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结构与系统思考题一. 概述1. 该型飞机基本机体(机身机翼尾翼)概况?从几个方面概括?2. 飞机起落架、系统和座舱等概况?3. 该型发动机概况?推力大小?4. 飞机武器装备及机载设备概况?5. 该型飞机的基本几何参数?(机长、翼展、机高、长径比、进气道直径、机翼面积、前缘后掠角、副翼最大偏转角、襟翼最大放下角度、调节锥最大伸出量、水平尾翼向上下偏转角、后掠角、垂直尾翼面积、后掠角、方向舵最大偏转角、空机重量、最大起飞重量、最大使用M数、静升限、实用升限、上升率、最大航程、最大续航时间、离地速度、着陆速度、起飞滑跑距离(加力状态,带副油箱)、着陆滑跑距离(放着陆减速伞、不放着陆减速伞)、最大使用过载)二. 第一章机体1. 机体组成、机翼组成?2. 翼梁的组成、材料、承载特点、与机身的连接方式?3. 翼肋的组成、材料、作用、结构?4. 蒙皮的厚度与安装位置?5. 整体壁板的构造、安装位置、作用?什么是化学铣切?6. 机翼油箱的构成?7. 机翼与机身的连接方法与连接点?8. 机翼设备与座舱的分布?9. 襟翼的作用、构造、与机翼连接方法与动作传递方法?10. 副翼的作用、构造、与机翼连接方法及动作传递方法?11. 尾翼组成、垂直尾翼组成、水平尾翼组成?12. 垂直安定面的构造、承载特点、翼尖安装的部件及与机身的连接?13. 方向舵的构造及与垂直安定面的连接方法?14. 水平尾翼的构造、与机身连接方法、活动方法?15. 水平尾翼转轴的构造与连接方法?16. 机身的组成、机身前段的构造?17. 隔框的作用、机身前段隔框的构造、作用?18. 机身前段梁的作用与构造?19. 机身前段蒙皮与长桁的作用与构造?20. 机头罩的构造与材料?21. 调节锥的调节方法与构造?22. 机身后段的基本构造?23. 机身后段为什么没有梁?24. 机身各舱位的布局?三. 第二章起落架1. 起落架的基本组成2. 起落架的特点3. 主起落架承力构件的组成和材料4. 主起落架的承力构件的基本作用5. 前起落架的承力构件的组成和材料6. 前起落架的承力构件的基本作用7. 减震支柱的基本工作原理8. 减震支柱的工作特性分析曲线的分析方法9. 主减震支柱的内部构造和基本工作过程10. 前减震支柱的内部构造和基本工作过程11. 前、主减震支柱的基本工作参数12. 主轮的组成与各部件连接关系13. 主轮轮胎的参数和构造14. 圆盘式刹车装置的基本构造、刹车过程和工作原理15. 前轮的组成与各部件连接关系16. 胶囊式刹车装置的基本构造、刹车过程和工作原理17. 前轮的摆振现象18. 减摆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19. 中立机构的作用、构造和工作过程20. 转轮机构的作用、构造和工作过程21. 前主起落架舱盖的构造、作用与收上方式22. 主起落架的收上锁构造与工作方式23. 前起落架的收上锁构造与工作方式24. 主起落架舱盖的收上方式与上锁方法25. 前起落架舱盖的收上方式26. 起落架信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27. 机械起落架信号的装置工作原理四. 第三章液压系统1.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范围2. 主供压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范围3. 液压泵的组成、功用4.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5. 液压泵的自动调压原理6. 液压泵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参数7. 液压油箱的构造和工作方式8. 液压油滤的组成和构造、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9. 球形蓄压器的构造、功用和基本工作原理10. 安全活门的构造、功用和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参数11. 液压表的工作原理12. 节流器的作用和构造13. 单向活门构造、工作原理14. 自封接头和地面接头的工作原理15. 液压油箱增压工作原理和组成16. 增压气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7. 起落架收放部分的组成和工作过程18. 放下和收上起落架收放部分工作过程19. 起落架收放手柄的构造和工作过程20. 起落架收放电路的工作原理20. 起落架电磁开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21. 主起落架收放动作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卡环锁的原理22. 主起落架旋转接头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3. 轮舱盖动作筒的工作原理和构造24. 起落架液压锁工作原理25. 开锁动作筒的工作原理和功用26. 协调活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7. 单向限流活门的工作和工作原理28. 应急放起落架部分组成和工作系统29. 两用活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0. 襟翼的基本工作过程31. 襟翼收放部分的组成和工作过程32. 襟翼电磁开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3. 襟翼收放作动筒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34. 减速板收放特点35. 减速板收放部分组成和工作过程36. 减速板电磁开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37. 单向膨胀组合活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8. 助力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功用39. 应急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40. 副翼助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41. 