾点季节相反、昼夜长 短相反等特点判断季节。
3 、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环流的形成
4、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5、来自水文现象的季节信息 6、来自自然景观的季节信息和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 7、生产生活的季节性
8、环境问题的季节特点
一、天文方面
【理论阐释】
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地球在公转轨道
上的位置及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变化,日出、日
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移动、
季风风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凸向,气压带的断 裂等天气特征来判断季节。
1.根据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季 节变化明显的气候类型能指示季节。也可利用我国江淮地区的 梅雨季节在6~7月或者锋面雨带的推移来判读时间。一般已知
某地的降水类型(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可以来判定季节。
【典例导悟】
例1 是 07 广东-13. 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
A.长江截流——夏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 【答案】 C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
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
三.气候方面
【理论阐释】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锋面活动及特殊 天气现象和气象灾害的出现,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
返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我国西北内陆和中亚的灌 溉农业区(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夏季盐分较高。
3.气象,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如台风、寒潮、洪涝灾害、
大型的大气环境污染现象有季节性。我国北方冬半年寒潮
多发;台风、暴雨、洪涝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时, 为夏、秋季节;黄土高原夏季暴雨时,水土流失严重;我 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 4.科学考察和南极臭氧空洞发生规律以及极光现象 科学家赴极地考察主要在当地夏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 洞扩大时为北半球的秋季(9月~11月);极光现象当地
读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回答下面两题。 1.此时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中山站进入极昼期 B.尼罗河进入汛期 C.长城站进入极昼期 D.中国北极黄河站进入极昼期 )
2.如图所示①地的天气状况是( A.炎热干燥 B.阴雨连绵
)
C.天气晴朗
D.狂风暴雨
右图是北纬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地球公转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就南北移动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的更替。
季节变化是半球现象。南北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季节。南 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则为秋季,北
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二、季节的判读方法
1、四季的形成——来自天文的信息提取 2、气候季节变化信息提取
冬半年(极夜时)。
5.特色旅游:如攀登珠峰应选在春秋季节较好(少雨,风
速小,安全)。黄山旅游最好是夏季(多云雾,景色美)。
看北京香山红叶最好是秋季。
例1
08广东-26
2008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综
合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双选) A.春季 【答案】A C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答案】C
五.海洋方面
【理论阐释】
可以根据季风洋流,厄尔尼诺现象,河口处盐度变化
等现象判断季节 1.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夏季;逆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
球为冬季。 2. 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变化: 河流汛期流量增大,对海 水起稀释作用,海水盐度降低,等盐度线向外扩展;枯 水期海域盐度增大。如长江口夏秋季节盐度较低,冬季
A.正值巴西高原动物稀少的季节 B.我国棉花正值生长旺季 C.该半球的小麦正值越冬期 D.在苔原地带生活的驯鹿迁徙到 亚寒带针叶林避寒 [答案] D
例1
09海南-11
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a、b、c、d分别表示
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
南方的是( A.a C.c D.d ) ) B.b
3.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陆等温线发生弯曲:
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刚好相 反。
4.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或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风向: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做季节性移 动。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当地中海地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赤道低压在赤道以北时,北半球 为夏季。东亚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南亚夏季吹 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时,
雨时,或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尼罗河处于汛期,赞比西河处 于枯水期时北半球为夏季,反之为冬季。卫星发射的发射窗口 时间要按照发射要求进行选择,一般在少雨的季节。
2.根据海陆气压分布状况:同一纬度,夏季,大陆上的气
温比海洋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冬季,大陆上气温低, 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当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和亚洲低 压强盛时,北半球为夏季。当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 压、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强盛时,北半球为冬季。
落方位,日影长短,昼夜长短与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的 出现,光照示意图等判断季节。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在北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在北 半球且向北移动(由赤道到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到9 半球且向北移动(由赤道到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到9 月23日前后在北半球向南移动(由北回归线到赤道)。9 月23日前后在北半球向南移动(由北回归线到赤道)。9 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由赤道 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由赤道 到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到第二年3月21日前后在南 到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到第二年3月21日前后在南 半球向北移动(由南回归线到赤道) 半球向北移动(由南回归线到赤道)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最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最 快时(近日点)是1月初,北半球冬季;地球公转速度最 快时(近日点)是1月初,北半球冬季;地球公转速度最 慢时(远日点)是7月初,北半球夏季。 慢时(远日点)是7月初,北半球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