副翼电磁开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2. 平尾助力部分的组成和工作过程43. 副翼和平尾液压电路的工作过程第四章操纵系统1. 操纵系统功用与组成2. 中心机构组成与各舵面的关系3. 驾驶杆和脚蹬行程与舵面的偏转角度4. 驾驶杆、脚蹬与飞机飞行状态的关系5. 传动系统组成与构造6. 传动比与传动系数的基本概念与相互关系7. 方向舵操纵系统的组成8. 非线性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与构造9. 副翼操纵系统的组成10. 换向接头的工作原理11. 载荷感觉器的工作原理与构造12. 副翼非线性机构的工作原理与构造13. 副翼助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4. 副翼助力器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参数15. 水平尾翼操纵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过程16. 水平尾翼操纵系统的基本参数17. 水平尾翼液压助力器的工作原理18. 水平尾翼调整片效应机构的工作原理19. 力臂调节器的功用20. 力臂调节器的工作原理21. 力臂调节器的调节电路原理第五章气动系统1. 冷气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用2. 冷气系统的特点3. 供气部分的组成与工作过程4. 冷气瓶的基本参数5. 气嘴、气滤、单向活门、充气开关等附件的构造与工作过程6. 减压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7. 正常刹车部分的组成与工作过程8. 刹车调压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9. 刹车分配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0. 刹车放大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1. 刹车效率分析过程12. 惯性传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3. 放气活门的工作与工作原理14. 应急刹车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15. 着陆减速伞的工作过程16. 着陆减速伞的组成17. 伞钩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8. 着陆减速伞的传动原理19. 气动电磁阀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0. 座舱盖除冰装置的功用、构造与工作过程第六章燃油系统1. 燃油系统的功用与基本工作过程2. 油箱的组成与油量3. 输油、加油与放油的工作过程4. 用油顺序5. 用油顺序的控制管路工作原理6. 浮子活门、输油活门和放气活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7. 机身油箱的构造8. 惯性活门的工作原理9. 1、2、3油箱的构造与工作过程10. 4、5、6油箱的构造与工作过程11. 倒飞活门的构造与工作过程12. 副油箱的构造与吊装方式13. 副油箱助投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4. 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5. 油滤、活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6. 油箱增压部分的功用与组成17. 增压部分的气源的来源与工作过程18. 增压安全活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9. 油量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0. 受感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1. 灭火设备的组成与工作过程22. 灭火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第七章座舱空气调节系统1. 座舱空气调节系统的功用2. 座舱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3. 空气散热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4. 涡轮冷却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5. 空气调节开关的组成与工作过程6. 空气调温电路的工作原理7. 座舱压力调节的作用8. 座舱压力调节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八章抗荷设备1. 抗荷设备组成与工作过程2. 抗荷衣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 抗荷调压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第九章弹射跳伞装置1. 弹射跳伞装置的功用2. 座舱盖的构造与连接方式3. 后轴锁、座舱锁等构造与连接形式4. 活动盖的开盖方法5. 活动盖的连接方式6. 横轴与开锁手柄的构造与作用7. 座舱盖冷气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8. 抛盖部分的组成9. 抛盖部分的工作过程10. 座舱密封部分的工作过程11. 弹射座椅的组成12. 脚卡系统的组成与功用及工作过程13. 安全带拉紧机构的组成与功用及工作过程14. 弹射联合动力装置的组成与功用15. 弹射操纵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16. 人椅分离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17. 稳定减速伞的组成与工作过程18. 弹射跳伞的操纵与动作程序19. 地面保险销的组成与功用。